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价值分析论文_王振中

(瑞安市人民医院营养科 浙江瑞安 3252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6)。两组都实行常规治疗,甲组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比乙组的41.6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症恢复时间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机体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早期肠内营养;血液淀粉酶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150-02

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使得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农药化肥等进入人们的机体当中,从而导致人们的脏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并由此增加了人们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1],我国胰腺炎的发病率在连年升高,本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以及病情凶险等特点,可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7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6例。甲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为26~59岁,平均(36.82±4.97)岁。乙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为25~60岁,平均(36.45±4.18)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和病情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患都接受常规治疗,内容有:胃肠减压,预防感染,抑酸抑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休克等。甲组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详细如下:入院第5d,于胃镜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然后再利用X线对营养管的位置进行明确。设计肠内营养支持制剂的输注时间在患者入院后的第7~10d开始,初始输注时采取持续重力滴注法,利用慢、稀以及少的方式对患者施以肠内营养支持制剂输注治疗,此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以及滴速。建议前3d内,于非稀释状态下控制滴速为60ml/h,从第4d开始,于非稀释状态下控制滴速为100~150ml/h,第10d调整为间歇重力滴注的方式。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中并发症(腹胀腹泻,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的发生者例数,并对各组的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症恢复时间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评价

表1显示,甲组的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症恢复时间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表(d)

3.讨论

目前,急性胰腺炎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其病理反应以血液淀粉酶增高、腹痛腹胀、腰肌紧张、肠鸣与恶心呕吐等为主症,部分伴胆道疾病[2]。本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比如:胰腺血液供应不足、胰腺堵塞和胰腺血管内压突然升高等。相关研究表明[3],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以及出血型这两种病理类型,当中,尤以水肿型最为常见,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并发症相对较少,且病情易于控制。而出血型也被称之为是坏死性,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并发症多以及病情严重等特点,极易引发休克的情况,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现阶段,常规治疗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有报道称[4],仅对患者施以常规治疗并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日恢复。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我国临床上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适合胃肠道有功能且安全的病患,例如:意识障碍亦或者是昏迷者,急性胰腺炎者,特别疾病者,短肠综合征者,吞咽与咀嚼困难者,消化道瘘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者,高代谢状态者,以及肠道炎性疾病者。但对于机械以及麻痹性肠梗阻、休克与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病患,则不适合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此研究中,甲组的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症恢复时间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运用,有助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的血液淀粉酶等指标,促进相关症状及体征缓解,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多项研究表明[5],通过对重症胰腺炎病患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取得比静脉营养更显著的成效,比如:能够维持患者肠道的正常运动功能,加快激素分泌以及门脉循环的速度;能够对有害代谢物和炎症损害机体组织进行有效的抑制;能够对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降低内毒素以及细菌异位情况的发生几率;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可促进急性炎性反应的快速缓解。

总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进行施治,可有效促进其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姚红兵,曾荣城,文明波,等.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4,(14):2231-2233.

[2]崔立红,王晓辉,彭丽华,等.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4):224-228.

[3]杜宗汉,王文强,陈龙,等.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3):168-170.

[4]陈亭,孙海岚,许红霞,等.膳食纤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47(5):675-677.

[5]方亮,陈颖,陈会,等.肠内营养混悬液(SP)早期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4):481-482,485.

论文作者:王振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价值分析论文_王振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