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很多先进技术运用到各行业中,使其发展更为迅速。中国矿区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以GPS为中心的测量模式逐渐形成,为了充分了解该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GPS的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关键词:GPS;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使我国各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GPS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其精度的把握和效率的提高都对矿山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了新的动力,不仅可节省人力,物力,且可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方便测量工作的完成,为矿区地质工程提供了一个好平台,
1、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概述
(1)矿山地质工程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由于其的特殊性,使得矿山测量成为了一个单独的专业,有着专门的理论和技术要求,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在矿山地质工程中,测量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矿山地质工程现今发展的需要,其只有不断提高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才能够更好的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而就我国目前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提高方面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使得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提高受到阻碍,而主要限制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提高的因素包括:首先是测量水平的高低以及选用的测量仪器的先进性。其次是开采水平的高低以及工程总量多少的限制。最后是相关矿山测量专业的发展状况。(2)在矿山地质工程中,主要实施测量工作的是专业的矿山测量人员,这些测量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地貌和地形图的绘制,在矿山地质工程的开采工作中实施监督的职责以及对开采的沉陷程度进行有效的测量、对由于开采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损失进行维护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过多的威胁,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加大,造成了资源的过渡消耗和浪费,环境也开始逐渐恶化,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出现,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对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影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提高矿山测量人员的测量技术,对矿山地质工程实施更为全面的测量,能够有效改善环境条件,对环境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得资源的利用得到有效的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地质沉陷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GPS的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2.1位置测量中的应用
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主要是对目标矿山的地质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一般分为初步普查、详细普查、初步勘探与详细勘查四个阶段。具体的测量数据主要是为接下来的矿山开采做好基础工作,在测量初期首先需要找到待开采矿体的位置,并尽可能精细的规划出勘查路线,这就需要绘制路线图。在路线图当中需要精确的表现出周围的地形,用来判断周围地势是否对勘探工作产生影响以及是否会对后期的开采工作产生影响。一般来讲,进行矿山地质工程测量的矿上区域大多为未被开发的矿山,在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例如地质塌陷、地表岩石等,会给勘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借助一些测量技术,利用科技的手段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其中所采取的测量技术主要包含GPS技术,主要起到的是全球定位的功能,GPS的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全球GPS卫星系统,利用传输网络获得定位信息,将定位信息传送到测量计算机终端。在矿山地质工程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传统的测量手段进行粗略的勘查,目的是快速的定位矿体的大概位置,之后借助全球GPS卫星,对矿体进行精确定位,并在计算机中断以数据的方式进行存储和记录,参照具体的数据绘制路线图。绘制路线要注意周围地形,尽量选取安全宽阔的路线,还需要考虑天气、气候、风向等因素,避免在实地工作过程中引发自然灾害。总之,利用GPS技术进行矿山地质工程地形位置的测量,一切以安全为基准,确保工程可以安全、高效的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GPS技术应用在工程放样中
工程放样是在户外作业中进行的,主要是对项目工程的边界、物探点、以及境界线等进行放样,在进行这项工作中,需要多人工作人员合力对设备的位置以及钻孔的位置进行调整和移动,不仅人员上消耗大,且物力消耗也相当大,还浪费时间,使工作效率不高,也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信号传递的失败或延迟等现象。而GPS技术通过参考标准的数据,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调整,其灵活性好,操作简单,仅一人即可操作,且其覆盖面广,受环境影响小,不仅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可缩短测量工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3远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地质测量过程中会存在因矿山地质复杂,难以实地测量的情况存在,在这种情况下,GPS测量技术就可以发挥主要作用了。传统的远距离测量方式是通过编码程序对手簿和全站仪进行编码,利用软件将实际地形进行等比例缩放完成地形图的绘制。这种方式要求能够精确了解周围的地貌,对测量要求较高,不适合地形复杂的矿山,且这种测量方式至少需要多人同时进行操作方可完成,当其中的某一个数据发生故障时,就需要重新进行一次测量工作。运用GPS只需要一次大范围的定位就可以完成繁重的测量工作,极大的减少了传统测量方法需要搬迁测量仪器的次数,进而提高了矿山地质工程测量的效率。
2.4测量地形
测量地形图的传统方法是建立控制点,并在控制点上安放经纬仪或者全站仪测量地形图。随后测量地形图的方法发展为:外部作业使用手簿和全站仪进行编码,用比例较大的软件测量地形图,该方法对四周地形地貌的测量要求较高,并且通过测量可以观察到测量站,这些工作至少需要2-3人操作完成,若在拼图时如发现错误,也需要到野外重新测量。在普通的地形地貌中,测量站运用GPS,一次就可以完成半径为10公里的测量工作,极大的减少了传统测量方法需要搬迁测量仪器的次数,并且只需要在地形地貌的碎部点上停留1-2s,便可得到该碎部点的三维坐标。
2.5测量结果立体化
根据GPS的定位工作原理:先获取到卫星的高度截止角,将获取到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最终得到的测点三维坐标提取出来,所以通过GPS得到的地中工程测量数据的结果都是三维数据,即A(x,y,z)的形式,由此输入到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以及计算机绘图系统当中,最终的到的地形图均以空间立体化的形式输出,为之后的实地开采工作提供更加直观的参考。不仅如此,输出的地形图还可以下载到手机用户端进行实时交互操作,更加具有实用性。
结语
总而言之,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该矿产行业的发展,不仅引领了当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实际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合理,郝金明,田英国,等.基于GPS的多站实时时间传递算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7,34(1):15-18.
[2]罗斌,王章朋,张欣,等.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在高炉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6):132-135.
[3]缪健军.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12(s1):68-69.
[4]王章朋.超高层建筑控制测量技术在珠海中心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8(3):109-113.
[5]朱棍、李强、张静浅谈地质工程学发展演化的辩证关系[J].大观周刊2012,(35):116-117.
论文作者:骆寿山,周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测量论文; 矿山论文; 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地形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