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十分明朗,但是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多少会受到人员、制度以及技术等因素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基于此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完善,并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1土木工程基础设计的必要性
一方面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础,可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确保项目质量的关键。随着建筑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人们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建设工程的正常施工。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确保建筑的性能和其他要求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它能有效地防止施工项目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确保建设项目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合理施工的先决条件。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是土木工程建设成功的根本前提。在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中,将根据具体条件和现实因素进行研究。施工周期等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设计施工方法,并需要优化人员、材料和设备的配置,有效控制非末端的消耗建设项目。为了保证施工和数量的质量,在后期施工中避免了设计方案的修改。
2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常见问题
2.1承重柱截面高度的设计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能等与其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设计关系密切,在设计过程中,若未能全面考虑建筑结构整体的承重需求,就会出现界面面积设计过小的现象,无法承载整体建筑结构。在后期施工与使用中,容易出现开裂等问题,影响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牢固程度。
2.2地下室部分的设计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与施工安全性的关键,而地基部分的设计,与地下室设计之间的紧密关系,需要引起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地下室结构设计与建筑结构总体设计理念相悖的现象较为常见,且实际施工中,存在墙体厚度不符合建筑承载标准的现象,这种不良设计一旦化为实体,对整个工程质量与施工、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另外,在斜坡施工的工程建筑,设计中的地基稳定性验算常常被忽略,可能会在后期施工中得以显现,导致斜坡施工建筑建设中返工现象十分普遍,提升了工程建设成本。
3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优化分析
3.1连续梁
当前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连续梁设计经常会出现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本身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上看待问题,单纯地使用单梁标准进行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必然会影响整体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合理性。由于连续梁本身承载能力相对较小,因此一旦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缺乏合理性,则比较容易出现钢筋配量与要求不符等问题,进而为建筑结构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进行连续梁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切实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当前情况,并灵活原则设计标准完成连续梁设计。避免在整体连续梁设计中完全采用单梁标准,同时加强对连续梁的受力分析,配置足量的连续梁和钢筋,以此有效保障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性。
3.2承重柱
在设计承重柱时,如果设计的承重柱截面面积过小,则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自身承载力,使其难以与相关标准要求相符合,进而容易导致建筑结构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不均匀、墙体开裂等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在承重柱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未能对承重柱的耐久性进行充分考虑,也容易导致承重柱缺乏足够的抗震性能,当出现地震等灾害时,房屋建筑容易出现垮塌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结构本身的抗震强度,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承重柱的截面面积,从而将梁柱之间的弯矩影响降至最低,以有效防止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沉降不均的问题。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障的工程材料,并对其各项使用性能指标进行有效检验,以此切实提升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排除土木工程建设中潜藏的安全隐患。
3.3悬挑梁
如果设计人员在进行悬挑梁设计时忽略了验算梁手挠度,则将直接影响之后的梁高确定工作,从而无法有效保障截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而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房屋建筑结构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若出现地震等灾害,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将受到极大破坏,对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不仅需要验算梁的强度以及倾覆,同时还需要验算梁手挠度。一般情况下,梁截面受压区当中会出现非线性的徐变,随着时间不断延长,梁挠度将越来越大。不断增大的梁挠度将会导致在梁支座的位置处,梁上墙体开裂。根据这一规律,设计人员应当全面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数据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对挑梁截面面积和承载力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4地基基础
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地基基础设计,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未能重视填土地基的质量,则过低的地基承载力将无法有效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地基基础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地基性质进行准确判断,如果土木工程所在地的地基属于软弱地基,则在其上建设房屋建筑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准确计算,同时验算出地基的沉降值,以此有效保障地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譬如建筑没有地下室或是建筑楼层相对较低,则可以设计使用混凝土独立基础;而如果建筑物本身有地下室且对防水性能有着较高要求,则可以选用厚度较大、能够压缩的材料设计下部防水板并将其加设在混凝土独立基础之上,从而有效控制柱基沉降。
3.5钢混框架
现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在设计过程中,大部分设计人员多使用结构和弹性力学作为参考,因此虽然设计过程较为简单但可行性和有效性相对较高。但随着当前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的逐渐多样化,此种设计方式很难有效应对沉降问题。正常情况下,随着房屋建筑的不断增高,垂直方向上其需要承受的载荷也越来越大,进而加大了对地基的压力,受此影响建筑物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土木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设计时,需要适当增加基础柔性,对其刚度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尽可能保障地基和上部结构实现同步设计,从而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质量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整个建筑工程体系来讲,建筑的结构基础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安全与否,故设计人员应当提高对基础结构设计的重视,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完善基础设计图纸,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基础工程的可靠性,为建筑产品的安全可靠奠定基础。本文就当前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常见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优化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晓君.探析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J].低碳世界,2017(11):181-182.
[2]王雅莉.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1(26):185-186.
[3]吴晓杰.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协作关系[J].当代旅游,2017(09).
[4]刘万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2):27-28.
论文作者:王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基础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截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