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相互作用视角下城市群产业与就业结构协同研究-以大汕头湾区为例论文

空间相互作用视角下城市群产业与就业结构协同研究
——以大汕头湾区为例

谭有为 千庆兰

摘 要: 文章基于大汕头湾区5个城市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引力模型、空间偏离份额法、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和协同系数等定量测度湾区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大汕头湾区5个城市的经济空间联系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加强,在2006年增加较多,且湾区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具有路径锁定效应;第二,从产业结构上看,湾区5个城市中,汕头和潮州已形成产业结构效应,且汕头形成空间竞争力效应,而潮汕揭未形成空间区位效应;第三,从就业结构上,湾区城市群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具有明显负效应,二、三产业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正效应,但也逐渐趋近于饱和状态;第四,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系数及协同系数上看,整个湾区城市群第一产业的协同系数下降,二、三产业的协同系数缓慢上升,就业结构调整慢于产业结构调整,总体呈现低水平协同状态。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同系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城市经济发展健康的重要标准是分产业之间对应比例的产业结构与相关产业配套的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结构。产业是作为就业的载体而存在的。国家乃至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能否很好地进行协同,就成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关键。

方差分析表明:产量P3与P5处理呈极显著差异,与P1呈显著差异;千粒重P3与其余处理均呈极显著差异,穗粒重P3与其余处理呈显著差异;穗粒数P5与P2无显著差异,两者与其余处理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密度处理下,产量D4与D1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千粒重D3与其余处理均呈极显著差异,穗粒重D1与其余处理均呈极显著差异。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国外较于国内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理论上,W.Arthur Lewis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城乡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城乡差异条件导致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正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1]Willim Petty发现,劳动力会追随收入的转变转向其他产业。Colin Clark(1957)结合Willim Petty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2]随后,库茨涅茨在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库茨涅茨定理。[3]钱纳里等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产业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基本同步,而发展中国家则产业结构快于就业结构。[4]在实证上,研究多集中于两者关系。比如,有学者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5-6]、时空演化特征[7-8]、协同性[9-15]。研究方法上,包括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协同系数、灰色预测模型[16]、VAR模型[17]等。研究区域尺度上,包括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市级尺度。

总体而言,从目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看,主要是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测度。从研究区域看,主要集中在国家、省域和市域层面,对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同时,对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大部分只限于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没有单独对产业结构或就业先进行分析,并印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究竟如何变动?两者有什么关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同发展?本文以空间相互作用为切入方法看产业结构的变化,用就业弹性看就业吸纳能力的变化,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协同系数共同观察两者关系的变化,以期通过分析,为大汕头湾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吸纳提供相关借鉴。

一、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研究区概况

大汕头湾区概念最早始于2012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提出的“六湾区一半岛”,即湾区计划,将广东沿海区域划分为“六湾区一半岛”,构建跨行政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大汕头湾区具体包括柘林湾(潮州)、海门湾(汕头)、神泉港(揭阳)等三个相互连接的海(港)湾。本文的大汕头湾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和梅州5个城市。

2.数据来源

2.1.5 药品剂型的影响:同一药品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会相同,即生物利用度相异,如果不能掌握剂量就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

二、产业结构分析

1.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动态分析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使患者可以消除其负面情绪,并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等。

图1 大汕头湾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格局

2.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格局及其特征

从空间竞争力净偏离分量(表2)看,汕头市实现由负转正,并形成空间竞争力效应。这说明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充分利用了周围四座城市的优势发展;其他四市都由正转负,潮州由最开始三产都具有竞争优势,到后来只剩农业具有竞争优势,这说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很好地形成竞争力效应;揭阳2006年二产具有竞争优势,但最后农业竞争力呈现大幅度下滑,而二、三产业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梅州和汕尾农业一直具有较大优势,但二、三产业未能得到很好地发展,无法形成竞争力效应;从总量上看产出,整个湾区的空间竞争力在不断下降,这说明整个湾区的城市不是协作关系,而存在非良性竞争。

从空间联系作用矩阵中可以计算得到湾区5市的相互作用权重,并以此作为空间偏离份额中空间影响产值计算的权重数据。

3.产业结构分析

从总偏离分量(表1)看,城市群总偏离分量中下降最快的是空间竞争力偏离分量,说明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不断下降,但产业结构效应和空间区位效应则在上升,说明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正在一步步调整并进行专业化分工。

营养过剩是肥胖发生最主要的诱因,肥胖不仅可以造成学生各种代谢障碍,严重的还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的风险[3];营养过剩也是导致龋齿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在口腔积存,会增加其龋齿发生的几率;营养过剩的学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肥胖人群经常受到身边人的嘲笑,这样会使得他们出现自卑、自闭的现象。

表1 2006—2016年大汕头湾区总偏离分量

表2 2006—2016年大汕头湾区结构偏离分量

将2006—2016年的空间作用矩阵标准化后计算权重、湾区5座城市的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数据代入空间偏离—份额模型中,计算相应的空间偏离分量(表1—表2)。

从空间区位偏离分量(表2)看,2016年只有汕尾和梅州形成了空间区位效应,其余三个城市为负数。汕尾和梅州能形成区位效应,是因为两市的农业区位优势和接受深圳的辐射,在制造业上与潮汕揭有了一定的区分。但从绝对量看,空间区位偏离分量的大小远小于其余两个分量。说明大汕头五座城市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还没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专业化分工使湾区城市形成空间区位效应。从变化看,5个城市变化具有随机性与不稳定性,说明这5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存在重叠及产业化分工专业化不明显、产业定位不突出,空间区位效应无法长期保持。

通过对2006—2016年空间联系数据,标准化定量描述5座城市空间联系格局变化。标准化结果显示,在2006年发生了变化,其他年份基本相对平稳。2006年变化的原因是汕梅高速、天汕高速及潮惠高速公路通车,使得5座城市无论是铁路、公路都取得了较好的空间联系,密切了城市空间交流机会。但从2006到2016的大汕头湾区城市空间联系格局也可以看出,城市的空间联系具有路径依赖特点,既从2006年到2016年,5座城市空间联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联系最强的依旧是潮州、汕头、揭阳城市,其空间联系强度远超梅州和汕尾两市。随着年份的增加,路径依赖趋势越发明显。虽然梅州、汕尾与潮汕揭联系也逐渐深化,但始终无法改变潮汕揭一直以来密切的空间联系。

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表2)看,汕头和潮州形成了产业结构效应;而其余三市结构偏离分量从2006—2016年均为负数,一直呈现下滑趋势。能否形成产业结构效应取决于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是否可以弥补一产产业结构效应带来的差值。从2006—2011年数据很明显地看出,整个湾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起到主导作用,在2011—2016年转换成第三产业起主要作用,说明湾区5座城市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了成效。

三、就业结构分析

各市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基本为负值(图2),但第一产业的增值率为正。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被挤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一产业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支撑,使得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同时也发现,城市群的二三产业就业弹性正在逐步下降,说明整个城市群目前的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已经快趋近于饱和状态,吸纳能力正在逐步下降。从总就业弹性看,2006—2016年间,5个城市及整个湾区有正有负,波动发展,但总体上基本为正值。这说明产值的增长不一定能完整表现为带动就业。总体而言,除潮州外,其余4个城市的产业对就业具有良好的吸纳作用,但吸纳能力逐步下降。

从整个大汕头湾区看,符合产业演进规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减少,二、三产业对就业人口形成较强的吸纳能力。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虽有起伏,但大部分为正值,说明第二产业对就业的拉动具有正效应;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带动非常明显,整个湾区的产业目前正在朝着三、二、一的次序调整。

图2 大汕头湾区就业弹性

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分析

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图3)看,与就业弹性具有相同的趋势,即: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相比二三产业较高,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不均衡性,两者存在不一致性;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上,揭阳和汕尾的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上升,说明揭阳的二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均衡性,揭阳第二产业具有较大的吸纳能力,但缺少劳动力,其余几个城市的二产结构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偏离度上,汕尾跟汕头偏离程度变化不明显,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并没有实质性优化。潮州和梅州产业结构偏离度则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没有优化。揭阳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不断下降直至快接近于0,说明揭阳市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结业结构偏离程度低,优化程度好。从整个大湾区看,三产的结构偏离度调整优化都不明显,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没有实质性提升。从变化趋势看,二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保持一个较低水平和较小变化波动。这说明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一个良好的互动趋势,就业结构能对产业结构变动作出较快反应。

本文产业结构计算的数据包括5个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规模数据以及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从业人员数据,均来自于2007—2017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同时为避免数据对论文带来影响,对文中所用相关国民经济数据都折算成不变价处理)。就业结构由于2005年开始统计口径的变化,2005年之前的三产就业率无法比较,因此选择2006—2016年这10年期间的数据观察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大汕头湾区5个城市之间的公路里程数据来自2013年6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广东省及周边地区公路里程地图册(2013)》。

2006—2016年数据显示,大汕头湾区5座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但两城市增加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有所不同;其中,潮州和揭阳两城市的空间联系增长幅度最大,达到27.55个单位;潮州和汕尾两城市的空间联系增长幅度最小,增长单位为0.0031个单位;从增长速度看,潮州与梅州空间联系增长增速最快,达到16.55%;从单个城市对外作用强度看,2006—2016年逐步增强,其中,潮州、汕头、揭阳三座城市增长幅度最大,增速上梅州和潮州相对较快(图1)。

图3 大汕头湾区协同系数

从总结构偏离度看,汕头、潮州、梅州及整个湾区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揭阳和汕尾则保持不变或有些许上升。从变化趋势看,结构偏离度和协同系数在2010年开始保持一个稳定状态。这说明此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已经达到了一个均衡状态,不过此时的均衡状态更多的是一种低水平协同状态。目前,汕头二三产的就业吸纳能力已趋于稳定期,要打破这种状态只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包括产业内部升级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调整,才能吸纳更多劳动力,实现大汕头湾区高水平协同。

(2)医院原因:医院缺乏人文关怀的氛围,没有做好宣传,没有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治疗和护理紧密结合起来。医院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没有系统开展整体护理的教育教学及护士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得某些护理人员缺乏整体护理理念,不能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及对患者采取正确的心理疏导措施。

从总协同系数看,汕头、潮州、揭阳和梅州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汕尾下降,主要是汕尾的第一产业协同系数下降,而第二产业协同系数没有提升,第三产业的协同系数无法弥补第一产业下降的速度,导致总协同系数下降;整个大汕头湾区的协同系数离1还有较大差距,表明整个湾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并不均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很大的空间,就业结构无法及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出反应,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表现具有一致性。

五、结论与讨论

1.结论

大汕头湾区城市群城市之间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加,但具有路径依赖效应。以潮汕揭三座城市的联系增加为主,汕头和梅州与潮汕揭的联系还有待加强。物理空间联系的加强能使5座城市的联系加深。在未来发展中,5座城市应该更加强调产业、经济方面的联系。通过产业结构分析发现,城市群产业结构虽然在进行调整,朝着三二一方向发展,但仍然不尽合理。其表现为:城市之间产业重叠化、同质化十分严重,缺乏专业化分工,以潮汕揭为主;目前,大汕头湾区就业吸纳能力主要靠二三产业,第三产业对就业拉动影响较大,但吸纳能力呈下降趋势,吸纳能力逐渐趋近于饱和。

企业文化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精神支撑和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为让职工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必须要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人、培育人和凝聚人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生机和活力。

目前,大汕头湾区的产业与结业结构处于低水平协同,主要由目前产业发展状态决定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大汕头湾区缺乏新的产业动力,导致就业吸纳能力越来越弱。要打破这种低水平协同状态,大汕头湾区城市群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群产业分工,打破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达到良性互动状态,迈向高水平协同。

2.讨论

目前,研究更多偏向于宏观层面,从城市群角度探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仅仅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切入,还未细化到各个产业门类上。未来研究中,应从更细化的产业门类角度切入观察同质化产业的变化,并对其关系进行测度。再根据上位规划及地方规划,对大汕头湾区的产业进行合理的分工规划,为大汕头湾区的产业与就业结构更好、更系统的发展提供建议;还应从区域视角出发,观察大汕头湾区与邻近湾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其内在的驱动机制。

参考文献

[1]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1999,3(22).

[2]Clark 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1951:1-15.

[3]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10.

[4]H·钱纳里,S·鲁滨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56-104.

[5]李志伟,仉媛.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02):95-101.

[6]徐孝昶,上官敬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关系的演变及影响机制分析——基于江苏省区域内部差异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4):53-59.

[7]夏建红,矫卫红.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路径及耦合效应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8(10):65-71.

[8]韩永宝.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变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3):208-209.

[9]施勇.劳动力流动与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基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视角[J].上海金融,2016(03):23-26.

[10]孙雨露,李正升,曹洪华,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及预测[J].商业经济研究,2018(04):178-181.

[11]王少国,刘欢.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7):85-90.

[12]卫平,任安然,李健.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基于协调性和冲击性视角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11):54-62.

[13]夏建红,矫卫红.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路径及耦合效应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8(10):65-71.

[14]张洪潮,宗香涛.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12):46-48.

[15]邹璇,黎恢富.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08):76-84.

[16]孟凡杰,郭晓春,张博.产业结构演进中就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研究——基于内蒙古数据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模型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19):93-99.

[17]王永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03):87-97.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9.019.0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与演进机制——以珠三角典型制造业集群为例”(项目编号:4177112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信息时代珠三角淘宝村的形成机制与空间优化研究”(项目编号:GD17CGL09)]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标签:;  ;  ;  ;  ;  

空间相互作用视角下城市群产业与就业结构协同研究-以大汕头湾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