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在近些年的发展带动了建筑等相关行业的进步,同时建筑行业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建筑面临着环境污染大、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为了能够保证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建筑高度,节省土地资源。为此,高层建筑成为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同时深基坑支护技术也逐渐备受关注。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为此,本文将重点从降水技术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面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降水技术;建筑;深基坑施工;应用
引言
伴随着我国在建筑工程中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革新,一批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内。其中,面对着现今我国城市建设内地产资源的不断消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面向建筑地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型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的相关应用正在日趋成熟。对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论述。
1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特点
1.1基坑深度不断扩大
作为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度,同时也是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度,我国有部分土地并不适宜耕种与居住,因此,地下建筑的发展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地下建筑正在朝着更大、更深、更为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城市管理与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推动作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基坑也在不断扩大,越挖越深,在部分发达地区已建成了地下六层,基坑的深度达到了20米,就当前的趋势来看,基坑还会朝着更深的方向发展。
1.2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指柱列式间隔布置钢筋混凝土挖孔、钻(冲)孔灌注桩作为主要挡土结构的一种支护形式。柱列式间隔布置包括桩与桩之间有一定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桩与桩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柱列式灌注桩作为挡土围护结构有很好的刚度,但各桩之间的联系差必须在桩顶浇注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帽梁加以可靠联接。早期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对图纸、技术等方面审核不足,导致施工质量与预期标准不符合,限制了整个项目改造流程。城市改造建设步伐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施工单位要实时调整现有的质量施工操作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1.3锚杆支护施工
为了提高工程的支撑能力和减少结构的变形。应用此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层螺栓孔,需要准确地了解深基坑墙和基坑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钻孔;套管和桩的中心偏差应控制在5cm以内,深度必须大于1m,严格控制泥浆比例,确保其在1.1-1.2范围内,严格控制孔底沉积量,厚度小于15cm;混凝土施工必须连续操作,必须控制管道埋深为混凝土,应至少2m及以上,同时控制适当的速度;如果施工完成,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设计规范,严格的质量检验合格。
2深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要点
2.1降水技术的适用条件
潜水疏干井适用于潜水降水,采取疏干的方式降低水位。潜水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被维护结构完全阶段,没有侧向补给来源。采用潜水疏干井可以使粘性土层的水渗出,保证干槽施工。这种降水技术可以减少泵的使用,而且使用后拆除方便。降压井主要用于第一承压水的降水处理。其特点是含水层的渗透性中等,承压水水头较高,基坑底板不稳定,要降低水头高度,防止发生突涌。
2.2下井
在本例工程中,井管类型为水泥砾石管,其直径为400mm。当井管进场后,全面检查过滤器的质量,避免出现缝隙,同时检查其是否和设计标准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满足相关施工标准后,应准确测量孔深情况,如果孔深和设计标准保持相同,才能进行井管下放工作。施工前期,需要将井底座和管底槽内绑扎牢固,通过钢丝固定底座,按照平稳原则进行孔内放入工作。若要保证管身具有整体性特点,通常选择8号铁丝和竹板对其予以绑扎,使其具有较高牢固性,同时保证下管过程的垂直居中。
2.3降水方法
基坑降水应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面积、开挖深度,各土层的渗透性等,选择合理的降水井类型、设备和方法。由于海南大厦工程地下水位较浅,含水厚度较大,基坑底部水压较大,开挖深度较深。因此对此基坑采用三重管止,水帷幕桩措施进行止水,并采用井点系统降低水位,管点采用回转钻机成孔,成孔应保证井孔直径、深度、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3.1加强降水效果监测管理
在降水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应对降水效果进行检测管理。首先应做好深基坑井点水位测量工作,测出井点内的出水量和水位高度,做好记录。在抽水过程中,每10分钟就应对水位高度和出水量进行测量和记录,如果水位高度变化稳定,可以适当延长测量的时间间隔,比如3小时进行一次。当出水量和水位高度达到要求后,可以1天进行一次测量和记录。如果出水量长时间达不到标准要求,应加大潜水泵的出水量,保证降水效果。另外,还要对得到的记录数据进行整体分析,绘制时间与出水量、水位高度的关系图表,分析其变化趋势,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应保证降水的均衡性,避免突击降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施工安全。
3.2完善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做好施工流程安排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需要对施工设计进行完善,特别是对土方开挖和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进行科学安排。同时,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安排专人到建筑基础施工所处的位置进行全面勘察,从而获得一手的地质资料数据。这个过程中,应当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的考量,并制定出对应的对策进行应对。此外,对于整个施工过程,应当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能够严格按照设计的施工流程开展。
3.3施工技术的工程勘察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应用时,工程勘察工作一定要做好。这个环节对于整个技术而言都至关重要。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现场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的勘察。对施工现场的一些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掌握,并将勘察的结果进行记录。收集到的全部资料,要进行整合并分类。在开始基坑上方回收填埋时,要先拔除原先安装好的钢板桩,方便修整以后的反复使用。在分类后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地质条件因施工地区不同而不同,深基坑支护在进行的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分析不能停止。对周围建筑物的位置等进行勘察,对其受力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时,周围的建筑物才能够避免被破坏。
结语
综上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类型越来越多,较好满足了当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需求,但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人员更应当认识到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全面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基础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波.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4,10:75.
[2]樊尊合.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施工技术,2014,06:124.
[3]孔祥夔.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3:258.
[4]陆文晖.深基坑钢板桩支护施工难点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0(05).
[5]张霄.钢板桩支护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6).
论文作者:高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水位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