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化#183;社会主义#183;民族主义关系的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主义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民族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浮出水面,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现象引 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其中存在的争论颇多。仅 在如何界定民族主义这一概念方面就存在极大的分歧。据统计,目前人们对民族主义的 定义已有200多种之多。
●讨论民族主义问题不能不涉及民族的概念。民族是个复杂的概念,目前较流行的有 两大派别:一是主观派,认为民族是一种建构的东西,而不是先天就有的。这一派别的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著名学者本迪尼克特·安德森。他曾出版过一本名为《想像的社群》 (Imaged Community)的著作,其中对印度尼西亚的不同民族、种群等进行了研究。而另 一派认为民族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是人为的。这方面的著作非常多。而我是在中性的 意义上使用民族一词的。前几年,我曾发表过一篇讨论民族概念的论文,叫做《民族、 族群与种族》(参见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我认为在认识民族的概念时,要把民族与族群以及种族区分开来。
现在转到民族主义的概念方面。我们既要把民族主义理解为意识形态,又要理解为一 种社会运动,即民族主义既是观念方面的,又是实践方面的。现在关于民族主义的概念 十分混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民族主义概念。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人往往只强调民族主义 的不同方面,造成以偏概全的弊病。在意识形态方面,民族主义意味着确认一种行为体 (即民族)并且代表这个民族追求一定的政治与文化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民族自决) 。值得指出的是,民族主义只是一个关于民族及其国家的总体概念(也就是我们平时讲 的民族国家观念)。其他表达民族主义含义的概念很多(但并不一定以民族主义为名称) ,包括比较激进与极端的领土收复主义、独立以及分离主义。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也是 民族主义。比较温和的其他形式的民族主义往往要求更大程度上的自治或者自主性、反 对外来移民、反对自由贸易等。可以说,民族主义的形式不一而足。还需要说明的是, 民族主义不仅是历史问题,属于过去,而且也是现实问题,甚至是未来问题。民族主义 并没有过时。许多人甚至把民族主义当作是国家与国际社会存在的道德基础。民族主义 并不像不少理性主义学者假定的那样简单,因为不喜欢民族主义而简单地否定民族主义 不是正确的学术态度。民族主义不能简单地被视作一种非理性的意识形态或者情绪,而 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包括社会心理)与国际关系现象。现在许多国家的 民族主义在抬头。在有的国家,比如日本,一些政治势力与社会集团甚至把民族主义当 作日本走出经济、政治与社会危机的惟一出路。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持有典型 的民族主义立场。他把全球化看作是美国化,认为日本在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中遭到掠 夺,日本也受到所谓“中国威胁”,所以,日本要既反对美国,又反对中国,以实现重 建。
▲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又产生了怎样的意义呢?
●这涉及到民族主义的传播问题。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西欧),其最典型的表现可以 在法国大革命中找到。到19世纪,民族主义在欧洲达到高潮。在这个大陆,人们普遍接 受了民族是人们之间关系的自然纽带、世界上的人们分为不同的民族、而民族应该是国 家的基础这样一些基本观念。这里要注意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民族主义时代 获得重大改造或者转型:国家要取得合法性,它就必定是而且只能是所谓“民族国家” ,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叫做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简称“国际关系”(在英文中是int ernational relations)。
民族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发展与达到高潮,实际上只是世界进一步大变化的序幕而已 ,为以后欧洲与世界的更深刻变化埋下了种子。民族主义的观念首先在欧洲以及美洲普 及。欧洲人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的人民使用民族主义来反对其殖民地母国的统治。一些 欧洲边缘的受压迫民族,如爱尔兰以及东南欧的各族人民普遍接受了民族主义信条。而 这是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民族自决浪潮的前奏。在欧洲 人以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方式到达与影响的地区,非欧洲的知识分子及其他人士觉得 这个欧洲观念对于他们反抗欧洲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统治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结果 ,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就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特别是,在一些历史比较 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主义被看成是让这些古老民族焕发新生的首要意识形态。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主义属于典型的反抗政治或者抵制政治,它是反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 的世界体系的。历史地看,民族主义确实是反抗欧洲控制与争取民族解放的武器。
▲“民族”概念是何时传入中国的?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含义?
●“民族”这个概念并不是中国文化中原来就有的,与大多数非西方民族一样,中国 的民族概念或者民族观念是随着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把中国卷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以后从西欧引进的。具体而言,“民族”一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成为中国人使用的 一个术语。特别是在中国危亡的关键时刻,它起到了唤起全民觉悟的巨大历史作用,如 《义勇军进行曲》所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中国,由于历史上 民族与中国不可分割,中华是中国的同义词,而这正好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与国家相一 致的原则相对应,于是中华民族就成了中国民族的代名词。它最初指占据人口和文化优 势的汉族,到辛亥革命时指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并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样一个概念当然 不是一个简单的民族概念,而是一个“复合民族”概念,这一民族包含多个族群。客观 上存在支持这一概念成立的诸种因素:一是中国有一个主体族群——汉族和一种起主导 作用的语言——汉语;二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各族群共同缔造的结果;三是由市 场关系导致的自然的经济联系和汉族主体文化的影响使各族群一体化;四是共同的价值 观念,特别是一系列的普世性价值观凝聚了中华民族。从古老的《易经》和儒家学说到 “天下为公,五族共和”,从秦始皇统一到奉行各民族平等的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特别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抗击西方和日本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侵略 和奴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与国际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爱国主义,这给中国的民族主义 注入了强大的普世性因素。
▲民族主义的概念如此复杂,如果要给它一个最简要的概括,您认为应该是什么?
●给民族主义一个简要的概括,那就是与“他们”相对立、相区别的“我们”意识与 “我们”行动,一种以民族及其国家为中心的政治集体主义。“我们—他们”确实是一 个理解民族主义的简单公式。那些不断地强调诸如“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等的言论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个与古老的爱国主义密切相关的概 念。在民族主义时代,爱国主义也被改造与转换为民族的语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时 要爱的“国家”已经不是封建国家或者王权,而是“民族国家”,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合二为一了。
民族主义是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意识形态与社会运动。与人们一次次的预期相反,民 族主义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冲击而继续存在与发展。回顾历史,从19世纪以来,民族 主义目睹了其他意识形态的兴衰,而它历经曲折却掀起一次次新浪潮。连社会主义革命 都没有弱化民族主义,前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冷 战结构虽然一度压抑了民族主义,但冷战一结束,民族主义就又奔腾而出;世界范围的 经济相互依存也没有消灭民族主义,除欧洲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旧的民族主义如 法兰西民族主义、德意志民族主义渐趋式微,而一种放大的“欧洲民族主义”正在出现 ),全球化反而在加强民族主义。
关于当代民族主义
▲冷战终结以后,在国际格局的变动和重组过程中,民族主义几乎填补了所有因意识 形态裂变而形成的价值真空,成为许多国家处理内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说在一个多 世纪以来的历史演进中,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主要是依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两大意识形态,间接发挥自己对世界格局的巨大冲击和重构作用的话,那么随着两 大意识形态的权威不断遭受冷战的磨损,民族主义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便凸显出来了。 鉴于民族主义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影响,人们不禁要追寻其产生的根源。在这方面,各种 看法也不尽相同。我想,当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决非偶然,是现实原因和历史根源、外部 环境和内部原由等各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的合力结果。您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哪些 ?
●当代民族主义是指冷战后重新复兴的民族主义。现在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不 太一致。我的看法是,冷战结束后,原先被两极格局所压抑的诸多民族问题重新浮出了 水面,导致民族主义的复兴。正如“恐怖主义”一样。自“9·11事件”以来,恐怖主 义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而把其他一些问题忽视了。我觉得,也许有一天,直到恐 怖主义问题告以段落之后,其他世界问题才会重新显得重要。其实,民族主义是一直存 在的,只是在冷战时期被高度对立的世界性意识形态(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所掩 盖而已。当代民族主义实际上是历史上的民族主义的继续。所以20世纪最后十年也就是 苏东剧变以后兴起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是历史的继续。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我觉得主要 有两点:一是其本身的历史继承性,即上面所谈到的,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一直很顽 固,并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另一个因素当然就是全球化的加速。冷战结束以后,由于 东欧、前苏联国家以及中国在经济上进一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加上以信息技术等为代 表的科学技术发展,使得全球化进程加速了。导致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更加频 繁,必然带来许多新的冲突和摩擦(不一定仅仅是国际的,而是超越了传统的国家界线) 。所以在全球化的同时,民族主义的东西就发展起来了,即全球化的加速导致民族主义 的剧烈。
▲应该说,当代民族主义正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发挥着其不可低估的作用。正是在这不 同的形态中,它表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有人总结它具有国际性、宗教性、分裂性、复 杂性、多样性等等。我觉得就像您刚才说的那样,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 过程。所以民族问题首先是一个历史问题,即具有历史性;而目前民族问题与宗教因素 、领土争端等问题相互交错,从而又具有复杂性。
●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问题突出地显现出来,但情况很复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逆向的“反民族主义”,特别表现为分裂性的伸张族群特征的部落主义;二是联 合各民族国家为一体的放大性质的民族主义,具体表现为世界性的区域民族国家整合或 者一体化。前者导致民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危机,结果是一系列民族国家解体或 者进入解体、重组的进程;后者则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取得新的生存和发展形式和途径。
▲当代民族主义对国际政治有哪些影响?
●过去在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内是不涉及民族主义的,因为国际政治学(internatio nal politics)认为民族主义不是international的,而是domestic的,是属于国内政治 、经济、文化等的东西。在国与国之间,民族主义被认为是当然的,并不是一个显著的 问题。国家利益就代表了民族利益。但实际上,国家利益是被民族化的,国家利益的合 法性在于它是民族利益。不代表民族利益的国家利益往往缺少国内合法性。所以,民族 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曾经是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 个原因就是国际政治学的传统主流是现实主义(无论新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与国家都 是一样的,是“同质的”。这种现实主义主导国际关系理论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 。它的逐渐失势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并且涉及到国际关系史上的许多争论,如现实 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等。而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认为国与国之间实际上是不 一样的,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个体,各有各的独特性,研究国际关系的时候不能把它们 都看成是同质的。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各有千秋,所以不能太抽象。许多复杂的问题一 假定性地简单化,肯定就要出问题。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民族主义。每个国家的民族主义 都是不同的,都是各具特色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容易把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和对民 族主义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了。目前,国际关系学者研究民族主义问题,英国人可能是做 得最好的,其中詹姆斯·麦尔在1990年出版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社会》(牛津大学出版 社)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开创之作。后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学发现民 族主义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必须投入更大的力量 加以研究。
具体看来,民族主义是国际政治具有高度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国家越来越多,由原来 联合国创建时的51个发展到了现在的200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不断增生,变得庞 大起来,造成了世界局势(至少局部地区)的不稳定,国际与国内冲突增多。民族主义从 来都被认为是导致战争的原因之一。冷战结束后,随着各国政治的民主化趋势,民族主 义成为国内政治中的基本力量之一,各国在处理对外政策问题时都不得不考虑民族主义 因素。这也使得国际关系更多地受制于国内政治。
▲这对中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代民族主义对于多元族群的中国来说,影响不完全一致。族群性的民族主义当然 是一种瓦解、破坏中华民族及其国家统一的力量,而开放式的、追求现代化目标的民族 主义则是促进中华民族及其国家的一体化和增强凝聚力的东西。世界性的新地区主义潮 流,使一些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接近的民族国家加速了联合甚至一体化的步伐。在中 国内部,大陆、香港和澳门甚至台湾,实际上在经济上已经日趋一体化和接近,形成所 谓大中华经济区。因此,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面对着强大的挑战,另一 方面则出现了民族国家统一和强大的历史机遇。
▲具体来说,这些挑战与机遇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华民族理念和实践所面对的挑战可以归纳如下:(1)以族群性为核心的新民族主义 的巨大冲击;(2)事实上存在的国内各族群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与矛盾(有些是 一时难以克服的)。而面对的历史机遇可以归纳如下:(1)中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经 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世界发展趋势,将使得中国变得更加统一,而不是分裂;(2)中国 将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又加速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普世 性的东西,它们在中国的结合使得普世性而非民族或者族群个别性价值观进一步深入人 心;(3)“亚太经济中心”和“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时代,使得位于中国中西部的少数 民族必须依托大中国市场才能最终获得本族群的发展,分离主义不仅在政治上毫无前途 ,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具有可行性。
▲如何解决中国国内的民族问题?
●既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事实上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制度安排(指由于历史因素 导致统一的中国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 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超越国内各族群界限、走向真正的一体化、形成完全意义上的 中华民族是惟一的理性选择。惟此,中国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中 华民族才会在世界上有取得应有的地位。
现在的中国中央政府奉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政策。即使出现 严重的民族分离问题,中央政府也会倾其全力加以解决,而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 中华民族统一市场的发展,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的自然资源与沿海地区的发达工业是经 济上互补的关系,通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汉族地区的 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
▲目前学术界的另一热点话题是全球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全球性问 题,诸如南北关系、战争与和平、国际人权、生态环境保护、人口膨胀同资源短缺的矛 盾以及贩毒、爱滋病、国际恐怖主义等。这些问题也构成了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全球性 问题直接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也势必影响 到当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作用。
●我觉得,关于当代民族主义,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其中最重要、最值得关注 的就是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相互关系是极为矛盾的。共 同繁荣(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经济整合、移民、国际旅游、海外就业、全球性环境变 化、世界范围通讯的便捷化等等,肯定在弱化着人们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但与此同时 ,一些民族企业在外国投资者面前失去竞争力、大量外来人口使得原住民产生排外情绪 、全球竞争使得失业压力上升、人们对国际组织的不满、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如 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颠覆等)的担心、对跨国公司控制的单调消费的不满、对全球 性大媒体的舆论控制的不满、对民族化与地方化的向往与怀旧等等,似乎又在强化着人 们的民族主义意识。所以,我也常常在思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对全球化意味 着什么?全球化能“化”掉民族主义吗?民族主义是否在利用全球化加强自身?最近,我 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权力与财富——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 民出版社2002年版)。这本书就是专题探讨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的。以下我就 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点,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简单地说,民族主义意味着全 球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许多全球化论者认为,只要市场交易大量发生、资本与 货物大量流动、人民之间大量密集交往,民族主义就得到克服了。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 化的靠不住的假定。由于民族主义存在的顽强性与复杂性以及它的反抗与抵制,全球化 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艰难曲折的。如果我们把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当作是 第一次全球化的话,那么,那次全球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夭折了。两次世界大战之 间的间隙期大约20年(1919—1939),在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保护性 的经济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割,而不是继续全球化。这种状况当然要演变为更 大规模的世界战争,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化在20世纪后半期缓慢地再次起步, 但冷战使得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再加上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 裂,世界经济甚至是四分五裂的。冷战后期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全球化才真正开始,中 国、东欧、前苏联等国家纷纷以市场经济身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一直发展到今天。像 上次全球化受到新技术(电报、电话之类)的推动一样,新的全球化也受到信息技术革命 的极大推动。但是,这次全球化发生在冷战结束后的民族主义高潮中,自然要受民族主 义的影响。全球化要弱化国家的主权,但正是在冷战结束后,许多民族才获得国家地位 。世界上的国家现在增长到近200个,还有不少正接近于建立国家(如巴勒斯坦)。由于 这次全球化的片面性,基本上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对许多国家的民族利益构成一种侵害 。通过世界市场经济机制与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实行的全球化,好处之分配又极为不公 平,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自由资本运动导致发达国家的工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之间出现 矛盾。发达国家的工人开始反全球化,而这些国家的政治右翼力量则利用了生活在福利 国家的工人对全球化的恐惧。结果,像旧全球化一样,目前的全球化也是摇摇欲坠。跨 国恐怖主义对全球化的标志性建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毁灭性打击,更使新全球化 更进一步陷入低潮。
第二点,各种型号的民族主义都面对着全球化的挑战,都生活在全球化世界中,但它 们对全球化作出的反应,制定的全球化战略却有所不同。各国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对 全球化加以塑造,或者使自己在全球化中尽可能地处于有利地位。今天,对全球化的一 个基本的共同态度是,多数国家都把全球化既看成是机会,也意识到它带来的挑战。也 就是说,它们既积极评价全球化,参加全球化,而不是孤立于全球化之外,又担心全球 化对民族国家主权以及民族特性的侵犯。
这里想指出的最后一点是,民族主义正是在全球化中获得传播的。它越出欧洲普及到 全球,这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我把它叫做民族主义的全球化。在民族主义方面,它一 方面抵制全球化,一方面也在利用全球化;在全球化方面,一方面在弱化民族主义,另 一方面又在促进民族主义。这就是我对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关系的看法。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民族国家将无可奈何花落去。您对 此有什么看法?
●首先,可以说“民族国家终结论”敏锐而深刻地意识到了全球化力量对民族国家的 重大冲击,但是该论断认为民族国家作为人为建构的共同体已经在全球化下“虚化”了 ,却是不成立的。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原因。其次,“民族 国家终结论”主要是从西方发达世界(特别是20世纪的欧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是否 具有普遍性还是个疑问。说民族国家面临危机,其中根本原因是在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和 技术革命条件下,民族国家的政府不仅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有效地征税以维持民族国家的 高福利,而且享受民族国家一切好处的国民又成了增加经济成本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我 认为,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民族国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 ,不能低估民族国家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只看到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作用,而看不到民 族国家对全球化的反作用。全球化确实对民族国家构成了挑战,但还没有到使民族国家 消亡的地步。第三,即使西欧传统的民族国家架构逐渐失去意义,也不等于世界其他民 族国家都会出现相同的情况。第四,我们判断民族国家的功能和作用的趋向,不能仅以 民族国家是否还有能力制定独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还能对民族经济实施保护、设置 进出口壁垒等为标准。第五,当代全球化还有着脆弱性和泡沫性,民族国家在一定程度 上仍然能够成为国内社会与国际经济之间的重要调节器。所以,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与民 族主义对立起来,它们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全球化确实限制了民族国家的权力,但这 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将退出历史舞台,它仍然是最重要的全球政治经济行为体。至少在 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民族国家不会消亡。民族国家在世界变化面前还会不断地改 变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形式。但民族国家包办一切的时代已经结束,国家将与非国家的 各种力量如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 而我认为,所谓的“民族国家消亡”言之过早。
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
▲作为20世纪的两大主要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都对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就它们本身而言,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呢?有人 指出,从基本的价值观念上看,二战后的民族主义是从属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大 意识形态的亚意识形态,受两者的影响较大。但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民族主义影 响和争取的过程中,民族主义自身也日益复杂化了。它既可成为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的同盟军,也可成为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工具。尽管其中或 多或少地渗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各种矛盾,但独立于两者之外的民族意识、民族 情感却始终是第一位的。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民族主义已经从一种附属于资本主义的意 识形态演变为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意识形态了。
●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区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指欧洲、亚洲 、非洲、拉美这样的地区,不是国内意义上的地区)、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 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主义总的态度是批评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从阶级而不是民族 入手分析资本主义。这种批评的著名结论有许多,比如“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 态”、“工人无祖国”等。民族主义问题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并不占有显著地位 ,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当时,欧洲最重要的问题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 的矛盾。但是,19世纪后期的历史表明,马克思当时对民族主义作出的一系列判断未能 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当年《共产党宣言》中最重要的“工人无祖国 ”的结论,已经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证明是下得太早的结论。
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社会主义有时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一开始并不排斥民族主义,但是,到19世纪后期,由于民族主义在欧洲演变 为反动的帝国主义,所以,作为进步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就与民族主义划清 了界限,并强烈反对和批判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 反法西斯主义(一种号称为种族性民族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斗争中,社会主义的反民族主 义立场是鲜明的。但是,当民族主义在非西方世界出现、发展,并成为推动这些社会觉 醒与进步的基本力量后,社会主义对待民族主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多数第三世界国 家里,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是统一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支持了民族解放,也是非殖民化 后民族建设的主要发展模式。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时是天然的同盟军。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社会主义都是在民族国家框架下发展的,可以说,离开民族主义 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的。包括前苏联,到了其后期,也开始以所谓“苏联人民”为联盟 的国家基础。社会主义在寻找着民族主义的理由、根据。所以,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都 与民族主义有关系。中国的改革与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 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也就是把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结合起来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 也是如此,即使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没有超越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影响。
社会主义在苏联解体后处在困难时期。冷战后,全球经济与全球资本主义侵蚀着一切 民族国家的根基,包括文化与文明的民族特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又 一次找到了结合点,那就是在资本全球化的情况下求得生存与发展。社会主义与民族主 义的联盟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而深入下去。
▲民族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冲击集中表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上。尽管 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建立以后,的确为民族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以平等相助 、互利互惠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民族主义,但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也程度不同地出 现了忽视和歪曲民族主义的倾向和做法,极大地伤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感情,甚至 危及到社会主义自身的生存。苏联演变既是民族主义冲击的结果,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
●民族主义一直是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之下的一种力量。如前所述,东欧与苏联的 社会主义都与民族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在许多情况下,苏联领导人甚至想塑造一个“苏 联民族”,这与其他国家的民族建设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因为苏联领导人认识到,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统一的民族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联的社会主义本来也是与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除了苏联民族主义外,还存在着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与其他少数民族 的民族主义。苏联范围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俄罗斯民族主义与其他民族的民族主义之 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好将增加苏联国家的凝聚力,但事实上,苏联没有在处 理国内的民族主义问题上取得成功。一是苏联民族主义没有建立起来,这是民族塑造的 失败;二是俄罗斯民族主义与其他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没有建立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 ,它们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很多;三是在对外关系上苏联没有真正搞社会主义,而是搞民 族主义(以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方式),这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内各国逐渐离开苏联 的国际共产主义“中心”,刺激了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发展。20世纪50与60年代的匈牙 利事件与布拉格之春,其实都是东欧国家民族主义势力对苏联民族主义式的控制的反抗 。
苏联内外的民族主义没有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反而成为反对苏联以及否定 社会主义的力量。这当然与斯大林式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弊端有关。不管怎么说,在 前苏联,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在苏联存在的后 期成为了导致苏联解体的基本力量。在内部,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与其他民族的民族主义 发展得变本加厉,以至到了大家都不想要共同国家的地步。在外部,东欧的民族主义要 求摆脱苏联的控制。西方国家充分利用了苏联内部民族塑造的失败与各地民族主义之间 的矛盾,以及东欧国家对苏联的强大离心倾向。现在有的学者不认为民族主义问题是苏 联解体的原因,我倒要问,既然是一个国家解体,怎么就没有民族主义的原因呢?这是 最基本不过的民族主义问题了。苏联解体的原因应既是社会主义研究,也是民族主义研 究的一个课题。
▲确实,从一定程度上看,是民族主义使苏联的社会主义走向了解体。这是苏联解体 给予我们的一个教训。而从二者关系的角度来讲,这也是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矛盾的 地方。而回顾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二者有时又是相互 促进的。
●对,是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一面。如上所说,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有时是兼容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体现了这一点。
▲当代民族主义无疑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挑战,那中国究竟该如何应对民族主义的这一 次浪潮呢?
●中国作为现存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由多样性的族群构成的国家,对内与 对外都存在着民族主义问题。在中国,民族主义对社会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社会主义 对民族主义又有怎样的含义?这些都是尚未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涉及到中国 的前途,也涉及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命运。三言两语回答不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 个涉及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这里我只是提出这一重大问题, 也许广大读者会有更好的答案!
标签:国际关系论文; 民族主义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全球化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民族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政治论文; 民族社会主义论文; 欧洲历史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政治社会学论文; 中华民族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