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科论文,生源论文,中国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程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产业发展迅速,对工程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新的、很高的要求,而由于工程教育面临生源不足和工程教育泛科学化等问题,难以满足产业的需求,这是对工程教育的巨大挑战,但也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拥有丰富优秀的工科生源,也具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和巨大的工程人才市场需求,这是发展工程教育的最好条件。只要坚持工程教育改革,加强教育与产业的合作,加强工程教育国际化,加强“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大力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满足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工程教育一定可以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课题“中国工程科学和技术教育的现状: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Status of Engineer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China:The need and demand among young students”)经过本教席组织中外研究人员5个月的紧张工作,现已完成。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对中外大学和企业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中外资料,对中外高等工程教育的生源和需求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与总结,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和战略思考,并向UNESCO及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以供决策和制定政策时参考。
1.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招生历史
1.1“文革”前后的高等工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据历史资料统计,中国高等工科院校数量最高年份为1947年,共计207所,其中高等工科学校仅18所,综合大学设有工学院或工程系科的42所;在校工科大学生为27500多人,占中国大学生总数的17.8%。20余年间高等学校的工科毕业生累计3.2万人,学科数量有限。
1.1.1“文革”前后的招生状况。
1.1.1.1“文革”前高等工程教育招生状况。
(1)加大力度发展工科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基于发展工业生产的需要,从1950年开始酝酿高等学校院系调整。1952年下半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对中国3/4的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此次调整,加强和发展了高等工科学校,新设了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12个工业专门学校。
1953年初,中国高校共设置专业215种,其中工科107种,占49.8%。
1953~1957年,专业大规模调整,到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
通过这次调整,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比重急剧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在校生在大学生总数中占47.6%,1952年下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
1958~1962年,专业再次调整,到1962年,中国高校专业种数增加到627种,专业点达到3703个。其中工科295种、1426个点,分别占47%和38.5%。
1963年修订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后,1965年,中国高等学校共设专业601种、2833个点。其中工科315种、1176个点,分别占52.4%和41.5%。
(2)“文革”前高等工程教育招生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配合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大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力度,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招生规模逐年高速增长。1949~1965年,高等教育整体招生规模以及高等工程教育招生数量和比例见表1-1和图1-1。
由表1-1可见,相比1957年,1958年的招生规模呈巨幅增长态势。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从而出现了各省、市、自治区,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大办高等学校的热潮。中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99所,猛增到1289所,高等工业学校数量成十倍增长,工科专业设置数量急剧增加。1961年前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压缩,纠正了1958年以后出现的一些“左”的做法,总结了工作经验,教育质量得到提高。1963年中国高等学校由1960年的1289所,压缩到407所。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保留549种,裁减了191种。招生人数由32.3万人,压缩到16万人。
1965年,高等学校为434所,在校生为67.4万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日制高等学校共培养了1.6万名研究生,155万名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为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1.1.1.2“文革”后的高等工程教育招生状况。
(1)“文革”后工科专业发展概况。
由于“文革”,中国高等学校停止全面招生6年,停止派出和接受留学生达6~7年之久,停止招收研究生12年。整个“文革”期间,共砍掉106所高等学校。“文革”期间,高等学校共计招生90万人,毕业103.3万人,而其中67万人为1965年以前入学。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7年起,中国恢复了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被拆并的高等学校逐渐恢复,新建了一批高等学校,增加了高等学校招收新生数量。1981年,中国共有高等学校704所,其中312所是恢复和增加的,在校学生总数127.9万人,比1976年翻了一番,比“文革”前的1965年增加了70%。1977~1981年全日制大学在校学生平均年增长率为18%,而1949~1966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1.5%。
“文革”后,经初步调整,到1980年,中国高等学校共设有专业1039种,其中工科537种。据1982年资料按专业名称统计,中国高等工业学校共设专业696种,1970个专业点,其中机械类152种(占工科专业总数的22.2%)、531个专业点(占工科专业点总数的27%)。
(2)“文革”后高等工程教育招生状况。
“文革”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猛增长。
1970~1981年,高等教育整体招生规模和高等工程教育招生规模及所占比例见表1-2;工科招生比例曲线见图1-2。
1.1.2招生状况与经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缺乏科学技术人才是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面临的严重障碍。当时的工程师和专家总共只有2万人。以最大的鞍山钢铁企业为例,70名工程师有62名是日本人。据有关统计资料,中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东北,在日本人被遣送回国后,其技术人员占该行业人员总数的比例降至0.24%。1951年,大量前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华,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同时努力组织训练班和技术大学,并派大批学生到前苏联留学。1953年,“一五”计划展开,首先需要技术支持的就是基建工程的设计力量。当时,中国总共只有78个设计单位,每个单位一般不足500人。如此单薄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全面恢复经济和建设的需要,因而,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大促进了高等工科教育的发展。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建立,旨在有计划地选择和培养服务于国家建设的专门人才和干部。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必须密切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建设,首先是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院校调整的指导思想也非常明确,高等教育应为建设事业服务,要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这就决定了那一时期,中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精英”,尤其是技术精英。
“文革”之后,中国百废待兴。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教育方针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先前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转变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邓小平在1977年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到重点中学和大学”。教育部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为了快出人才,早出成果,尽快改变教育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严重不适应的状况,在本世纪末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地要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邓小平的讲话和教育部的文件为“文革”后恢复高等教育秩序和高考制度指明了方向和目标。1977年冬,570万考生赶赴考场,全国普通高校录取了27.3万。1978年,610万考生走进考场,高校录取了40.2万。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加大力度投资基础建设,对工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猛增,继而大大促进了高等工程教育招生规模和高等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
1.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
1.2.1改革开放后的招生状况。
1978~1999年间,中国的大学生数从135万扩张到936万,增长了6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1.56%增至1999年的10.5%。
改革开放后的招生状况参考表1-3,工科招生比例波动不大。此外,由于“扩招”政策,1999年的招生数量猛增。改革开放后的工科招生比例见图1-3。
1.2.2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对工程教育招生的影响。
图1-3改革开放后的工科招生比例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战略。1982年,中共中央十二大确定了中国至20世纪末经济建设“翻两番”的总目标,并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此后,中国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在1978年至1999年间增长了5.8倍,年均递增9.58%,大约翻了近三番,为了适应经济的增长,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在迅速发展。1995年,中国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要求教育先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专门人才。与此同时,要求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年复一年的激烈高考竞争即可充分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因此,不论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人民群众的需求看,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都必须有较大的发展。
1.3 1999年“扩招”后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
1.3.1“扩招”后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
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招生人数比上一年增长47%的高校“扩招”计划。“扩招”三年之后,2002年与1998年相比,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由341万人增至900万人,2004年又增至1334万人。高考录取率由36%提高到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上升到15%,2005年又上升到19%。普通高校在校生生均规模由3335人增加到6700人。占高等教育很大比例的高等工程教育学生数量也飞速增长,2000~2006年,高等工科专业学生数见表1-4。
1.3.2中国工程教育招生与经济全球化及产业升级的关系。
(1)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改革开放后,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中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步入大众化阶段,1975年,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分别达到58.2%、24.4%、18.9%和24.5%,1995年更增为81.1%、49.6%、48.3%和42.7%。中国1997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7.1%,1998年为9.6%,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后达到10.5%,2007年达到21%。中国国务院批准中国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入学率接近15%。也就是说,按计划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要进入大众化阶段,现在已提前完成。
根据1999年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世界竞争力报告,1997年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为第20名,1998年排名为第13名,1999年在47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25位。另据IMD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2000年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第28位。在洛桑排名榜中,排名靠后的项目与中国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如:1999年,获得合格工程师的难易度第47位、获得IT技术人才的难易度第40位、大学教育国际竞争需要的程度第42位。这表明,当中国的科技实力向国际前列看齐时,就暴露了教育系统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力发展的要求之缺陷,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系统,在培养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上,排名倒数第一,拖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后腿。总之,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已在客观上提出了要着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
(2)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升级促进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过去的20年,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加工业务转移到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使中国的加工业得到极大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和资金,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中国工程教育的规模在这一时期迅速扩大,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培养的毕业生累计超过800万人,目前在校学生也已接近800万人。为了满足加工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政府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扫清了思想障碍。在办学理念上,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的发展道路;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工学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教学方法上采用“做中学”。广大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使培养的学生适合市场和产业的需求。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如何按照国际标准来培养广大本科生是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升级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当今产业所需求的人才,是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有实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需求与以往中国所培养的人才有很多不同,对中国以往的人才培养理念、机制和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
2.国内外学生对工程教育的认知
2.1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与对比。
2.1.1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1)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从表2-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历年获得学士学位的总量持续上升,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1985~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总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高达7.3%,理工科和工科学位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2%和6.5%,理工科和工科的增长率相近,但都小于各学科学位数总量的增长率。
图2-1 1985~2001年中国各学科获得的学士学位数量
图2-2 1985~2001年中国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位数量所占比例
理工科、特别是其中的工科历年获得的学士学位数量所占比例都比较高,1985~2001年,工科比例的平均值为40%,而理工科比例平均值高达70.3%。
图2-3 1977~2000年美国各学科获得的学士学位数量
(2)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从表2-2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1977~2000年,所有学科、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士学位的数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2.1%和2.8%,工科学生数量增长较为平缓。
理工科、工科历年获得的学士学位量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32.2%和5.9%,工科所占比例很低,且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2000年的工科比例甚至降到了5%以下。
(3)英国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从表2-3的统计数据可以算出,1975~2001年,所有学科、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士学位的数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3%、4.2%和3.6%,工科学生数量增长较慢。
理工科、工科历年获得的学位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47.8%和11.8%,工科所占比例较低,且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图2-4 1977~2000年美国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位数量所占比例
图2-5 1975~2001年英国各学科获得的学士学位数量
图2-6 1975~2001年英国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位数量所占比例
(4)韩国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从表2-4的统计数据可以算出,1975~2000年,所有学科、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士学位的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5%、7.8%和8.6%,相比之下,工科学生的增长速度较快。
理工科、工科历年获得的学士学位数量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41.6%和20.7%,工科所占比例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5)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从表2-5的统计数据可以算出,1975~2001年,所有学科、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士学位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1.6%和1.8%,各学科总数、理工科以及工科学生增长速度较慢。
理工科、工科历年获得的学士学位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55.7%和15.9%,工科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波动较小,呈现出稳定的趋势。
(6)日本高等工程教育数据统计。
从表2-6的统计数据可以算出,1975~2001年,所有学科、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士学位的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1.9%和1.8%,学生总数以及理工科、工科学生数量均增长较为平缓,增速较低。
理工科、工科历年获得学士学位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66.9%和19.9%,工科所占比例较高,而且这一比例始终保持在20%左右。
2.1.2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数据对比。
(1)历年国内外获得工科学士学位数量对比。
图2-101975~2001年德国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位数量所占比例
图2-11 1975~2001年日本各学科获得学士学位数量
图2-12 1975~2001年日本理工科和工科获得学位数量所占比例
如图2-13所示,中国获得工科学士学位的学生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以2000年为例,中国获得的工科学士学位的数量几乎达到了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获得的工科学士学位总和,说明中国工科学生数量非常庞大。然而,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6.7%,1995年美国的毛入学率高达81.1%,而200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2.9%,这说明中国工科教育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现有和潜在的工科生源将是全世界的一笔财富。
此外,中国工科学生数量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除韩国以外,其他国家工科学生数量增长均比较平缓。
图2-13 国内外获得工科学士学位数量对比
(2)国内外历年获得工科学士学位数量比例对比。
如图2-14所示,中国获得工科学士学位数量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以2000年为例,中国获得工科学士学位数量比例甚至是美国的8倍多、英国的5倍多、德国的3倍多、日本的2倍多。
中国拥有庞大的工科学生数量和很高的工科学生比例,如何将这些工科学生培养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应当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重点。
图2-14历年国内外获得工科学士学位数量比例对比
2.2国内外学生对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认知。
2.2.1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新生问卷调查。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北京某高校2096名工科新生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男女生比例。
2096名工科新生中,男生数量占71.2%,女生占28.8%。
(2)地域分布。
图2-15 高等工科生源地域分布
该校为全国招生,但新生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布数量差别较大,来自北京的达187名,来自西藏的仅10名。工科生源各地区分布状况如图2-15所示。
(3)选择工科专业的主要影响者。
关于此问题,调查对象可以从“家长决定”、“老师建议”、“个人意愿”、“同学影响”和“其他”几个选项中选择。其中1358名新生选择“个人意愿”,达64.8%,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报考工科专业的新生绝大多数还是出于主观意愿。详情如图2-16所示。
图2-16报考工科专业的决定因素
(4)报考工科专业的原因。
回答报考工科专业的原因,40.4%的新生是因为“就业前景好”,33.6%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详见图2-17所示。
(5)对考取工科专业的满意度。
近60%的工科新生对自己考取的专业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0.2%的新生对考取的专业极不满意,原因之一是“家长包办”。如图2-18所示。
(6)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
79%新生对本专业“很了解”或“有一定了解”,21%新生对本专业“一无所知”,说明一部分学生选择工科专业较盲目。如图2-19所示。
(7)对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及教学方法的适应度。
大部分新生适应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及教学方法。感觉“不适应”的新生认为:大学的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与高中的“反差太大”;“老师讲课速度太快,听不懂”;“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的空间很大,一时不知所措”。如图2-20所示。
图2-17报考工科专业的原因
图2-18对考取工科专业的满意度
图2-19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
图2-20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的适应度
(8)对毕业后职业的想法。
42.3%的工科新生决定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而 22.4%的新生决定继续深造后,改行从事 其他专业的工作;个别学生决定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两个专业交叉点的技术工作”;还有个别生认为“有钱赚,什么职业都行”。详细信息见图2-21。
图2-21 对未来职业发展所持态度
图2-22工科生源父母职业类别
图2-23工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建议
(9)户籍类别。
1448人是城镇户口,所占比例为69.1%;648人是农村户口,所占比例为30.9%;这与城乡人口分布比例相反,说明农村工科生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10)父母职业类别。
学生的父母为农民的占24.3%,与中国80%农村人口比例不相称,说明农村具有极大的高等教育市场。详细情况如图2-22所示。
(11)工科新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建议。
调查显示,工科新生对“组织更多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的建议呼声最高,占总体的30.5%;其次是“增加专业课程,加强专业应用介绍以及专业知识的普及”,比例位居第二,达到16.4%;“开展多种方式的专业教育,深入了解专业内容”所占比例为7.6%;“加强学术交流,多举办前沿讲座报告等”占7.2%;“增强专业的目标性,实效性”占3.6%。可见,绝大多数新生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尤其对专业的实践与应用是非常重视的。详细情况参考图2-23。
标签:工学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 新生大学论文; 大学论文; 理工科女生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 工科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