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比较高,既要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又要满足建筑实用功能指标。因此通过借助BIM技术,可以打破传统建筑工程建设的不可协调性,进而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可模拟性,从而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中BIM管理理念的应用,旨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项目收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BIM管理理念;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建筑行业逐渐趋于规模化、信息化以及生态化。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要求,因此,加强了对BIM技术的应用。BIM不及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还能实现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促进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1 BIM技术概念及优势
1.1 BIM技术概念
BIM是建筑信息体系(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的英文缩写,BIM技术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项目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行业提出了BIM技术的概念,但目前仍缺少对BIM技术统一的定义。参考美国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对于BIM技术的定义,BIM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数字模型,将模型应用到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美国标准化协会对BIM的定义为:建筑构件与功能特性的数值表达。21世纪初,Autodesk公司设计出了详细的BIM实施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创新设计,优化施工和管理方法,能够实现对项目的实时跟踪,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便捷的管理平台。
1.2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的主要特征
(1)可视化特征
BIM的可视化设计可以将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当然,在设计中也有出效果图的流程,但是效果图只是对线条式信息的一种不可逆的表现方法,并不是通过构件的信息自动生成的,只是一种只读模式,缺少互动和反馈。而BIM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反馈性的可视,它不仅可以用效果图来表现设计意图,更重要的是,它使得项目设计、建造、运营各个过程在一种可以随时修正的可视化的过程中,各方都形成了高度的互动。
(2)模拟性特征
BIM不只是模拟可视的建筑模型,还能够模拟在真实世界不可见的一个过程或者一个属性等。设计阶段,可通过BIM对特定环节进行模拟实验,如建筑物的节能、日照、疏散。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BIM可通过模拟实际施工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如洪涝灾害模拟排涝设施的自动化运行,火灾、地震的突发事件中,人员的疏散等。
(3)协调性特征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专业工程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在2D设计模式下,这是很难避免的。例如,空调风管与顶棚净空,地下管线与结构基础等等,在不同专业交错作业的区域,很难避免碰撞。而这些矛盾的发现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往往已经造成损失,最终难免出现返工、变更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力、材料的浪费。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利用BIM模型的协调性,完全可以提前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1.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
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BIM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实施领域。在建筑物施工之前,工作人员能够通过BIM系统进一步了解项目的相关内容和关键信息,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②沟通方面。依托BIM技术构建的3D模型,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人员以及各个分包商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施工人员能够精确把握施工要点,进而使得建筑项目施工有序进行;③排查缺陷。施工之前,工作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及时发现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检查设计缺陷的效率;④模拟施工。通过BIM技术将施工过程所有的细节在施工之前模拟出来,能够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点,有助于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降低施工的失误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分析
2.1 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BIM能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加强各个专业及部门对建筑工程的参与力度,使得其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协同合作,共同解决方案变更的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利用BIM能够实现方案参数化,为设计过程提供准确的数字与模型,同时,对于建筑外形复杂的建筑工程,通过对BIM技术的运用,通过改变参数,构建建筑形态,使设计人员能够直观的选择最优设计方案,为后期的建筑施工提供便利条件,还能有效的增加建筑数据的准确性。不仅如此,BIM技术还能对使用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根本上进行有力的保障。
2.2 建筑性能应用分析
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设计的方案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对BIM技术的运用,可以是实现对建筑方案及建筑功能的深入了解,帮助施工单位直观的理解设计意图与理念,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提高工程可行性;其次,BIM还对方案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评估,增加了与设计方的交流与沟通,降低了返工率,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大量施工时间,还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2.3 BIM在工程验收阶段的管理
验收工作作为建筑工程竣工前的重要环节,只有进行严格的验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传统的验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不仅在验收方式中存在一定的漏洞,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在审核阶段也并不是完全的公开、透明,使得工程在验收阶段不严谨,致使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利用BIM对工程进行验收阶段的管理,能够全面、准确的为管理工作提供详细的数据,并实时对相关设备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检测,进而能够促进工程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了施工进度与质量。
2.4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在工程造价管理环节,BIM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数据的收集、共享和数据的可视化。BIM技术能够将同造价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和共享,这是基于BIM模型在整个建设周期中的统一性,数据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使得存储也变得十分便捷;②BIM技术可以实现造价信息可视化。按照传统方法对造价信息进行管理时,一般使用线条式的构件,是二维的。而使用BIM技术时,相关造价信息能够通过立体图形表现,该方法具备实时、仿真、三维可视化的特点,能够形象真实的反映项目不同方位和施工阶段对应的造价信息。综上所述,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时,BIM技术的使用能够给管理工作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2.5 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能够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机、料、法、环”五类,通过加强BIM技术的使用,能够时施工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在移动终端上使用BIM技术,能够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全面、及时的掌控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比如,在进行机电、土建等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手机来对模型进行浏览,并录入有效的信息,查询施工方案、技术标准等也较为便捷,对于模型中的不足也可以使用分布式云平台技术进行修改,经过修改的模型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传达给各个部门的用户,不但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也提高了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2.6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传统模式下,工作人员主要使用制作进度图表的方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但是图表法缺少精确度和直观性,不能直观且有限的表现工程进展情况。
如果将BIM 5D软件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工作人员对工程进行流水段按区按块划分,然后合理编制网络计划,及时将编制的网络计划与对应的构件模型进行联系,即在模型中添加时间维度的相关信息,进行虚拟施工,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展示,达到可视化效果,使得施工方、监理方以及业主方实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实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具有可行性,在许多项目中得到了检验,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但从长远来看,BIM技术必将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改变建设项目的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薇.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门窗,2017(01).
[2]李东海,倪娟.基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7(06).
论文作者:刘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