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之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崔佳宁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 文化移情能力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保证,能培养交际者自身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文化移情能力则可以促进其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提高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移情能力,对其适应海外教学环境、更好地进行文化教学、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文化移情能力;对外汉语教师
一、引言
作为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情景始终存在于教学的始终,若不能处理好跨文化交际问题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教学现状。文化敏感度与文化移情能力则显得举足轻重并日益重要,特别是在人类交流日益密切地球村已经建立的今天,能形成尊重理解包容各种文化的能力已渐渐成为每一位世界新青年的基本素养,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达成交际目标,文化移情能力不可或缺。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专业化的程度日益增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操守、职业品德的要求也普遍提高。因此,在当今社会培养从业人员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大力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当代职业者。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在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职业道德教育。只不过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多的侧重技能与创新,职业道德教育侧重职业的操守。两者的融合是培养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现代化职业者的必然要求。
二、文化移情理论概述
所谓文化移情,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
三、文化移情所遵循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文化移情的适度性原则是由文化的特点与跨文化交际的性质所决定的。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虽然具有民族性、动态性等特点,但在起源与总体特点及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同样,跨文化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与实践,文化的多样性是其交际的基础,寻找文化甚至人类的共同特征与同一性则是跨文化交际顺利开展的目的与归宿。若在跨文化交际中过度移情或移情不及都会使跨文化交际出现失衡,当偏向他者文化或对自身文化认同度降低时,跨文化交际则无法顺利成功地开展。不管是他者文化还是自身文化,两者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存在即合理,盲目质疑或者隐藏对其的认同感与自信感则无法达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二)时代性原则
文化具有动态性,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有不同的特点与特殊的内涵。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尊重彼此历史与现实是文化移情的前提。充分了解历史与当前国际形势,不偏激不妄论不指责不蔑视是文化移情的基本素养。不同时代中的不同文化会不断发展变化,过去不代表现在,现在也不意味着背叛过去。文化移情只有坚持时代性原则,交际双方才能从根本上放开眼界,开阔视野实现真诚有效地交际。
(三)渐进性原则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影视技术的进步,现阶段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这些影视作品取材于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的典型事件,观看这些影视作品可以使学习者拥有第三者的角度,从中运用理论分析解读这些作品,从而升华理论进而认识与了解每个交际的鲜活个体。理论知识与影视作品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汉语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只有具备了文化敏感性,对不同文化与价值观有真实全方位的了解以后才能认识到世界之大,从而形成开阔的视角,逐步树立宽容开放积极的文化价值观。
对外汉语教师作为频繁进行跨文化交际群体中的重要职业之一,从这个专业成立之初就将跨文化交际理论作为本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的课程之一。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移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体会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每一个个体与每一种存在的文化主体,以开阔的视野平等的观点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与对外交流沟通的必备素养。尤其在海外汉语教学中,每一个汉语教师都必须尊重并接受他国文化,这样才能适应他国生活模式,了解他国历史与现在,从而更好地顺利地开展汉语教学。无论是在学生阶段还是教学阶段,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对每一个汉语教师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四、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是目前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居于癌症死因之首,且其发病率、死亡率的增长也最快[1] ,据相关报道显示,在2015年,我国即有新发肺癌患者约73.33万,而死亡病例达61.02万[2] 。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胸痛、气短、胸闷、咳血等,尤以咳嗽最为常见,西医治疗肺癌咳嗽以镇咳药、祛痰药为主,但临床效果欠理想,中医药治疗肺癌咳嗽优势明显。现将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肺癌咳嗽的经验报道如下。
(一)学习理论知识,观看影视资料,培养文化敏感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任何一种技能的习得与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跨文化交际及文化移情理论现今已变得丰富多彩,理论基础也深厚扎实,胡文仲、吴为善、贾玉新、高永晨等学者教授丰富了理论体系。通过对这些学者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增加知识储备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结合当代国际形势,不断增加新的知识储备,接触新的价值观念与不同的看法甚至思维模式,从而具备全面深刻独到的眼光与视角。
文化移情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他国文化实现从了解到尊重再到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绕开其中任何一个步骤直接实现文化移情的目标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要想成功实现文化移情,必须对他国文化有深入而细致的了解,尊重每一个交际个体的特殊性,不用传统观点与理论去评价与判断每一个个体,只有在不断了解他国文化与交际个体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文化移情,这样才能从根本与深刻的角度实现更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二)积极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丰富交际经验
我们常说中国人好客;美国人富有、慷慨;黑人擅长音乐、舞蹈和体育运动;犹太人富有、聪明;德国人呆板僵硬;日本人雄心勃勃;爱尔兰人酗酒;非洲人懒惰、随遇而安。这些都属于过于一般化、简单化的定势范畴。它们之中有的真实,有的可能谬误,有的部分真实。定势把人们对人类的活动或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认识,只局限在一个或两个维面上,并把其受到局限的认识当作人类活动的全部。因而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也严重地阻碍着文化移情。
所有蚂蚁均从起始点出发,依据状态转移策略在第一列的可选节点中选择转移节点,选择完毕后对信息素进行更新,重复直至到达最后一列完成解的构建。在解构建过程中,若出现某一列可使用车组集为空的情况,即对当前解舍弃,返回第一列重新解的构建。解构建完毕后为所有经过节点的集合vij,解析后得到车组号与列车车次的对应关系。
(三)尊重每个个体,注重文化对比与案例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文化移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是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经常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才能加深对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多样性的事实的理解,克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才能有效地进行换位思维,从而深入到交际客体的心扉,对客体的目的、需求和价值观有更加敏锐的察觉,使自己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能被对方愉快地接受,消除偏见和思维定势等妨碍双向沟通的不正常心理,使跨文化交际以主体与客体友好合作为基础,步入建立亲密无间的良好关系的崭新阶段。
在实际交往与跨文化交际中,任何一个交际主体都是一个值得尊重与真诚了解的主体,他们虽然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观念,但首先他们是不一样的个体,其次才属于某个文化群体。所以,充分尊重每个独立的个体是实现文化移情,最终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极其重要又需要时刻提醒汉语教师的一点。
注重文化对比与案例分析也是从实践总结中归纳理论知识,从而丰富自身跨文化交际经验,积极进行文化移情,提高汉语教师对世界文化的认识与交际个体的认识。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文化对比与案例分析都能帮助汉语教师树立更全面更理智的世界观与文化价值观,尊重每个个体,最终实现文化移情。
11.20%EGR率时文丘里管流动状态见图5,由图5可知,管内气体流动趋势与5.80%EGR率时流动基本保持一致,高压空气由文丘里管进口流入到喉口时,流速慢慢加大,压力均匀下降,从开始的0.131 MPa降至0.118 8 MPa,降低了0.012 2 MPa。而后流向扩压段,压力慢慢增大,流速对应也有所降低。因为废气与进气的混合,造成喉口出口和扩压段部位生成部分低压区,使得气流的融合不相同,但是在扩压段尾部气体压力又上升至0.012 2 MPa。
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不断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的学习,持续关注当代国际形势,对他国文化及风俗保持好奇并尊重他国文化历史传统,在面对每个个体时要尊重其独特性,尽量不以刻板印象衡量对方并简单粗暴的决定与之相互交流的模式。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但贯穿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时间上的持续性与空间上的跨越性都影响着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但是尊重理解是一切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尊重才有文化移情的开始,只有理解才有文化移情的进行。但是文化移情没有终点,对每个个体与他国文化的理解没有终点,同时,对本国文化本族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也没有终点。只有培养自身文化移情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对世界的认识才能更深刻更全面。
参考文献:
[1]立普斯.论移情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标签:跨文化交际论文; 文化移情能力论文; 对外汉语教师论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