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群的运动行为与动机--西安市知识分子的比较研究_体育锻炼论文

肥胖人群的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以西安市知识分子为例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安市论文,为例论文,知识分子论文,肥胖论文,动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章编号:1009-783X(2010)05-0089-0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体力活动减少和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我国超重和肥胖人口迅速增加[1]231。超重,肥胖与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的危险因素[2],肥胖和超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明确宣布为一种疾病。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体重作用,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明显[3]24,因此,促进肥胖人群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我国人民整体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肥胖人群体育锻炼的研究正逐渐增加,但基本上集中在体育锻炼对肥胖的影响和干预,还没有学者研究肥胖人群的锻炼动机。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不断有学者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一些研究指出:“知识分子缺乏恰当的和适量的身体锻炼,健康状况值得担忧,因此,需要加强对知识分子的体育服务,采取措施,促进知识分子加强体育锻炼”[4]。关于知识分子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研究较多,但研究知识分子的肥胖问题的文献却很少,了解知识分子中肥胖人群的锻炼动机有利于有针对性地促进他们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所以,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探讨肥胖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特点,为促进肥胖人群参与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大学的正副教授或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及西安地区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科研、管理人员。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在被调查单位发放,每单位发放调查问卷30~50份,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696份,回收率87%,剔除无效问卷106份,共获得有效问卷590份,有效率为84.8%。590份有效问卷中,男性403人,女性187人。平均年龄40.44岁(23~69),其中教师36.7%,管理人员23.4%,科研人员18.7%,在读博士生21.2%。

1.2 测量工具

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包括了多个信效度较高的锻炼行为的心理量表。其中,肥胖程度和健康状况采用自评;锻炼行为的测量使用体育人口的三项指标[5](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和测量锻炼坚持性的指标[6]。

体育动机采用Frederick和Ryan 1997年修订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7]。量表测量了5类动机: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外貌动机、健康动机、社交动机。所有题目采用Likert 5级量度,从“非常强烈”到“没有这种愿望”。各分量表的α信度系数在0.81~0.91之间[8]。

1.3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 for Windows 10.0版,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比较不同肥胖程度知识分子之间在健康状况、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之间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知识分子肥胖及健康状况

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对身体形态的分类,本次研究将身体形态分为:肥胖、较胖、正常、较瘦和很瘦5级。调查结果表明(表1):知识分子在身体形态上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偏态,肥胖和较胖的人数明显大于偏瘦的人数,肥胖和较胖人数合计为196人,占总数的33.2%。

问卷中健康状况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和差5级,另外,还询问了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可选择的答案依次为:①严重的,②较严重的,③不严重,④轻微的,⑤根本没有。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和患慢性疾病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不同肥胖程度之间的两两比较见表2,统计结果表明:不同肥胖程度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自评得分呈“U”型,与身体形态正常的人群相比,偏胖和偏瘦人群的健康状况均较差,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患有慢性疾病一项,问题则主要集中在偏胖的人群,他们和正常人群,以及偏瘦人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不同肥胖程度知识分子之间健康状况的两两比较(Post Hoc Tests)

2.2 不同肥胖程度知识分子锻炼行为比较分析

对锻炼行为的调查包括了4个维度,即: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锻炼坚持。测量题目为:1)你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每次大约?①15 min内,②15~30 min,③0.5~1 h,④1~1.5 h,⑤1.5 h以上。2)你参加的体育锻炼的频率(平均每周)?①三次以上,②三次,③二次,④一次,⑤不到一次。3)每次体育锻炼后身体变化?①无感觉,②全身微微发热,③微微出汗,④中等出汗,⑤出大汗。4)有规律的锻炼是指为了促进健康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球类等活动。有效的锻炼应该是坚持每周3~5次、每次20 min以上能使您出汗的运动。据此定义,您是否进行了有规律的锻炼:①是,我坚持这样的身体锻炼已经超过6个月了;②是,我坚持这样的身体锻炼还没有超过6个月;③否,但我打算开始这样的锻炼;④否,并且我没有打算开始这样的锻炼。

从表3的统计数据来看,与正常人群相比,肥胖和较胖人群每次锻炼的时间较短,每周锻炼次数较少,每次锻炼的强度较大(出汗较多),坚持有规律体育锻炼较差,但这4项指标的差异性检验均不存在显著性。体育人口指标中的运动强度是以出汗情况来衡量的,比较而言,肥胖人群更容易出汗,即便是进行较小强度的运动也会大汗淋漓,因此,这项指标的结果并不能表示肥胖人群的实际运动强度大于其他人群。

2.3 不同肥胖程度知识分子锻炼动机比较分析

锻炼动机量表采用的是Likert 5级量度,从“非常强烈”到“没有这种愿望”,数字越小表示这种锻炼动机越强烈。从表4和表5的统计结果来看,肥胖知识分子的5种锻炼动机均比正常人群强烈,但只有外貌动机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从5种锻炼动机强度的排序可以判断特定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因。在本次调查中,体型正常的知识分子锻炼动机根据强度排序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社交动机、外貌动机、能力动机,并且健康动机和乐趣动机比其他3种动机要强得多。肥胖知识分子动机的排序为:外貌动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社交动机、能力动机;较胖知识分子锻炼动机排序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外貌动机、社交动机、能力动机。从排序可以看出,随着体型形态由正常到肥胖,锻炼动机中的外貌动机由正常人群的第4上升到较胖人群的第3,在肥胖人群中,外貌动机则排到了第1;除外貌动机的变化外,其他4种动机排序则相对不变。

2.4 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的相关分析

锻炼动机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动力,因此,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应该为正的因果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锻炼动机越强的锻炼者的锻炼频率越高,每次锻炼时间会越长,每次锻炼的运动量也越大,锻炼坚持情况越好。从表6的分析结果来看,Pearson相关系数的值并不大,但20个相关系数中有8个达到0.001的显著水平,4个达到0.01的显著水平,2个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占总数的70%,不显著的相关系数主要集中在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统计结果基本上能够证明主要的锻炼动机和锻炼行为存在较强的关系。从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来看,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健康动机与体育行为的相关性要大于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提高这些锻炼动机有利于促进锻炼行为。

3 讨论

3.1 健康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9]。研究表明,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严重地影响人民的健康和身体素质,同时又和许多慢性疾病有关,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和超重、肥胖有密切的关系。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则是成年期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0]。因此,肥胖既是许多疾病的同一临床表现,又是诱发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一论断在本次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知识分子中肥胖人群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体重正常的人群,是慢性病高发人群。

在美国,1600万糖尿病患者中90%为超重或肥胖,每年有28万余人因肥胖死亡,因肥胖导致的疾病医疗费用占总费用的5.5%~7.8%[11]。尽管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属于较瘦的人群,但中年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正在逐年迅速增长,2002年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12]。在本次调查中,陕西省知识分子超重率(较胖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5%和2.71%,肥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许和知识分子对肥胖的危害具有较正确的认识,并积极进行防治有关;但超重率却远远大于全国水平,说明较多的知识分子依然处于肥胖的边缘,在肥胖及其并发症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减轻体重可以使血压、血糖、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清尿酸下降,保持身体的健康。因此,知识分子中偏胖人群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减轻体重,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3.2 体育锻炼对肥胖知识分子健康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影响体重的关键因素,体重正常者的体力活动水平和活动次数均高于肥胖者[13]。本次调查的结果也表现出这种特征,偏胖人群每次锻炼的时间较短,每周锻炼次数较少,坚持有规律体育锻炼较差,但差异并不显著。当然,我们并不能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得出,体育锻炼对知识分子控制体重效果不显著。因为我们这次数据调查是一个截面数据,它并不能检验因果关系。同时,另一些研究表明:人们是由于超重肥胖后才有意去参加运动的,越是胖人参加锻炼的次数越多[1]231。因此,本次研究结果之所以差异不明显,很可能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肥胖人群过去的缺乏体力活动造成了他们现在的肥胖,而肥胖又使他们产生了参与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的愿望,因此,他们现在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与正常体重的人群并无显著性差异。

常见肥胖者约95%属于单纯性肥胖,其中大都由于运动量不足,营养过剩或遗传因素而导致获得性肥胖[14]。肥胖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的教育指导[15]。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的作用,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过剩的热量消耗,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肥胖的并发症。实践证明运动训练主要使体内脂肪含量减少,促进脂肪代谢,瘦体重组织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所增加,表明运动治疗肥胖在使体重下降的同时,使机体成分发生良好的变化,且无任何副作用。并且体育锻炼具有条件简单,效果明显等优越性[3]28。因此,肥胖知识分子减轻体重、促进健康的方法应首选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

3.3 肥胖知识分子锻炼动机的特点

在一般的心理学书籍与研究中,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作用[16]。锻炼动机则是指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满足的需要或需求,是人们参与和维持锻炼行为的心理动力。MPAM-R量表所测量的锻炼动机包括5类:1)乐趣动机(Enjoyment):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因为它有趣、好玩、刺激,可以使自己感到快乐;2)能力动机(Competence/Challenge):指参加身体锻炼是因为希望获得新的技能和对自己能力的提高;3)外貌动机(Appearance):指参加身体锻炼是为了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使自己身体变得更有吸引力;4)健康动机(Fitness):指参加身体锻炼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获得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5)社交动机(Social):指参加身体锻炼是为了和朋友相处和结交新朋友[17]。

在这5种锻炼动机中,肥胖知识分子的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明显比正常人群强烈,且外貌动机排序在最前面,是肥胖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最为主要的锻炼动机。行为动机是由个人的需要激发的,减肥显然是肥胖人群的主要健康需要,同时,肥胖知识分子具有较多的健康知识和锻炼知识,对自身肥胖的健康风险有足够的认知,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通过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的愿望。

动机研究中的一个主要的观点是:根据动机的来源,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18]。一些研究者认为: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是内部动机[19],并把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作为体育锻炼的外部动机[20]。从肥胖知识分子5种锻炼动机排序和与普通人群的差异来看,肥胖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外部动机强于内部动机。Ryan等人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内在动机越强,就越能坚持锻炼”[21],从表4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相关分析也支持了这个论点。因此,肥胖人群具有强烈的外貌动机也许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但从长期看,如果他们在锻炼参与过程中体验不到锻炼的乐趣和能力的提高,内部动机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很可能中途退出锻炼,造成减肥失败。

4 结论与建议

1)西安市知识分子中肥胖和较胖人数占33.2%,他们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体重正常的人群,是慢性病高发人群。

2)与正常人群相比,肥胖和较胖人群每次锻炼的时间较短,每周锻炼次数较少,坚持有规律体育锻炼较差,但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3)肥胖人群具有较强的锻炼动机,特别是外貌动机显著性强于普通人群;外貌动机在他们的5种锻炼动机中强度排序第1,是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心理动力。

4)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与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健康动机显著性相关,提高这些锻炼动机有利于促进锻炼行为。

5)肥胖知识分子减轻体重、促进健康的方法应首选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但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主要受外部动机驱动,不利于长期坚持,因此,他们需要在体育锻炼中积极培养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

收稿日期:2010-03-05

标签:;  ;  

肥胖人群的运动行为与动机--西安市知识分子的比较研究_体育锻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