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翠
肥城路兴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解释了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涵义,研究了配合比试验与设计的四个步骤的基本要点,详细的分析了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希望不断规范并完善公路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工作,进一步提升公路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实验与设计
引言
公路是我国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凝土施工又是施工的关键工序。现阶段,公路混凝土依然存在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格、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漏筋等质量通病,因此施工中应该严格把控各施工工序,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公路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的内涵
公路工程中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内涵为混凝土的组成配料:粗细骨料、水、水泥等的含量之比,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务必要综合考虑其各部分原材料的特性,同时还要考虑诸如公路的强度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经过严密的计算与实验室试配,进一步确定出满足公路工程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混合料的各组成部分原材料用量的比例。进而保障公路建成后具备达标的路用性能,减少其发生病害的几率,进一步降低公路返工返修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同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该满足公路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对于位于严寒条件的公路工程,为了保障公路结构的耐久性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着力于考虑“最大水胶比”,并尽可能的减少混合料中的水泥用量。
2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
2.1原材料质量不合格[1]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在选择材料时对于材料价格方面考虑较多,可能会选取一些性能较差但价格低廉的材料[2],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安全质量隐患。
2.2混凝土蜂窝
混凝土蜂窝是指混凝土局部酥散,石子较多但砂浆量却很少,导致石子间出现空隙,外观表现为类似于蜂窝的孔洞[3]。出现蜂窝的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导致混凝土不均匀;未振捣至密实状态;混凝土下料方式不正确,没有分层下料,或是下料前未设置导筒,导致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模板存在缝隙,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间距小,粗集料粒径过大,钢筋阻隔了粗集料的通过[4]。
2.3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砂浆量不足,导致表面粗糙不平整,出现小凹坑和麻点。出现混凝土麻面的原因有[5]: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模板部分位置漏刷,使得脱模时模板与混凝土发生粘连;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导致模板表面存在气泡;模板表面粗糙,或粘有杂质;模板拼装存在缝隙造成漏浆。
32配合比试验与设计的步骤分析
步骤一:计算初步配合比依据相关原始资料,在现阶段我国配合比设计方式的指导下,计算得出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步骤二:进一步提出基准配合比以步骤一中的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依据,利用实际施工将采用的原材料予以试拌,通过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的测量,明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结合测定出的性能进一步调整混凝土混合料中原材料的用量比例。步骤三:进一步确定试验室配合比在步骤二明确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水胶比,一般情况下设计三组适合公路工程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进一步通过试块来测定三组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强度,结合对比研究,以此来确定满足公路工程性能要求的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步骤四:最终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在步骤三中明确的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拌合用原材料的实际含水率,进一步换算得出最终的施工配合比。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3.1满足工作性要求
自密实混凝土的最大应用优势就是具备优良的工作性,正是基于这点优势,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应用价值,使其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因此,在对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设计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规范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如:流动性、稳定性、保水性、粘聚性等,使其能够与相应的设计标准相吻合,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满足强度要求
确保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达到最高标准,就要在对其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对混凝土的含砂率、水胶比、掺和料品种、掺和料数量以及外加剂掺量等进行精准的配置和控制,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设计目标。
3.3满足耐久性要求
据相关实践证明,影响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包括:胶结料、水灰比、含砂率等,若这些因素在配合比设计时配比不标准,则会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性能,使其出现快速收缩反应,导致混凝土表面常常会出现干裂纹。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来优化配置胶结料、水灰比、含砂率等组成原料,并严格控制减缩剂、粉煤灰及膨胀剂的用量,全面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
4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4.1全计算法
该配合比设计方法也可称之为定量设计法,主要是先将高性能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方式准确地推导出来,然后再利用该计算公式来确定骨料的用量,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发挥全计算法的优势,相关设计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计算步骤合理操作,不仅要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适配强度、水胶比、用水量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确定,还要规范化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砂率以及粗细骨料用量等,这样才能在节省施工成本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使其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最大的优势。
4.2固定砂石体积含量方法
该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大大提升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想进一步突显固定砂石体积含量方法的应用效用,相关设计人员也要严格遵守其具体应用要求和计算程序来进行操作。不仅要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的松堆体积标准来确定石子用量、砂浆含量、砂用量以及浆体含量,而且还要结合水胶比与胶凝材料中掺合料比例来准确计算自密实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胶凝材料总量。同时,还要将水泥用量和掺合料用量精准地计算出来,这样才能实现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目标,更好地为整体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公路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5.1钻芯法
钻芯法是利用专用钻,从混凝土中钻取芯样,以检测混凝土强度或观察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方法,是一种半破损的质量检测方法。钻芯法可以准确反映混凝土内部强度和内部结构情况,但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破损,若钻取位置不当,还可能会影响预埋管线的正常工作,而且钻芯后需要对孔洞进行回填。
5.2超声回弹综合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综合利用金属超声波和回弹仪,在构件一侧测量混凝土的回弹值和声时值,再利用公式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此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混凝土质量。
5.3回弹法
回弹法是一种间接测试方法,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的回弹值及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推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这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回弹法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因此是目前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本文也推荐使用此种方法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率最高的施工材料之一,其整体配置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不仅要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混凝土类型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配制质量,使其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最大的应用性能。
参考文献
[1]马金虎.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重点及难点[J].交通世界,2018(27):58-59.
[2]孙榜燕.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8(09):225-226.
[3]邹秋香.关于公路工程构造物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的探讨[J].珠江水运,2018(15):112-113.
[4]庞继军.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8(07):68-70.
[5]徐旭.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重点与难点[J].科技风,2018(20):107.
论文作者:邱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密实论文; 用量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性能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