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阿如娜,金 良,策苏荣,阿露斯
(内蒙古财经大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 蒙古国社会转型以来,大量牧民迁移到乌兰巴托市,给城市就业、居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以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文献收集法,对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的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居住情况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改进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活状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乌兰巴托市; 郊区移民; 生活状况
游牧是蒙古国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牧民主要从事游牧生活,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牧区从事畜牧业,城市居住人数少。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1992年2月将国名改为“蒙古国”,并且蒙古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蒙古国政府开始对土地、牲畜进行了私有化,同时实行人口流动自由化政策。在这种政策引导之下,失去大量牲畜的牧民迁移到乌兰巴托市,城市居住人口大量增加,从而乌兰巴托市人口占蒙古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6%。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这些移民自行在乌兰巴托市边缘地带圈地自建蒙古包和房屋居住。久而久之,在乌兰巴托市周围形成了一片由移民和当地居民混居的特殊区域。
一、研究区概况
乌兰巴托市是蒙古国的首都,位于蒙古国北部的中央省,四周被山区围绕,东西是广阔的草原。乌兰巴托市共分为9个市区,其总面积为4735.1平方公里,仅占蒙古国国土面积的3%。根据蒙古国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蒙古国国内迁移到乌兰巴托市的人口一直在增加(如图1)。2016年迁移到宋给纳海尔汗区的移民有6561人,占移民总数的26%,迁移到汗乌拉区的移民有2592人,占移民总数的10.3%。乌兰巴托市周边被山区包围,城市扩张极其困难,所以人口的增加给乌兰巴托市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乌兰巴托市郊区变得更加拥挤,继而郊区环境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城市公共设施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本研究重点选择宋给纳海尔汗区、汗乌拉区作为研究区,对移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共收集了有效问卷75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经济情况、移民情况、环境情况、政策情况和生活满意程度等6个部分。
图 1 2012-2016年乌兰巴托市人口 迁入迁出情况 (单位:人)
数据来源:蒙古国统计年鉴.
二、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活状况
(一)人口基本状况
此次调查的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男女比例较均衡。就年龄而言44岁以下的青年人占58%,45-59岁的中年人占2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5%,年轻人占比高。从家庭结构特点看,在受访的移民家庭中,家庭成员有4-6名的家庭占总调查家庭数量的64%,3名成员规模的家庭占23%,2名成员规模的家庭占8%,1人的家庭仅占5%,可以看出郊区移民的家庭结构较完整。并且每个家庭中劳动力数量为平均2人。在受访的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中,69%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是高中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很低,存在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
(二)收支情况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个体经营收入(40%)和企事业单位工资(39%),少部分来自畜牧业收入(12%)和养老金(9%)。从图2可以看出郊区移民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300元以上的占比例为31%,1280元-2300元的占比为33%,1280元以下的占比例为36%,中等收入水平所占比例较低,两极分化严重。郊区移民的家庭平均月支出很低,51%在1280元以下,2300元以上的仅有11%。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的收支情况表明他们的收入支出都普遍较低,只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小。
图 2 2018年郊区移民的家庭月收支情况(单位:元)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数据.
(三)居住环境情况
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居住地大多位于水、电、卫生设施供给不足,污染严重及过度拥挤的地区。在调查的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中,75%的移民反映他们生活的地方环境较差,有少数移民认为生活的地方环境情况较好。另外,53%的移民认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多,而产生这种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由于超载过牧产生的土地沙化、开采矿山带来的环境污染、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差以及政府环境保护政策不到位等。
郊区移民自身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注重对郊区移民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教育水平。首先,针对郊区移民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开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活动。其次,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来普及文化知识,进行文化宣传,以达到逐步提高文化素质的目的。最后,对郊区移民的子女上学提供便利,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代内发展和代际转移的双重作用,提升郊区移民的人力资本存量,扩大人力资本利用途径。
(四)就业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乌兰巴托市的公共交通面临着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老旧、交通堵塞、事故高发等问题,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制约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方面,该地区的卫生服务面临着费用总体上较高、医疗保险方案不完善、缺乏私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费用控制政策等问题。再者,乌兰巴托市郊区缺乏充足的电力和足够的供暖,冬天的时候该地区的人们还在严寒中饱受煎熬。
图 3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职业分布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数据.
(五)基础设施满意度情况
从住房条件来看,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买到舒适的住所,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一块地或者在亲戚朋友的院子里搭建蒙古包、房屋,以解决居住问题。除了住房,困扰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正常生活的因素比比皆是,比如饮用水、取暖、卫生设施、生活污水、垃圾无处排放等问题。2000年以后,蒙古国政府不再允许迁移过来的牧民随意搭建蒙古包或房屋居住。对于在乌兰巴托市附近占据了国家土地,并搭建了蒙古包或房屋来解决居住问题的郊区移民,不给予房屋产权和相应的社会保障服务。并规定2000年以后迁入乌兰巴托市的移民必须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土地。这台政策实施以后一部分没有经济实力的移民得不到土地和合适的住房,只能沦落到社会最底层。
班长、团支部书记是班干部队伍的核心和灵魂,然后由他们来确定其他班干部的职位。这种做法适用于总体素质较高的集体。我记得有一次我带的是学校里的一个重点班,确定了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接下来的选拔都交给他们来做,因为同班一个学年,彼此了解,就算不是同班,要知道隔壁班同学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易事。他们选出的班干部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职,这为当年正怀孕的我减轻了不少负担。
图 4郊区移民关于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情况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数据.
三、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水平不高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有效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求英语老师一起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措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切实有效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的趣味性,提升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效率。
在汾河流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5个定性指标和9个定量指标,其中定性指标包括政策法规、政府支持、宣传教育、公众参与、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定性指标量化方法如下:
(二)居住环境差
蒙古国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蒙古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蒙古国经济总量较小,财力有限,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即使是首都乌兰巴托市医疗水平也比较低,满足不了国民对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从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情况(图4)可知,移民对社会治安和医疗条件存在很大的意见。具体为对社会治安不安的移民占43%,对医疗条件不满的移民占46%,占被调查的郊区移民总数的比例较大。相反,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对教育条件很满意,占60%,对交通设施条件持一般或满意态度的比例较高。
(三)面临就业难问题
由于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计方式的变化,难免会遇到较为复杂的生活问题。从实地调研数据来看,牧民即使迁移到了乌兰巴托市却仍然面临着就业困难,享受不到跟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从原来的纯牧区的生活状态中彻底脱离出来,进入非牧业工作环境。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短期内,移民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都很可能使郊区移民对于新工作产生很大的排斥。第二、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缺乏专业的技能,只能参加一些对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来维持生活,得到的报酬较低,致使生活水平整体不高。第三、移民积极参加工作,但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这严重打压了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
(四)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畜牧业一直是牧民谋生的基本方式,移民之后,移民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选择从事除畜牧业以外的其他工作,以满足正常生活需要。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从事的职业以个体经营为主,比例高达37%;其次,为公务员,比例占29%,而从事如司机、电工、建筑工人、农民、裁缝、工程师等人数很少。
经济收入是满足家庭物质生活的决定性条件,较高的经济收入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移民的物质生活需要,降低移民的经济压力,而且能够满足移民的高层次需求,提升移民的生活水平。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在人力资本数量上虽然有一定的优势,劳动力数量较多。但由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在乌兰巴托市难以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机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也因此得不到提升。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的家庭平均月收入较低,且大部分用来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生存性消费比重较大。其中,生活支出占90%,生意支出占10%,生活支出里教育和医疗的支出占40%。较高的教育、医疗支出意味着郊区移民要维持基本生活,只能减少基本物质生活的支出。因此,大部分移民家庭的生活水平仍停留在温饱阶段,生活水平并不高。
四、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郊区移民的整体文化素养
在移民所拥有的消费品中,电冰箱(冰柜)、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大卡车和摩托车占多数,与乌兰巴托市原居民比移民中很少有电脑、移动网络、小轿车等奢侈品。
(二)改善居住环境
从居住条件方面来说,要着力解决移民的土地所有和使用问题,完善土地相关法律制度,给他们使用和经营土地的权力,这是他们的发展经济的基础。住房土地的解决可以使他们有固定的居住地,建立自己的房子。在组织开发郊区建设时,首先要解决的是供暖、饮水以及下水道等基础建设。还有公共设施、学校、医院等都应该一应俱全。从自然环境方面,要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保护环境,改善居住地的自然环境。首先从国家层面上,应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自然环境建设的需要,设立郊区移民专项基金或牧区移民扶贫补偿基金。国家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同时积极向社会广泛招商筹集资金;为保障移民的后续生活、生产,国家可向移民提供小额贷款,延长偿还期限,减轻移民生活负担。再者从郊区移民自身而言,可建立自然环境保护基金,广泛调动企业、个人等一切社会力量筹集自然环境建设资金。
(三)对郊区移民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培训
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郊区移民自身综合素质,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应当注重各方面的能力培训。这就要求蒙古国政府对郊区移民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首先应建立长期系统的培训机制,让郊区移民能够系统地掌握一些在新环境中能够应用到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其次,开展能够与郊区移民生产切实紧密联系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例如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民族传统手工艺、家电机械维修、机动车维修、物流运输等职业技能,让郊区移民通过培训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再次,做好培训与就业对接的人才市场流通机制,可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等方式,使培训牧民在完成就业指导后迅速进入市场,尽快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使郊区移民更快地了解城市并融入城市。
(四)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郊区移民生活水平
积极改善与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为提高郊区移民的生活水平创造条件。首先,政府应该着力培养公共交通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制定出符合国家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其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公路建设通过运输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开拓郊区移民与外界的交流。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通过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获得知识和信息,提高郊区移民接受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的能力。再次,解决郊区移民通电问题。一方面,为郊区移民从事个体经营发展生产提供能源保障。另一方面,为郊区移民使用电视、广播、电话、冰箱、电饭煲等家用电器提供条件,达到提高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活水平的目的。最后,完善文化、教育、科技和卫生条件,加强郊区移民社会保障建设。建立全面、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乌兰巴托市郊区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稳定。
在本节计算中,均取H=10 km,U=10 m/s;并均用格点数对垂直和水平坐标轴进行标注。其中,1个格距垂直方向为125 m,水平方向为500 m。本节中所取的a、b均为常数,且以H为单位。在本节的附图中图最下方的实线给出了地形相关函数f(x)的形状。
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是由钩虫入侵人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的肠道寄生虫性疾病,又称Griesinger综合征,1843年由意大利学者Dabin最初发现[1]。钩虫是一种圆虫,长约10 mm,有雌雄之别,成虫常隐匿于黏液或肠道黏膜皱褶中,其寄生部位多集中于十二指肠降段与球部,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偶伴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不适。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常规确诊主要依靠粪便涂片找虫卵检查,但由于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且检查阳性率相对较低,易漏诊。当今诊疗手段中,电子胃镜检查是其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毕吉雅.基于因子分析的乌兰巴托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
[2] 伊丽娜,石腾飞.蒙古国“牧民工”城市化及其问题——基于乌兰巴托“蒙古包区”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2):33-38.
[3] 阿诺.蒙古国首都农民工的就业情况[D].长春:吉林大学,2014.
[4] 龙卷风. 蒙古国基础设施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5] 昂哈图雅. 蒙古国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6] 达古拉,乌日陶克套胡.蒙古国牧户收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6):13-17.
[7] 奥云特格斯(DAVYDOV OYUNTUGS).近20年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的城市扩张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8] 肖坚,邹运明.新世纪以来农村居民收支与生活水平研究——基于江西省2000-2017年的数据[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0(3):55-61.
[9] 海涛.宁夏劳务移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8.
[10] 江昼.苏南乡镇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生活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昆山市张浦镇研究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8,(2):167-172.
[11] 崔秀萍,徐凯然.中蒙水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8,(2):21-28.
Study 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Migrants in the Suburb of Ulaanbaatar,Mongolia
Aruna, JIN Liang, CE Su-Rong, Alus
(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hhot 01007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ongolia, the mig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erdsmen to Ulaanbaatar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to urban employment, residence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This paper takes the suburban immigrants of Ulaanbaata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collects literature data, to study the basic situation including employment, living conditions and infrastructure of the suburban immigrants.Considering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for these suburban immigrants.
Key words: Ulaanbaatar; suburban immigrants; living conditions
[收稿日期] 2019-05-08
[基金项目] 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1304-3);国际合作项目(GJHZ201704)
[作者简介] 阿如娜(1994-),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通讯作者] 金良(1974-),女(蒙古族),内蒙古奈曼旗人,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871( 2019) 05-0033-04
[责任编辑]:张淑敏]
标签:乌兰巴托市论文; 郊区移民论文; 生活状况论文;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