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道德标准还是求知标准
——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再议
吴易恒 (贵州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550025)
摘要: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命题常被理解为道德标准,但其中亦蕴含孔子对求知标准的设定。因此建立在古代训释和现代诠释的基础上,最终得到结论:“知之”与“不知”是相互联系、超越的认知过程,“是知也”中知如字义,而“知”理解为本性之体的妙用,在“知”与“不知”的相互超越的过程达到对无限、仁体、道的追求,故此命题应是孔子的求知标准。
关键词: 知之;不知;论语;求知标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论语》中的著名命题,常被用为一种道德标准,为“诚信”概念的延伸,如杨伯峻的解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但钱穆、李泽厚等人认为此命题涉及认识论的层面,故本文对此命题展开进一步阐释。
一、对原命题的反思
如将原命题定义为道德标准是否具有普遍性?按照杨伯峻的解释可将原命题理解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但关键在于如何确定“是”?即“知道”这个概念是难以被界定的。这由于“知”的载体是人,人对于自己是否知道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也就说人对于自己是否知道是模糊的。《集注》认为此命题的是告诫“强不知以为知”的子路,以显不自欺之义。但子路“强为知”的表现又有两种可能,一是子路执着地认为他“所不知”的是他“所知”的;二是子路无法分清何为知、何为不知,前一种可能可以延伸出原命题是一种道德标准,但按照后一种可能,对道德标准的单纯设定反而会造成道德实践中的矛盾出现,即不知何为“所知”与需要依“所知”而行的矛盾。因此把原命题单纯指向道德标准时,则有陷入主观臆断的危机。
那么原命题是否具有认知层面的意义?对原命题中的“不知”概念进行进一步分析,此“不”字显然是对“知”的否定,同时也是对“知”的否定的认识,恰恰说明了人的认知能力具有评判功能、分别功能。如果“不”字是对整个认知功能的否定,则应为不“知之”,即是完全否定,那么知作为一个过程,必有能知和所知,那么不“知之”便是仅能谈论自己能“知之”的(包括能知自己“知之”和能知自己“不知”),对于不能知的,则概不讨论,似乎是一种唯经验论,孔子显然有这种倾向,如:“未知生,焉知死”,即是超验之事持规避态度,但在孔子又说:“五十而知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显然孔子认为超验的“天命”与经验世界的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且人具有知天的能力,需对此“天命”进行体认。由此观之,原命题中具有涉及认知层面的可能。
卡尔曼滤波过程的迭代公式分别为状态矩阵的预测、协方差预测、滤波增益方程、状态矩阵更新方程以及协方差更新方程,如式(10)所示:
综上,单纯将原命题指向道德标准缺乏一定普遍性,但其中亦包含了认知层面的思想,故而对原命题以及其中“知”与“不知”的解释都是需进一步探讨的,为了避免独断论的倾向,下文从古代对原命题的诠释与现实对原命题的诠释入手,对其进行一定的总结。
二、对原命题的释义
(一)命题在古代的训释
易非躺在中铺,想象着这时节家乡的槐花该开花了吧,应该正是花香浓郁的时候,一阵风起,那洁白又轻盈的花瓣片刻就落了满头满脸。
知为“智”。总结下来“智”字训释中有两种解释,一智慧:此说依据《荀子•子道篇》:“知”或“不知”是“言之要”;“能”或“不能”是“行之至”,因此“言要”将为“知”;“行要”将为“仁”,所以此处应是“能”与“知”相对;“仁”与“智”相对,因此此处命题中“知”为“智”;《论语集释》另引《礼记•曲礼》中对于存疑的事不可成言进行论证,依《礼记》注与疏的解释,认为如将疑事成言则会伤害“己智”。因此“知”为“智”。二“本心智”:依黄干《论语注义问答通释》所论,此“知”是“心智之端”在是是非非上的功用,对是是非非的体认,即是非之心,孟子认为其是“四心”之一,因此此心智为本心所发,乃“心之虚明,是非昭著”。
“不知其仁,焉用佞?”
杨国荣则认为对“不知”这种状态的认识本就是一种知。他特别强调“知”和“不知”非对立,应是统一,因为对“不知”的认识,便为求知过程的开始,结合钱穆的思路可得一次第过程,即人必先有知,才知道有所不知,那么正是“知”自己“不知”,这才是真正求知的开始,故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即是求知的过程,钱穆更进一步谈此过程为“学日进,心日虚”,这是由于求知之后必然有所得,有一“知”后必又有一“无知”,因此这个求知的过程实际是知“无知”的过程;但反过来说,如认为自己有“知”必不会去“求知”,但显然认为自己的有“知”实际是混淆了知和不知,或是假认“不知”为知。
知为“志”。在《论语集释》中有此说的论证,首先在《群经平议》提出最后一个“知”应被读作志。在《礼记缁衣篇》中有论证:“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郑注说:“志,犹知也。”以此证明知与志意思应该相通,那孔子之义便是告诉子路何是“志之”。由此推出此命题便是对“志”的论证,且《荀子•子道篇》、《韩诗外传》都有“知”为“志”的论证。
(二)命题在现代的理解
综上所述,可得四点结论:1.原命题揭示了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或有限性。2.人无法对所知和所不知的事有清晰的认识,因此需对“知、不知、界限分辨明确。3.人有不知是由于其先有所知。4.人对知的真正认识是由无知开始,而无知贯穿于整个求知过程,故应是知“无知”的过程。
孔子的“是知也”注重突出对“知之”的超越,和对“不知”的认可,这种超越和认可是同时且连续进行的,但实际上这种认可也是需要超越的,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的仁学思想之中,他强调“不知仁”: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应用互联网实现财务风险管控,说明企业运行中将会建设更加合理完善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将会被行业中的其余企业研究,从而带动行业共同发展。
钱穆则首先提出人既然有所知,必然会有所不知,但所知和所不知的界限是难辨的,而知与不知即是孔子对于人类知道的能力的定义,这里有两个结论,第一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局限的,第二人并没有对所知与所不知之间有清晰的界定或判断。因此钱穆认为孔子此句“亦孔子教人求知一亲切之指示。”也就是在求知的过程中,需要分辨清楚什么是知、不知及界限。
其次钱穆此段对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有一讨论。认为人对于知和不知的认识是有顺序的,“人类必先有所知,乃始知其有不知”,人们常对“未知之”以“未知之者”进行定义,自以为达到对“未知之”的认知,这就是以“不知”为“知”。
综上所述,对命题“是知之”的结论可分为三种:1.道德标准;2.道德判断的能力;3.认知“道”的能力,其中后两种都是在认知层面来进行说明。
东晋儒学宗主地位的恢复,其实是政治上复兴、加强被三国名法政治所破坏的儒学官方意识形态;教育上以儒学教育立国。前者主要是将用来指导君臣政治与社会行为的儒家的政治社会理念,在经历汉末三国乱世后,重新变成了江左政权的大政方针与治国方略,只不过在一些具体策略与方法上,东晋官方哲学融入了玄学的某些因子,如君主无为等;后者则是在仍以儒家经传为传授科目的东晋官方教育中混入了玄学经注,如上文所列元帝初立时所置博士“《周易》王氏”,就应为王弼《周易注》。
作为道德标准的理解。此类大多与杨伯峻在《论语译注》所阐释的相似,故不详谈。
三、对命题的再解释
(一)知之与不知
从上述结论中可得,人之不知是因先有知,因此“知之”应是“不知”的前提,而唯有通过“不知”才能达到一个新“知”,此新知已与原来的“知之”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应就是同无限性距离的差别。每一次“不知”的过程都是对“知之”的否定,即是对现有认识的破除,并依此破除而去建立“新知”。从这个层面来说,“知之”与“不知”并不能单独看待,单独理解则会出现“知之”的主观化,应共同组成一个从有限性达到无限性的过程,即破执立新的过程。因此知之是为了对“无知”的认识,而“无知”则求新“知之”的开始,是不断求知的过程。
对于“知之”和“不知”是能知还是所知这一问题,张学贤按照句法结构来分析,认为此命题属于主宾同语,“前一个‘知之’‘不知’指客观事实,后一个‘知之’‘不知’指主观认识。”。对命题的解释应为所“知之”(主体)已知之,而所“不知”(主体)还不知(即知“不知”),不知则需求知,如此循环,则称为“知”,故此过程乃一动态的过程,追求认知“无限性”的过程。
(二)是知也与循环求知
“是知也”此句是对“知”“不知”过程的一个总结或结论,经过上述的论证,“知”“不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求知过程,“知之”和“不知”一直相互作用,追求着无限性。但对此结论还需依据古训来佐证,故依古训分别进行讨论。
按照上节对“知”、“不知”过程的论述,如将此过程的定义解释为“志”,即应这样向往之。虽大意解释上较通顺,但“志”字在《论语》中更是指一种倾向性,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但孔子认为“志”的倾向性更应向“仁”上用功“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因此应不是此字。
虽然“智”常会被简写为“知”,但在《论语》中字义为“知”和“智”的语句有一定差别。《论语》常有“知者”这一概念,此“知”认为是别人所具有的一种境界或能力,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对“知者”的能力或境界的描述则是“不惑”,按《说文解字》来看,“智,识词也”,而“知,词也”,因此智是能够识何谓“词”的能力,也就是对于“词”则有“不惑”的能力,故“知者”之“知”应为“智义”。而在“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中可以发现,孔子分君子有三道,其中一道即为“知者”,由上可知应为“智者”,而孔子所述的“道者三,我无能”则与原命题中的“知”、“不知”思维模式一致,即为知“道者三”,而知“无能”(无知),所蕴含义即是对此三道的认知的超越,不过并不是说“仁”、“知(智)”、“勇”三者是有限的,应是对其的认知和定义是有限的,也因此子贡认为孔子行为才是道。也就是说真正的道并非为有所谓标准的道,而唯有“无能之道”才是真道,故也只有建立在“无知”上的“知”才是真知,也就说对有限性的否定则是对其无限性的开启。
作为认知层面的理解。李泽厚引陈栎《四书发明》:“强不知以为知,非惟人不我告,己亦不复求知”展开论述,认为此句是在讨论求知的态度,即是“实用理性的落实”,便是承认人的有限性,唯有通过一定积累,才能由有限转向无限,“认同自己的有限性,才可能超脱;认识自己不知,才可以知”,即为个体自我的内在完善。
知为“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为:虽未尽知,亦未影响认知,如此为能知之理。由此朱熹认为“知”应是知道、认知之义。《四书发明》中认为学会求知才是“知之”之道,此与朱熹意同。《论语意原》认为此知非普通见闻之知,是对“道”认知。《四书反身录》则认为,子路未明之处便是只认识见闻之知,未识自性本有之知,此为“本性知”。
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子曰:“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叶晓晓还是不做声,涂当翻转身撑在地上,拿狗尾草扫着她的脸,叶晓晓忍着,还是不做声。涂当突然伸出手来挠她的咯吱窝,叶晓晓实在是忍不住了,伸出手反击,两人顿时扭打成一团。
根据ADF4350的时序图将写控制分为3个单元,如图7所示。首先对整个多模射频配置模块的时钟CLK_IN进行分频,作为整个模块的工作时钟以及芯片的写时钟SCLK,利用控制信号线Control从ROM中读取ADF4350的配置参数Data[31:0],然后将此参数缓存起来并进行并串转换,通过移位寄存器将32位配置数据串行输出到SDIO信号线上,同时拉低片选信号CS,完成ADF4350的FPGA配置功能。
但孔子又认为“仁”是可被知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因此所谓不知“仁”也就是对“知之”仁的否定,目的在于对真“仁”的确定(即无限性的达到)。因此“是知也”之“知”应是对“知之为知之”和“不知为不知”的总结,应将两个概念都包含在其中,此“知”包括了能知、所知,故此“知”应为无分别体;又含摄了“知之”、“不知”,故此“知”又为有分别用。因此将“知”理解为本性之体的妙用,呈现为“知”与“不知”的相互超越的过程。故而原命题实际体现了孔子对求知标准的设定。
一是进一步完善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标准体系。水规总院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着力开展了涉及资源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公共安全、政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防洪风险评价导则》等28项水利标准已经发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规范》《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已通过水利部审定。
孔子“知之为知之”的命题不仅是单纯的道德标准,更体现出一定的求知标准,在孔子看来真正的“知”需要在这种相互超越的过程中呈现,以此来保证“知”的准确性或真实性,避免了蒙蔽、独断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凤凰出版社,2004年.
[2]程树德.《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2012年.
[3]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年.
[4]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5]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6]杨国荣主编.《中国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7]张学贤.《论语导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作者简介:
吴易恒,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读研究生,专业:中国哲学,研究方向:儒家哲学、佛家哲学。
标签:知之论文; 不知论文; 论语论文; 求知标准论文;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