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绵城市”是近些年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理念,其将城市比喻成为海绵,通过市政道路的改良设计,让其发挥弹性作用,下雨的时候对雨水充分吸收、存储或者渗透,在城市需要水源时则将其释放,充分发挥其“海绵”作用。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则能够让城市的建设更具规划性,能够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
海绵城市的特点是:由于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和道路、绿地和自然水系等具有对吸纳、蓄渗和缓释雨水的作用,海绵城市可以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而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并且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科学合理的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平面设计、竖向设计,通过对“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的综合利用,使生态环境受到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降低。对各专业统筹协调,进行海绵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水系保护和生态修复统筹实施,以此加强城市抵御洪涝的能力。
1“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城市防雨防洪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能对丰富的雨水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从防洪排涝角度来说,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对城市排水压力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一旦遭遇暴雨天气,能够确保城市防水防洪系统的开启与有关使用要求与规定相符合,这是“海绵城市 ”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其基本目标所在。从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的 价值体现就是,能够对城市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起 到极大的辅助作用,其能够对雨水予以吸纳和存储,在需要的时候直接调取所存储的雨水,从而让水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1]。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活动,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也在进一步彰显,建设“海绵城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城市良好建设的重要路径。
2“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系统是对路面结构层体系的一种改进,对路面的透水性进行优化。其有效提升路面每一层径流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通过对路面的研究,发现很多时候污染物在路面渗透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道路表面积累较多的污染物,重金属高浓度情况发生,锌、铜、铅等污染物存留较多。污染物在PPS渗透过程中仅仅发生迁移现象是不够的,其更加需要通过分层的方式就污染物予以去除,从而实现不同分层结构进行不同污染物去除的目的,达到最佳净化效果。此外,污染物在分解过程中有 助于水资源的进一步利用,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要求。待径流污染 物逐层经过透水铺装系统,利用诸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中心活化分析和离子发射光谱法等方式方法,能够针对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开展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物质形态与转化过程予以明确。与物理化学的机理分析、表象特征联系起来,还能针对透水铺装系统开展相关分析,并确保分析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在污染物渗透过程中,还能够对径流污染物的实际转化过程做进一步说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特征、不同径流比例的透水路面系统开展优化结构设计,进而对地下水的安全性予以高效保护[2]。“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透水路面系统实施的具体措施应当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联系起来。对暴雨与地表水应当在线实时监测,并做好预警系统构建,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迅速地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还可以采用遥感技术对湖泊、河流等水体进行污染负荷检测,对水体的变化进行跟进。利用雨水智慧控制系统的作用,能够确保城市雨水循环利用与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实现。
2.2绿化带施工
(1)雨水收集通过透水地面功能,能够对地表径流在绿化带的雨水口位置处的积水进行汇集,做好雨水收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来说,相较于路面下方,绿化带相比较路面会高出15cm~20cm,这样路面积水排放工作的开展就能够予以实现;在进行雨水口分布设计时候,则需要确保其平均性、科学性与合理性,高度位于绿化带种植土与道路高度中间范围,便于雨水的积聚。
(2)水体过滤对于降落在地面中的水体而言,在对其过滤过程中,应当确保其清洁度得到充分保障。针对此方面则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当在其上方对种植土进行铺设;第二,对砾石层进行科学设置;第三,对有关渗透管进行安装。这样雨水在过滤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渗入速度的加快,自然水体的清洁度也能够得以保证,达到更好的水体过滤效果[3]。
(3)缓排滞蓄为了达到更好的市政道路设计效果,还需要做好相应缓排滞蓄设计,这就需要结合绿化带的地形与结构特征,做好导流系统设计,结合相应的地势环境,以及设计需要,保证设计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缓排滞蓄设计,则可以让雨水的渗透过程实现层次性。在雨水口的位置处,还应当设计明沟,通过明沟能够对雨水起到一定的沉淀作用;在明沟的两侧位置处,还应当对出水沟渠进行合理设置,从而有利于配水工作的开展,为雨水直接流至明沟创造便捷条件。在雨水比较充沛的时间段,能够保证水体在绿化带中滞留,而且能够让土壤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后,利用水管便可以对剩余径流雨水实现排放。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可以对排水管等渗透装置进行安装,利用所安装的渗透装置,雨水就可以进入地层深处,补充地下水资源。
(4)排放通过溢流系统设计工作的开展,能够直接将雨水与排水管道连接起来。在降雨量比较多的季节中,排放大量雨水。在一些地势不高的绿地中,能够实现雨水的储存。之后,雨水通过溢流系统进入至市政管网,进而就可以将多余的降水排出来。
3设计排水沟施工
针对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贯彻并落实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做好排水沟的施工。排水沟施工设计需要注重层次性,一般来说通常有砾石层、渗排水层、水分渗透过滤层、土壤种植层以及依次是绿化植被层。通过这样层次性的排水沟施工设计,则能够对道路中存留的雨水予以过滤,不仅能够达到对雨水的清洁作用,而且能够实现路面积水的良好渗透,同时还能够让排水沟施工设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4]。
4市政道路层次性设计
为了更好实现城市道路的“海绵”作用,需要注重做好道路的层次性设计,比如,对于道路排水形式来说,通过道路间隙的雨水渗透排除,路基质层的排水管道排水,道路基土层排放等多种形式的错综应用,能够实现雨水的更好排放。同时对于不同作用的道路进行不同的雨水排放形式设计,这样可以防止雨水的积水渗透,结合绿化带的实现,也能够降低地表的热量,这样透水层与地下表层就能够更好地实现雨水渗透作用。层次性设计需要与排水设计相互交织,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5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念的渗透,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开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意义。结合城市发展建设需要,积极探索更为优化的市政道路设计方式,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市政道路设计越来越科学合理,才能够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开辟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昂,丁慧敏."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4):00168-00168.
[2]杨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6(13):96-97.
[3]谈旭辉.“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1):119-120.
[4]浦华友,方延勇.“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11):15-16.
论文作者:代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雨水论文; 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污染物论文; 透水论文; 路面论文; 径流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