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排水设计效果对建筑功能的发挥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升建筑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积极融入更加先进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提升设计效果,为后期施工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的条件的改善,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对于给排水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城市的高层民用建筑中,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更加关键,其不仅直接关系建筑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也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分析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民用建筑住宅给排水的问题
1.1给排水管道设计问题
管道设计是给排水的关键因素,但在很多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给排水管道设计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比如:排水管管径设计不合理,在排水时随着杂物的累积会发生堵塞现象,不但会影响正常排水,而且维修难度比较大。此外,在选择管材时,大多以廉价的塑料管为主,但并未做隔音设计处理,在排水时产生较大的噪声,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质量。
1.2消防用水问题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民用建筑逐步向高层发展,而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中,很多消防给水管道的压力值达不到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加之在布置室内消火栓箱时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严重影响了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
1.3水污染的问题
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比较容易发生的还有污染饮用水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生活用水的通气管、入水口以及检修口时,没有设置相应的防护设备,造成细小物体很容易就通过这些管道口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在设计选择的金属构件时没有考虑材料对饮用水会产生污染性和毒害。其他还包括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没有合理地设计排系统的净化设备,同样也会对居民用水造成不利的影响。
2民用建筑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
2.1给排水管道设计
给排水管道是提高给排水质量的基本保障,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给排水管道设计。在进行给排水管道设计必须结合实际环境,保障给排水设计符合现代建筑物的设计理念,提高给排水系统性能,能科学有效的进行给排水。在设计时,要仔细计算给排水管道的铺设距离,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厨房和卫生间之间的管线距离,这样不仅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还能节约资源。在进行进户管道设计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大直径的管道,而且要注意管道材料的选择,进户管道输送的水是和人直接接触的水,如果管道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给水质量,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在进行排水管道材料的选择方面,由于污水的腐蚀性比较强,因此,应尽可能选择塑料管材,从而避免出现腐蚀现象。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使用塑料管材时,会出现较大的噪声污染,基于此,在实际设计中,如果是运用的塑料材质,就要和建筑内部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能够降低噪声,提升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水平。
2.2消防给排水设计
(1)消防水箱设计。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在小区最高处进行消防水箱的设置。通常高位消防水箱是设置在最高建筑的屋顶处,但由于地形的影响,有些建筑最高的建筑屋顶可能并不是小区的最高处。如果没有设置在小区的最高处,如发生火灾,初期可以进行很好的控制,但后期进行有效的扑灭存在一定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进行消防水箱设置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人员要和建筑规划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在设计中做好测量规划工作,将小区的最高点作为计算依据,确保设置在小区的最高点。
(2)消火栓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采用的报警阀形式不同,又可分为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等。设计师要根据各建筑类型选择合适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喷水强度。目前除高层住宅外,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规范要求,对于湿式系统报警阀和预作用报警阀控制的喷头个数不宜超过800只,干式系统报警阀接出来的喷头不宜超过500只。对于每个报警阀组接出来的最高位置喷头与最低位置喷头的高度差,规范要求不宜大于50m,是从安全角度考虑、防止压差大、均衡流量的一种措施。
2.3地漏水封设计
地漏水封是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中之重,必须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根据民用建筑楼层高度,合理设置地漏水封的深度。通常情况下,水封深度不能低于50mm。在选择地漏种类和样式时,要尽量选择不易蒸发和不易破坏的地漏。通常情况下,地漏主要设置在厨房和卫生间等需要大量排水的区域,避免水封破坏,污染室内空气。在洗涤池处则要尽量设置地漏,避免水龙头损坏时淹没厨房。在地漏设计时要和防水层设计相互配合,避免破坏防水层,而发生渗漏问题。
2.4倒流防止器设计
在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生活给水引入管上及在生活饮用水系统上接至含有对健康有危害物质等有毒有害场所或设备时,设置倒流防止器,确保水管中水只能进行单向流动,避免发生倒流现象。此外,通过合理设置倒流防止器,还能防止污水进入供水环网中,从而避免供水系统发生污染。倒流防止器要设置在引入管道上,并确保安装水平性和平稳性。及时清除倒流防止器周围的杂物,确保安装的整洁性,并预留出充足的空间,以便后期维护检修。倒流防止器要和空气阻隔器以及排水器联合使用,特别是空气阻隔器要合理设置,其出口要接到排水管网中,并进入远离给排水系统的积水点。为便于后期维护检修,需要在空气阻隔器和排水器之间设置球阀,并确保球阀在给水管道运行时处于开启状态。
2.5雨水系统设计
在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雨水系统设计可以分开设计阳台雨水排水和屋面雨水排水,从而防止出现反水现象。如果是采用的组合设计,相关人员则要注意,在进行设计中,要将拐弯后的雨水管道型号加大,从而防止由于雨水斗的设计面积大于实际汇水面积,导致雨水管内形成压力流,产生阳台反水。需要注意的是,雨水排水管道材料一般选择塑料管、金属管和钢塑复合管等相对承压能力较强的管材,在室内雨水管道的选择上要严禁选用污废水系统的管道作用排水管道。此外,建筑屋面排水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如果雨水不能通过屋面的溢流系统排除,就会由重力流水转变为压力流,这对管道的承压能力是一个挑战,因此,最好选择承压能力较好的承压塑料管道和金属管作为屋面的雨水排水管道材料
3结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设计质量加强控制,能够使建筑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利于建筑的高效运行,因此,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强化设计,并通过严格的设计管理,使设计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来确保建筑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再者,给排水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需要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机电设备管道设计等相互配合,才能提升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J].刘剑.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
[2]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杨柄桥,黄金焕.建筑技术开发.2018(05).
[3]杨柄桥,黄金焕.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05).
论文作者:李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地漏论文; 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