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评估分析论文_马骥

马骥(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何坝镇卫生院 564200)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儿5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中医、小儿慢性腹泻、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01-01

小儿慢性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主要指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多种病原导致腹泻的一种慢性疾病,大便性状改变和次数增多为小儿慢性腹泻的主要特点,同时可合并腹痛、呕吐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该病好发于2 岁以下婴幼儿,有研究表明,患儿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肝炎以及消化道感染等[1],不仅进一步加重患儿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患儿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当前临床上在对小儿慢性腹泻进行治疗时,通常以西药为主,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长时间用药容易出现副作用,影响患儿发育。因此,本文探讨了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选择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25 例。观察组中15 例为男性,10 例为女性,年龄2 个月~8 岁,平均年龄为(3.55±3.24)岁,病程50~75d,平均病程为(63.4±5.33)d;对照组中16 例为男性,9 例为女性,年龄4 个月~8.5 岁,平均年龄为(3.61±3.26)岁,病程51~77d,平均病程为(63.9±5.41)d。两组患儿的病程、病情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治疗,即静脉补液、纠正电、水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儿蒙脱石散(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国药准字H20093375,规格3g)口服治疗,由于患儿的年龄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所以服药剂量也有所区别。<1 岁以下患儿,1g/次;1~2 岁患儿,1~2g/次;>2 岁患儿,2~3g/次,3 次/d,一个疗程为9d。观察组则运用中医治疗,基本药方为:陈皮10g、党参10g、苍术8g、黄芪10g、厚朴10g、泽泻7g、甘草12g、茯苓6g、白术9g、五苓散5g。对于存在明显消化不良的患儿,可以在基本药方中加入焦三仙、鸡内金各5g;对于合并腹痛的患儿,可以在基本药方中加入白芍、大甘草各6g;对于腹胀明显的患儿,可以在基本药方中加入木香5g、青皮8g、乌药5g、元胡6g;对于合并恶心、呕吐的患儿,可以在基本药方中加入半夏、竹茹各5g,温水煎药,取汁200~300ml,100~150ml/次,2 次/d,1 剂/d,1 个疗程为3d,连续治疗3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通常依据以下3 个标准:(1)临床痊愈。治疗后,患儿的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大便性状和次数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大便性状有所改善,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70%;(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大便性状和次数无改变,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2]。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3 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小儿慢性腹泻容易亏损气血,并且长时间腹泻,容易损伤肠黏膜,降低机体吸收营养的能力,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丧失,再加上患儿年龄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所以慢性腹泻的危害性较大[3]。小儿慢性腹泻在中医学上被划分为“泄泻”范畴,认为诱发该病的基本病机为外感、内伤、脾胃病变等多种因素,中医上在对小儿慢性腹泻进行治疗时,通常坚持健脾燥湿、利水渗湿的基本原则,基本药方中的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之功效;党参可以健脾益肺、补中益气;苍术具有散寒祛风、燥湿健脾之功效;黄芪可以保肝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厚朴具有降逆平喘、温中止痛、行气化湿之功效;泽泻可以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甘草具有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之功效;茯苓可以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白术具有和中益气、除湿益燥之功效;五苓散可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诸药合用,则能充分发挥健脾燥湿、利水渗湿、止泻、和胃止呕之功效[4]。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党参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能够将氧自由基清除,使肠道内环境得到改善,对肠黏膜进行修复,增强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临床上运用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1] 崔秀丽. 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J ] . 亚太传统医药,2014,19:70-71.[2] 雷锡山. 80 例小儿慢性腹泻患儿的中医治疗效果[J]. 中医临床研究,2014,15:68-69.[3] 汤小卜. 中医药治疗慢性腹泻疗效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4] 曾爱华,梁玉,周俊亮. 运脾温阳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J]. 中医儿科杂志,2015,03:46-49.[5] 任艳,伍成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0 例疗效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0,02:33-34.

论文作者:马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评估分析论文_马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