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信芳到计镇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信芳到计镇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已经从艺40个年头了,40年来,他在舞台上、银幕上、荧屏上塑造了数十个各具风采的艺术形象,大家称誉他为昆坛的第一老生,这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我以为,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昆剧表演艺术,而且对整个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计镇华是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我把计镇华与艺术大师周信芳相提并论,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从表层看:计镇华的扮相像周信芳,1957年计镇华第一次登台演出《出猎回猎》,沈传芷老师为他化妆,化好妆一看,脱口而出:“真有点像周信芳。”而计镇华的两位老师之一的郑传鉴先生曾有“昆曲麒麟童”的称号,因之计镇华吸取的乳汁中就有周信芳的基因。并且计镇华确实认真学习和借鉴过麒派的表演艺术。1984年10月至1985年1月, 他正式参加上海的麒派艺术进修班,与梁谷音成功地演出了麒派名剧《乌龙院》;他在昆剧表演中也借鉴吸收了周信芳的表演技巧,在《蔡文姬》中,曹操得知董祀定情后反躬身自省一场,就用了《追韩信》中以背脊颤动揭示内心活动的手法,把曹操的愧悔之情表演得淋漓尽致。
如果仅仅是表层的东西,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并不简单地把计镇华归到麒派中去,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计镇华在更深的层面上,与艺术大师周信芳具有相似、相通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艺术的创造精神、创作心理、创造方法以及所创造的艺术形态等方面,具有一脉相承的深层关系。
一、计镇华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是与周信芳一脉相承的。
周信芳是京剧界有名的革新家、创造家。他把京派、海派,新剧、旧剧熔于一炉,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麒派艺术。计镇华的创造意识也极其鲜明。我们知道,以前昆剧以生旦戏为主,老生行当在昆曲中不占重要地位。正因为这样,昆曲老生的表演相对来说比较弱一些,这给计镇华的艺术创造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这也为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造天地。他以自己艰苦的艺术实践,拓展了昆剧老生的艺术,使之在昆剧中居有重要的席位,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突破。
在创造艺术方面,周信芳的特点是广采博纳,熔冶一炉,他不仅吸取京剧老生“后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各家之长,而且吸收花脸、花旦的长处。还借鉴话剧、电影的手法。他背脊上做戏,《乌龙院》杀惜时的心理刻画等,就是从美国电影明星那里学来的。在这一点上,计镇华十分相似。他的两个老师郑传鉴工“末”,倪传钺工“外”,计镇华就努力吸收两位老师之长而集于一身。他也从电影、电视的表演中吸取营养,把戏曲韵律性的表演技巧与感情体验融合为一。他演的陆游就显得特别真实、自然、准确。
还有就是敢于创新,并且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周信芳当年用大嗓唱小生,甚至反串老旦,还以京剧演员身份主演话剧《雷雨》。而且他演戏时对人物刻意创造,勿使雷同。在剧目已经成名的情况下,还不断修改加工,使之成为精品。计镇华也是如此。在《钗头凤》一剧中,他前后串演了小生、老生、老外三个行当。他还参演了许多电影、电视片,甚至演过越剧小生,这都是敢于创造的范例。他创造角色有很高的追求。比如他演《蔡文姬》中的曹操,以前话剧舞台曾出现过刁光覃塑造的曹操形象,但计镇华有意不先观摩话剧的录像,而是要依靠自己的艺术灵性去揣摩角色,寻找第一感觉,从而刻意创造出独特的形象。排演《钗头凤》亦是如此,在此以前,他已经拍过电影《风流千古》,而且他所塑造的陆游形象已获好评,然而计镇华并不愿意沿袭电影中的陆游形象,而是决心抹掉《风流千古》那一个陆游的影子,根据昆剧本,塑造出“这一个”陆游。这种艺术创造的高标准的追求,正是他获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二、计镇华在艺术创造的形态和艺术创造的方法方面与周信芳也有一脉相承的地方。
计镇华与周信芳一样, 都是杰出的性格演员。 周信芳一生演过近600个剧目,塑造了徐策、宋江、宋士杰、张元秀、萧何、 萧恩等众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计镇华迄今为止,也演过上百个剧目,他所塑造的况钟、曹操、陆游、朱买臣、李甲、李龟年、马佩、赵明诚、洪常青等形象也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我国的戏曲艺术,写意性、虚拟性、程式性为其重要特点。但是,写意、虚拟、程式,它的基础还是生活的真实。如果把程式搞成程式化,那么很容易走上形式主义的歧途,优秀的戏曲艺术家都懂得并善于处理好行当与人物独特性格的关系,程式与生活的真实内涵的关系,写意与写实的关系。
计镇华在这方面与周信芳鲜明的相通之处就是十分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比如曹操这个角色,京剧中常以花脸行当应工,计镇华从分析曹操性格特点入手,采用以老生行当为基础,借鉴花脸、红生的表演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严刚毅的历史人物形象。他演的朱买臣性格也极其鲜明。这是个穷酸的书生,虽然落泊,仍胸怀大志。其妻崔氏耐不得清贫,对他毫不理解,在这样的处境下他被迫忍耐。计镇华通过语调、眼神等把这种内心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在《钗头凤》一剧中,计镇华串演了陆游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非常有层次地展现了陆游性格发展的心路历程。在《新蝴蝶梦》中,计镇华同时扮演庄周和楚王孙两个迥然不同的角色,一会儿老生,一会儿小生,演得面目各具,判若两人,充分显示了他性格演员的非凡功力和独特魅力。
计镇华在塑造艺术形象,体现舞台艺术形态时,与周信芳一样追求真实。他曾说过:“人物只有从内心体验出发,在‘真’字上下功夫,才能做到自然与准确。”我认为真实永远是艺术的生命。程式是一种概括与规范,只有把真实的生活内容和饱满的情感充实、注入到程式中去,程式才能在舞台上“活”起来。计镇华平时留心观察生活,体验各类人物的形貌心态,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表演。他演的朱买臣,不少动作、神态,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昆剧属于古典艺术形态,然而今天演出来又是给现代人看的。计镇华注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注重通俗化,雅俗共赏,因此,他演的昆剧容易为一般观众所接受。
在计镇华的表演艺术中,另一特点是充溢着饱满的激情,注重体验与表现的结合,这种表演方法与表演形态也是与周信芳一脉相承的。计镇华曾说过,“出情才能感人”,要“努力追求生活的真实感,真切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体验与表现结合,内部与外部结合的广阔天地探索”。我国的戏曲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技艺性,然而决不能丢掉“感染人”这样一个重要的艺术功能。计镇华演戏十分投入,讲究情感的震撼力和爆发力。他在塑造李世民与曹操这两个人物时,都是在体验特定人物在当时当地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寻求鲜明、生动、强烈的戏剧动作,使之“诚于中而形于外”,使人物成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动人心弦,撼人心旌的艺术效果。观众看他的戏,既得到观赏方面的艺术享受,又有情感上的感染与共鸣。《钗头凤》最后一场,陆游手捧钗盒,睹物思人,真的老泪纵横,这时人物与角色融合为一。这种注重内心体验和富于激情的表演,不仅深深地感染了观众,连同台的演员也被震慑与感染。这一方面梁谷音、张静娴等都有深切的体会。
然而,这种重视内心体验的表演又不同于斯坦尼式的话剧表演。因为这种内心体验是要通过昆剧特有的程式动作和演唱手法加以体现的。计镇华的表演是昆剧的表演,而决不是话剧的表演。
三、注重理论总结是计镇华与周信芳又一一脉相承之处。周信芳一生写过几十万字的理论文字,有《周信芳文集》、《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舞台艺术》等著作问世,他是戏曲艺术家中少见的理论家。计镇华也很重视理论总结,我读了纪念特刊中计镇华自己写的文章,我觉得条分缕析,极其精辟,很有理论色彩,这是十分可喜的。我认为,重视理论学习、理论研究,重视对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具有如虎添翼的作用。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从周信芳到计镇华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形的上升。
比较起来,周信芳的生活道路,艺术道路比较坎坷。他活了80岁,舞台生涯大概有63年,其中有50年是在解放以前。他一生有两次大不幸,一是15岁倒嗓,周信芳原来嗓子很宽很亮,但倒嗓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这对一个以演唱为主的京剧艺术家来说,是一大不幸。第二个大不幸是“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计镇华生活在新社会,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他的生存环境和创造环境比周信芳要好得多。他还有许多幸运的地方,1957年他第一次演出,恰逢毛泽东主席观看,这是巧事,也是幸事。他也倒过嗓,但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姚士达老师,经过科学的练声方法,不仅恢复而且嗓音愈见宽亮,这条好嗓子为他的演唱艺术攀登高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还有杨村彬先生慧眼识英雄,对他日后艺术的提升也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
由于计镇华与周信芳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的文化背景、艺术创造的环境以及观众的审美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计镇华的艺术创造就有了新的质,有了新的超越与发展。
在艺术创造环境方面。周信芳在旧社会为了生计,每天得演戏,星期天演两场,实践的机会多了,但精心琢磨的时间相对少了。计镇华所处的艺术创造环境,应该说更利于精心创作,但近年来舞台实践机会太少又产生不利的影响。周信芳那时属于初创阶段,不仅革新创造基本上靠自己摸索,而且有时还要挨骂。计镇华的时代,已经有大师作为榜样,艺术创造可资借鉴的经验更多了,艺术创造的自觉成分也增多了。还有就是电视、电影的发达,五花八门艺术门类的涌现,吸收、借鉴的对象更多了,摄取的艺术营养也更加丰富多彩。当然也有不利的方面,周信芳处于京剧乃至戏曲鼎盛时期;而近年来戏曲、昆剧不景气。这些都是不同的地方。
我认为,计镇华表演艺术新的质,他的超越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镇华涉猎的艺术门类更加广泛,他不仅演出昆剧,更演出京剧,甚至反串越剧小生,他不仅演出了大量的舞台剧,而且拍摄了16部电影、电视剧,因此他在舞台、银幕、荧屏上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二、计镇华不仅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有一条好嗓子,这一点就优于周信芳。他不仅是做工老生,而且是唱工老生,是一位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他可以充分运用唱、念、做、打、舞各种艺术手段进行创造,以便在舞台上塑造更有光彩的艺术形象。
三、计镇华由于有较多的影视拍摄等艺术实践,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更富有时代的节奏,更适合当今观众的审美要求,因此也更具有现代色彩。
从周信芳到计镇华,这是一个很有趣味、很有意义的论题,现在我谈的仅是粗粗想到的几点,还须继续深入研究。
计镇华的卓越艺术成就是众所瞩目,众口交誉的。如今计镇华正当盛年,艺术生产力十分旺盛,其表演艺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发展潜力还很大。希望他通过这次展演与研讨,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向大师的目标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