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控制简单的机器人自动车(论文文献综述)
王会芝[1](2022)在《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工业技术产业化发展日趋明显。我国传统的工业制造技术,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给工业制造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笔者以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概述了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概念,深入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和智能生产制造行业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证明:在智能制造业中应用工业机器人,能够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促进我国制造行业的升级。
帅石金,王志,马骁,徐宏明,何鑫,王建昕[2](2021)在《碳中和背景下内燃机低碳和零碳技术路径及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自2020年9月中国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2016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及采取碳中和政策和行动进入加速期。内燃机作为量大面广的道路、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国防装备主导动力,在近中期肩负节能减排重要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未来如何实现碳中和的巨大挑战和重要机遇。本文在分析欧、美、日、中等主要地区和国家碳中和政策和行动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内燃机近中期低碳和中远期零碳的两条技术路径及其可行性,以及内燃机使用生物质燃料、绿氢、绿氨和绿电合成液体燃料(e-fuel)等碳中和燃料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旨在为内燃机的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现有研究表明:内燃机作为一种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通过与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结合仍有较大的节能提升空间;内燃机相比氢燃料电池动力,产业链更完整,技术成熟度更高,成本更低,未来通过燃用碳中和燃料的新能源内燃机,仍可以在重型卡车、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大型动力装备以及混合动力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促进中国能源和交通领域早日实现碳中和。
樊思嘉[3](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孙磊[4](2021)在《《工作的未来》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人工智能革命。纵观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无一例外都给人类的工作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真正到来前,我们的工作生活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工作的未来》一书以部分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过程及实际应用为例,真实地讲述了人工智能带给我们工作生活上的变化。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文本选自小林雅一的《工作的未来》一书。笔者选取了该书的序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部分内容,该部分主要谈及了医疗AI、无人驾驶等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就业变化,内容真实贴近生活,对人们未来的就业具有指导意义。本报告分为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案例分析、结语五部分。本次实践报告在菲米尔目的论的指导下,基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围绕修辞方法的连贯性处理、括号内容的连贯性处理及长句、段落的重组及连贯性处理的三部分进行了具体案例分析和总结。具体如下:在修辞方法的处理上,笔者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采用归化等的翻译手法,努力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在括号内容的连贯性处理上,笔者就括号内文字的作用做了分析,将其分为解说性文字、补充性文字和供选性文字,再以目的语读者阅读的流畅性为中心,对括号进行了处理;在长句、段落的重组处理上,笔者结合中国读者的阅读喜好,对长句、段落进行了减译、分译,力求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刘伟岩[5](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侯凯文[6](2020)在《基于虚拟轨道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方法和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和渗透,自动驾驶车辆将在未来的智慧交通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自动驾驶车辆现阶段的技术瓶颈和单车智能存在的固有问题,其在道路交通网络中的运行安全性正引起广泛忧虑。为保障具有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交通环境的安全性,并实现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整体化精准化组织调度,本文在充分借鉴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轨道理论,为道路交通场景下规模化自动驾驶车辆的管控创造条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并对与自动驾驶管控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2)基于虚拟轨道理论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分析。分析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的局限性和弊端,解释虚拟轨道的产生背景。对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和虚拟轨道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了虚拟轨道的构建过程,并分析虚拟轨道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方法。(3)基于虚拟轨道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模型构建及算法设计。构建以自动车总运行时间成本最小为目标,引入虚拟轨道约束条件的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模型,在确保自动车安全行驶的基础下提高对规模化自动车的管控水平。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实现大规模条件下的模型求解,形成一整套虚拟轨道场景下的自动车管控理论与方法。(4)基于虚拟轨道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系统设计开发。以高速公路上的规模化自动驾驶车辆管控为需求切入点,以实现车辆时空分布展示、时空轨迹图优化、突发事故下自动调整等功能和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模型及算法为设计目标,采用C#编程开发了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车辆管控系统,实现本文研究成果的实践化应用。(5)案例研究。本文选取京津高速公路路段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所开发系统和SIMLite软件对京津高速公路路段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过程进行了求解和可视化展现,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管控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所开发系统的适用性。图43幅,表12个,参考文献83篇。
张渊博[7](2020)在《铁路自动摘钩机器人设计及车钩视觉检测》文中指出当前国内货运列车编组站主要采用人工作业方式实现驼峰摘钩,但是随着铁路货运的日益增长,人工摘钩的效率低、安全性差等缺点越发突出,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在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摘钩机器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添加计算机视觉模块实现摘钩机器人对车钩的识别分类问题,相较于传统车钩识别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低、识别准确率低、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车钩进行识别分类能够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对算法的一系列优化调试,在车钩识别分类的准确率、反应速度以及容错率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实用性。本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结构设计部分。根据驼峰摘钩站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轨道式摘钩机器人机械结构部分,该部分包括运动行走模块、车钩视觉检测、位姿调整模块和末端执行模块。该部分采用SolidWorks软件实体建模,然后导入ADAMS中通过添加相关约束和驱动条件进行运动学分析,特别是摘钩机械手模块的运动特性分析,得到关键研究部件的运动仿真结果并绘制运动特性曲线图,分析在摘钩过程中自动摘钩机器人的运动状态稳定性和摘钩机械手结构设计的可行性。车钩识别检测部分。首先介绍了当前应用广泛的几种目标检测算法,选取了其中的Faster R-CNN算法、YOLOV2作为实验基础,使用了当前广泛应用的开源程序库,对算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改进内容包括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anchor的个数进行了调整优化,找出适用于本次车钩识别的最优anchor个数以及目标框宽高维度;优化了损失函数,提高了算法模型在恶劣环境因素、不同光照条件下车钩识别能力;通过添加残差网络对算法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和优化,结合不同的卷积层特征以获得更好的车钩识别效果;最后对Faster R-CNN、YOLOV2以及改进YOLOV2算法在识别车钩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实时检测速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YOLOV2算法能够有效满足车钩识别和分类要求,并优于传统定位方法和其他目标检测算法。最后部分对本次课题学习研究过程中遇见的难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未来计算机视觉应用于车钩识别进行了展望。
周莎莎[8](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在《AI与日本的雇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的翻译文本是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岩本晃一研究员的着作《AI与日本的雇用》的第一章至第二章。该作品以AI与就业为主题,对于AI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会导致大量现有工作岗位的消失这一共识提出了不同见解。之所以选择翻译社会学作品,是因为笔者一直对社会学领域颇为关心,希望通过翻译此书对日本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结合翻译文本的特点以及实际翻译过程中的问题,选择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传入中国已有40余年,中国关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国内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进行译介、评析及理论对比的第一阶段、积极话语与消极话语并存的第二阶段,到对理论多为批评话语的第三阶段。目前除了仍对奈达理论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进行研究外,更多的学者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对其翻译理论进行批判。虽然功能对等理论存在不足之处,但它的核心概念“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同时翻译过程中需注意考虑读者的感受,在最大程度还原原文内容的同时,采用符合读者语言表达习惯的译文”,对于实际的翻译工作仍然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结合翻译文本的特点,以及回顾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认了功能对等理论对于本次汉译实践的适用性和指导性,于是选择将其作为指导理论展开分析。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译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防止误译的具体对策。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本次翻译文本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根据他在圣经翻译方面的经验提炼得来的,是现代西方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功能对等理论不拘泥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转而追求两种语言间的等效性,即译文与原文在词汇、语义、风格和文体上形成对等,而并非机械性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同时功能对等理论还强调重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读者是翻译的服务对象,译文的质量便取决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由此可见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之灵活,适用性之强。本次的翻译文本《AI与日本的雇用》是有关社会学的大众性科普书籍,其用词简洁通俗,且文章逻辑严谨。同时,该作品包含较多的专门用语和流行语,是翻译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结合翻译文本的这一特点,笔者初步确定了功能对等理论对于本次翻译报告的适用性和指导性。第二章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总结性地回顾了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词句和产生的误译问题,并试着从将它们分为单词和句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源头所在。通过对译文的再审视,笔者意识到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理解。第三章以及结论部分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尝试总结了避免误译的对策。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应重视原文和译文间语言信息的对等,而不是形式上的对等,翻译应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译者应反复阅读原文,充分理解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将其最大程度地呈现给读者;同时,翻译过程中需注意考虑读者的感受,在最大程度还原原文内容的同时,采用符合读者语言表达习惯的译文。作为一名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平时的语言知识积累和文化背景知识积累,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张娇[9](2020)在《《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日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2018年版《日本制造业白皮书》日中翻译实践而撰写的一篇实践报告。制造业被认为是立国之本,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日本制造业白皮书》是由日本经济产业省、厚生劳动省以及文部科学省三大部门共同撰写的日本制造业政府报告书。始于2002年,通常每年5、6月份发布。其内容详尽,时效性强,被视为了解日本制造业的最佳参考书。工业4.0研究院做为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独立研究机构,自2015年起每年都会翻译此书以向中国制造业提供及时的参考和借鉴。2018年6月,笔者作为该院翻译部的实习生参与了2018年版《日本制造业白皮书》的部分翻译工作。基于此次翻译实践,笔者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理论,围绕如何基于中文的表述习惯向中文读者提供准确且自然流畅的译文,从词汇、标题、以及句子三个层面,对翻译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关于词汇的翻译,笔者围绕头字语和汉字词汇,结合委托方的要求和中日文汉字的异同,就其翻译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总结。关于标题的翻译部分,笔者根据中文标题的表述特点,主要采用变换词性、分割成对偶句以及前置关键词的方式对原文标题的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关于句子的翻译,笔者基于原文句子的特点,主要围绕分译,倒译,变译这三种翻译方法进行了考察。
李文静[10](2020)在《「高く売る戦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大崎孝德先生的《「高く売る」戦略》一书中的序言和第7章为翻译材料。该材料中大崎先生注目于“高端商品”的前期开发阶段,探索其“考究”之根源,记录了多数日本企业如何回避低价竞争、确保适当的利益、强化国际竞争的一些问题,并且对企业的经营战略提出一些建议。关于本书,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特征:一、本书共有11章,每一章都分成若干部分进行举例阐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注定会遇到大量与品牌相关的词汇翻译。二、由于本书是经营类文章,专业词汇和外来语较多,因此也就加大了翻译难度。针对以上特征,笔者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列举了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且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全文共三章,第一章为翻译实践任务的描述;第二章为本文理论框架及案例分析;第三章为翻译实践总结。笔者通过对该材料的翻译,初步总结了经营类文章的词汇和句子特点,以及翻译此类文章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翻译难点,对翻译过程中所运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且结合笔者的译文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
二、一种控制简单的机器人自动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控制简单的机器人自动车(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制造机器人概述 |
2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
2.1 灵活度高 |
2.2 生产效率高 |
2.3 工业机器人的优势 |
3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
3.1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搬运 |
3.2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焊接 |
3.3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喷涂 |
3.4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装配 |
3.5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验收 |
4 提高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水平的措施 |
4.1 强化科技创新技术能力 |
4.2 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 |
5 结语 |
(2)碳中和背景下内燃机低碳和零碳技术路径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碳中和目标及技术路线 |
1.1 欧洲 |
1.2 美国 |
1.3 日本 |
1.4 中国 |
2 内燃机低碳和零碳技术路径分析 |
2.1 内燃机低碳技术分析 |
2.1.1 燃料低碳化 |
2.1.2 燃烧高效化 |
2.2 内燃机零碳燃料技术分析 |
2.2.1 生物质燃料制备及应用 |
2.2.2 氢燃料理化特性及制备 |
2.2.3 氨燃料理化特性及制备 |
2.2.4 电力合成液体燃料(e-fuel)制备及应用 |
2.3 内燃机实现零碳排放的可行性分析 |
3 氢、氨内燃机研究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
3.1 氢内燃机 |
3.2 氨内燃机 |
4 总结与展望 |
(3)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
一、工具、机械、机器 |
二、建造中的装置 |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
三、宗教的变革 |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
二、媒介材料:木材 |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
(一) 水车与风车 |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
二、代表性人物 |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一) 设计竞赛环节 |
(二) 公众辩论环节 |
(三) 施工指导环节 |
(四) 建造施工环节 |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
(一) 妆花 |
(二) 妆花织机 |
(三) 白局 |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工作的未来》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时代背景 |
1.2 翻译实践意义 |
1.3 翻译实践报告的整体结构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翻译文本作者简介及内容概述 |
2.2 翻译过程简介 |
2.2.1 初译 |
2.2.2 校对 |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文本分析与策略选择 |
3.1.1 文本类型 |
3.1.2 文本特点及翻译策略 |
3.2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修辞方法的连贯性处理 |
4.1.1 保持修辞方法 |
4.1.2 舍弃修辞方法 |
4.2 对括号内容的连贯性处理 |
4.2.1 解说性文字的连贯性处理 |
4.2.2 补充性文字的连贯性处理 |
4.2.3 供选性文字的连贯性处理 |
4.3 长句、段落的重组及连贯性处理 |
4.3.1 长句的拆分处理 |
4.3.2 段落的整合处理 |
第5章 结语 |
5.1 翻译实践总结 |
5.2 翻译实践的收获与心得 |
5.3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虚拟轨道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方法和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自动驾驶发展现状分析 |
1.2.1 国外自动驾驶发展现状分析 |
1.2.2 国内自动驾驶发展现状分析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车辆路径规划和调度 |
1.3.2 车辆编队、交通控制和动态交通分配仿真 |
1.3.3 车辆跟驰模型 |
1.3.4 车辆轨迹优化模型 |
1.3.5 列车运行图优化编制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基于虚拟轨道理论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分析 |
2.1 虚拟轨道产生背景 |
2.2 虚拟轨道理论阐述 |
2.2.1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
2.2.2 虚拟轨道理论 |
2.3 虚拟轨道构建过程 |
2.4 虚拟轨道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虚拟轨道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模型构建及算法设计 |
3.1 符号定义 |
3.2 模型构建思路 |
3.2.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3.2.2 虚拟轨道网络模型 |
3.2.3 三维时空状态网络模型 |
3.2.4 车辆驾驶行为建模 |
3.3 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模型构建 |
3.3.1 约束条件设定 |
3.3.2 目标函数确认 |
3.4 模型验证及算法设计 |
3.4.1 模型验证 |
3.4.2 算法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目标 |
4.1.1 系统需求分析 |
4.1.2 系统设计目标 |
4.2 自动驾驶车辆管控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
4.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3 系统界面设计 |
4.2.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 自动驾驶车辆管控系统实现 |
4.3.1 系统主界面实现 |
4.3.2 基础数据管理实现 |
4.3.3 管控功能实现 |
4.3.4 系统用户界面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 |
5.1 案例背景 |
5.2 虚拟轨道化处理 |
5.3 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方案制定 |
5.3.1 基础数据输入 |
5.3.2 管控结果分析与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系统部分C#代码 |
附录 B 部分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代码 |
附录 C 模型验证优化结果数据(部分) |
附录 D 案例研究优化管控结果数据(部分)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铁路自动摘钩机器人设计及车钩视觉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火车摘钩机器人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机器视觉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1.3.2 目标检测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自动摘钩机器人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1.1 货运列车车钩结构 |
2.1.2 车钩的连挂与解锁原理 |
2.2 火车摘钩机器人结构设计 |
2.2.1 车钩的连挂与解锁原理 |
2.2.2 自动摘钩机器人基本参数确定 |
2.2.3 自动摘钩机器人驱动器 |
2.2.4 自动摘钩机器人传动部件 |
2.2.5 自动摘钩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 |
2.3 自动摘钩机器人组成系统及工作原理 |
2.4 小结 |
第3章 自动摘钩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3.1 引言基于ADAMS的运动仿真分析 |
3.1.1 虚拟样机技术 |
3.1.2 自动摘钩机器人ADAMS运动仿真 |
3.2 ADAMS运动学仿真 |
3.2.1 建立三维模型 |
3.2.2 载荷对混合油承载能力的影响 |
3.2.3 添加约束 |
3.2.4 添加载荷驱动 |
3.2.5 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YOLO车钩识别算法 |
4.1 深度学习 |
4.2 车钩识别 |
4.3 基于深度学习车钩识别算法设计步骤 |
4.3.1 车钩图片数据集设计 |
4.3.2 数据预处理 |
4.3.3 车钩标注 |
4.3.4 ancher预设 |
4.4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4.4.1 基于VGG-16的Faster R-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4.4.2 基于Darknet-19的YOLO_v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4.4.3 增加残差模块后的改进YOLO_v2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4.5 损失函数 |
4.6 目标检测算法评价标准 |
4.7 小结 |
第5章 车钩识别实验 |
5.1 车钩识别实验平台搭建 |
5.2 目标检测算法评价标准 |
5.2.1 损失函数性能对比 |
5.2.2 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性能对比 |
5.2.3 实时检测速率FPS和P-R曲线 |
5.3 实验结果 |
5.3.1 算法鲁棒性测试 |
5.3.2 车钩手柄识别实验对比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功能对等理论在《AI与日本的雇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はじめに |
一、翻訳実践における理论的な枠组み |
1.1 机能的等価理论とは |
1.2 『AIと日本の雇用』の翻訳への适用性 |
二、『AIと日本の雇用』における翻訳実例の分析 |
2.1 语汇の翻訳 |
2.1.1 専门用语 |
2.1.2 同形语 |
2.2 センテンスの翻訳 |
2.2.1 受身文の翻訳 |
2.2.2 语顺の调整 |
三、『AIと日本の雇用』における误訳防止の対策 |
3.1 中日コントラストに関する研究の强化 |
3.2 异なる言语习惯への注意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 |
(9)《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日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はじめに |
1.1 翻訳実践の背景について |
1.2 翻訳の内容について |
1.3 先行研究及び本研究の意义 |
第二章 翻訳実践の流れ |
2.1 准备段阶 |
2.1.1 スコポス理论 |
2.1.2 スコポスの确定 |
2.1.3 语汇リスト |
2.2 実施段阶 |
第三章 実例分析 |
3.1 语汇の翻訳について |
3.1.1 头字语について |
3.1.2 汉语について |
3.2 见出しの翻訳について |
3.2.1 品词の変换 |
3.2.2 対句への分割 |
3.2.3 キーワードの前置き |
3.3 文の翻訳について |
3.3.1 分訳 |
3.3.2 倒訳 |
3.3.3 変訳 |
第四章 终わりに |
谢辞 |
参考文献 |
付録 |
付録1 语汇リスト |
付録2 原文(図表抜き) |
付録3 訳文 |
修士课程在学中の研究成果 |
(10)「高く売る戦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译实践任务的描述 |
第一节 翻译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翻译材料简介 |
第三节 翻译过程描述 |
第二章 理论框架及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对等理论在本文中的具体案例分析 |
一、词汇对等 |
二、句法对等 |
三、篇章对等 |
四、文体对等 |
第三节 专业术语在本文中的翻译及案例分析 |
一、商品名 |
二、电子用语 |
三、汽车用语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经营类文章词汇和句子特点 |
第二节 翻译经营类文章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翻译经营类文章的难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 |
附录2 翻译时间计划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一种控制简单的机器人自动车(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 王会芝. 南方农机, 2022(02)
- [2]碳中和背景下内燃机低碳和零碳技术路径及关键技术[J]. 帅石金,王志,马骁,徐宏明,何鑫,王建昕.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21(04)
- [3]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4]《工作的未来》翻译实践报告[D]. 孙磊.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6]基于虚拟轨道的自动驾驶车辆管控方法和系统研究[D]. 侯凯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铁路自动摘钩机器人设计及车钩视觉检测[D]. 张渊博.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功能对等理论在《AI与日本的雇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 周莎莎. 南京大学, 2020(04)
- [9]《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日中翻译实践报告[D]. 张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高く売る戦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文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