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管理与运行
——以S研究所为例
唐中英
摘 要 :技能大师工作室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批准成立后,主要依托其所在企业和单位运行。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平台,发挥好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对企事业单位培养和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员队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S研究所为例,研究并探索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 :技能人才培养;人员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一、引言
为快速有效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规划纲要》中“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我国在2011年启动了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自此之后,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外,各省、市甚至行业、企业等也陆续设置了不同级别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扎根于企业,主要是为了给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等提供一个更为集中和有力的平台支撑。但在其成立后,自身应如何有效运行和管理,如何有机结合企业的生产活动发挥好作用,除了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的重视和政策扶持以外,更需要其所在企业和部门做好配套的管理。而由于每家企业的特点和情况各有不同,其所属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也必然会有所区别,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确保技能大师工作室长期有效地运行,才能实现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目的和初衷。
二、S研究所及其工作室的基本情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S研究所是一家从事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的研究所,其产品具有品种类别多、技术创新多、产品价值高和生产数量少的特点,由此对S研究所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也比较高。
3.深圳的信贷结构不均衡。虽然深圳金融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是各种金融组织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不够成熟,银行信贷仍然是各类大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大中小企业对于银行信贷过于依赖,长期以往,银行将不得不提高授信水平,信贷业务的增多也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企业也将面临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融资结构多样性明显不足;另外,各种金融服务机构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像外资银行、评级公司、律师事务所等金融服务公司的数量和资金规模都还较小。
随着国家大力建设技能人才队伍,S研究所所在的集团公司也加大了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投入,S研究所也对原有的各项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搭建了职业通道、评价体系,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投入也显著增加。
2015年,在S研究所及其生产部门的努力下,S研究所成功申报成立了首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立不仅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S研究所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S研究所的行业美誉度。半年后,S研究所的第二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又开始了筹备和建设。
S研究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虽然归口在人事部门管理,但其具体的运行和日常管理则是由其挂靠的生产部门在负责。该部门承担着S研究所设备的制造加工工作,被定位为执行部门,因此未配置专业的工艺人员和检验人员,除从事生产工作的技术工人外,仅有少量生产管理人员和选拔出来配合专业工艺人员从事现场工艺工作的技术工人。而专业工艺人员和检验人员又分属于研发性质的工艺技术部门和职能管理性质的质量管理部门。
(2) 膨润土浸水拆模后回弹率为18.8%,收缩量为21%;掺入6%的纳米氧化硅后回弹率达25.6%,收缩量为21.7%;掺入4%的纳米氧化钙后回弹率只有1.6%,收缩量为0.6%;同时掺入4%纳米氧化钙和6%纳米氧化硅到膨润土中,其回弹率达到18.2%,收缩量为7.2%。说明同时掺入两种物质,其膨胀性能得到保证的同时,其收缩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S研究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定位于为其生产板块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撑,其运行的动力源是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效果,很大一部分也可以直接映射到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和业务水平上。因此,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生产部门紧密关联、相辅相成。技能大师工作室要尽可能地将自己根植到生产部门中去,生产部门也需要想办法将工作室纳入自身的整体运行中。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团队管理和建设
为使技能大师工作室具备技能人员培养、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的能力,S研究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包括生产部门的技能人员和管理人员,还需要联合工艺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专业工艺和检验人员。因此,必须要组建跨部门的联合团队。
综上所述,在需进行输血治疗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输血路径来说,输血路径治疗路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输血差错率,强化输血知识评分,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1.团队的组建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是整个工作室的核心,应对工作室的技术和管理负第一责任。但工作室的责任大、任务多,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成立一支有力的团队来共同承担。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必须根据工作室的职责进行配备,要能支撑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开展。而工作室承担的工作任务,虽然都来源于部门的生产工作,但无论是性质还是难度上都和日常工作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组建团队和对团队成员进行管理时,必然需要制定和采取区别于该生产部门的一些制度和措施。但是,由于工作室又是依托S研究所和生产部门建设的,要想能有效地运行和发挥作用,还必须同时遵守S研究所和生产部门的制度和规则,以获得充分的支持和必要的资源。
为使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跨部门联合团队能够持续和紧密地开展工作,部门为其设置和定义了成员的角色及职责,制定了人员的考核办法、激励措施、沟通方式和退出机制等全套的管理制度。在工作室正式挂牌运行后,S研究所的人事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所级层面的工作室管理制度,提供了更有力度的政策保障,对工作室的人员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随后,工作室结合所级管理制度,对工作室的人员管理办法进行了修编和补充,实现了工作室人员管理制度与所级人员管理制度的对接,将工作室的人员管理模块嵌进了S研究所的管理体系中。
2.人员管理机制
由于S研究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不是一个独立建制的机构,工作室成员又隶属于多个部门,团队组建后首先面临的必然是如何处理好人员管理的问题。对此,在工作室正式挂牌前,该生产部门就组织管理人员着手对工作室的人员管理进行了研究。
为便于工作室今后的运行管理,工作室团队必须高效精干。因此除工作室领办人外,在选择团队成员时还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必须是本岗位的业务骨干;二是具有突出的学习能力和意愿;三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为确保成员质量,避免由于领办人经验不足或信息不全面而导致的失误,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所在部门和领办人要共同完成团队成员的选拔。
四、工作室运行机制建设
1.2.2 菌株分离及纯化 用无菌剪刀将植株分为花、茎、叶、根瘤、根表皮和根中柱,将种子及以上组织分别置于50 mL无菌三角瓶,用0.45%~0.55%(w/v)碘伏灭菌3 min,无菌水冲洗5次,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明水后研磨至匀浆;制备根际土壤和田间土壤悬浮液;采用稀释涂抹法分别分离组织研磨匀浆中的内生细菌和土壤悬浮液中的非内生细菌。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离和纯化后的菌株于YMA培养基4℃保存。操作参考Miao[23]的方法。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职责和任务相对独立和单纯,团队成员人数较少且质量高,因此很适合使用目标考核进行管理。而目标考核责任制在S研究所已实施了多年,具有很高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要用好目标考核责任制,最关键的是做好对初始目标的确定和分解环节。只有目标确定准确、分解合理,后续的过程管控才不会出现偏差,考核才会更为有效,评价也才更为准确,目标达成的效果才会更优。
1.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坚持“为药品标准做方法,为药品监督做方法”,不断提升食品药品检测能力和水平,把食品药品质量风险关进防控笼子里,书写“最严谨标准”的“广东样本”。
S研究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除了将生产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生产技术文档的编制以及有关的专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外,还将工艺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中与生产紧密相关的工作也一并统计到了年度目标。在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时,工作室又打破了目标来源及部门的界限,从目标任务完成的实际所需出发,在全体成员中进行了分解和安排。
2.建立管控和资源分配机制
由于S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的成员隶属不同部门,而其在本部门又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和任务,存在将工作室的任务后置处理的风险。因此,除了通过定期考核对成员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外,为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如期完成,还必须设立有效的任务管控机制,如建立定期例会制度,设立计划管理的人员角色,将任务同步纳入各部门的业务管控体系等。
S研究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除了可以使用由生产部门为其提供的常规资源外,在政府提供的专项经费基础上,S研究所还按年度为其配置了工作室的专用资金,以补充工作室开展创新工作时遇到的有关经费不足和使用不畅等问题。但无论是常规资源还是专项资金,都需按照S研究所统一的流程和管理规则执行,生产部门也都要参与审核和把关。
五、结束语
本文以S研究所如何有效运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着重从工作室的人员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的建设入手。通过单位、部门以及工作室三方的相互协同,充分发挥归口管理、日常管理和具体管理三个层面的作用和特点,将工作室和单位、部门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工作室建设与部门及单位的发展相统一。在管理机制构建成本低且相对精简和高效的同时,也兼顾了工作室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3年的运行,S研究所的首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已升级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筹建的另一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已正式挂牌运行。该生产部门的技能人员,不仅在省市、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技能竞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多项荣誉,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在持续提升;在对工作室、领办人以及团队成员的考评中,也获得了省、市技能人才管理部门的认可。此方法不仅适用于S研究所,也适用于其他企业或事业单位,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需注意的是,在具体使用时,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和工作室成员的情况,选取以及补充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9.008.047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标签:技能人才培养论文; 人员管理论文; 工作运行机制论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