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养成教育的培养论文_孙茂春

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养成教育的培养论文_孙茂春

南充市西河路小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教育对小学生的教育阶段的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是当前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而作为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德育教育的在小学教育阶段的效果与深入程度。而养成教育的实现不仅仅要求教师增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还要注意日常教学的有效进行。而小学体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游戏式”的教育管理制度让学生能主动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充分有效地利用小学体育的优势。同时,当前阶段小学体育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成为了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中开展养成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并以简单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养成教育 体育常规

小学体育是我国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关系到我国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健康活动理念。而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部分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效果。因此,本文对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养成教育相关内容以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做简单论述以供参考。

一、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分析

1.单纯,可塑性强。小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给了他们天真无邪的性格和天性。虽然心智等发育不成熟,但这也是其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易被引导和教育。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喜怒形于色的外部表现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小学体育给了学生巨大的吸引力,小学生对该课程有所期待。因此,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有效地设计,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喜爱和可体验的趣味性,避免在课程互动中让学生逐渐对课程失去兴趣。

2.竞争意识强,好胜心强。小学生乐观、积极、向上,大部分学生比较乐于表现,尤其在好胜心的作用下,让学生对活动中的排名或者奖励有所向往和期待。因此在考试以及比赛等活动中,每个人都想成为获得奖励的那个人、让老师夸奖的那个人。而部分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成绩或者表现不太理想,并且这些同学往往也表现得与其他同学不同,显得更加地失落和悲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对失利的学生给予鼓励与帮助;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与发展,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分析

1.观点过于传统陈旧。传统教育理念给我国的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例如我国的教育理念中的“智育、分数、升学”。这些陈旧的观点严重阻碍我国小学养成教育的发展,给我国教学管理的发展也同样造成了巨大困惑。

2.管理体系陈旧且不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仍旧在路上,许多内容和覆盖方面不够细致和完善。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小学院校,尤其是部分乡镇的小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小学体育教师以及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以及配套设施等内容不健全。其教育部分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的定义模糊,对考核以及德育教育的意义等内容认识不足,难以形成有益于小学生发展的课程管理体系。而这种放养式管理更是严重地缺乏科学系统地指导,从而使得养成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下难以实现与发展。

3.理论以及示范课程过多,学生本身缺乏训练。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给学生示范的方式进行讲解。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作和要领;但大多数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用了太多的时间,甚至示范的时间超过了学生自行练习的时间。小学生的好奇心重,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而跟着模仿,其学习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因此教师示范的时间要控制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中给予教导,及时对错误的动作给予规范,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关于养成教育的几点建议

1.做好准备工作。正所谓,磨刀不如砍柴工。小学生所处于特殊年龄阶段,主动性较差,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逐步地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适当地帮助与引导,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前准备效果。

2.培养学生不断追求向上的精神。首先要对班级纪律进行整顿。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状况,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从而获得整体提升的效果。坚韧是优秀的体育精神,是不断进步的基础。要让学生不断地自我超越、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就要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促进学生培养抗压能力和坚韧、不怕吃苦、不惧艰难的个人性格。

3.做好基础课程工作。课堂传授仍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主要方式,小学生的听课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注意力易分散,易被外界环境打扰,难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物上很久。而体育课特殊的课程方式,让学生极易失去兴趣和注意力,这就会产生我们所说的体育课程变成自由课程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课程学习能力——听课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河春 狠抓小学体育常规,培养学生养成教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6)。

[2]毕贞山 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养成教育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7,(27)。

论文作者:孙茂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养成教育的培养论文_孙茂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