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隧道二次衬砌裂缝成因及防治论文_魏富斌

浅谈公路隧道二次衬砌裂缝成因及防治论文_魏富斌

陕西省交通工程咨询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存在着震害、冻害、裂缝、剥落等问题,其中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的就是二次衬砌裂缝,如果在公路隧道中出现了衬砌裂缝,就会对隧道结构的整体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威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裂缝类型进行了介绍,对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处理和防治裂缝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路隧道;二次衬砌;裂缝成因;裂缝防治

1 概述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二次衬砌裂缝随着隧道建设比例的增大也呈上升态势,二衬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这就给工程质量留下了质量安全隐患;在隧道施工中,二衬普遍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加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1],必须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减少和消除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和宽度,从而提高隧道的建设质量,提高后期运营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2 二衬裂缝类型

2.1按位置划分

2.1.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指同隧道的轴线平行关系的裂缝,多出现在边墙以及拱部,这种类型裂缝的危害性最大,随着裂缝的发展极有可能出现边墙断裂以及隧道掉顶,严重情况可能引起局部隧道塌方。如下图所示:

2.1.3环向裂缝

环向裂缝形式多是由于沉降缝、围岩地质变化以及纵向荷载不均匀等问题导致的,常常出现在岩石地层同不良地质地带或者是洞口的交接处,这种形式的裂缝对于隧道的结构安全影响也较大,需要做进一步观测,防止整体下沉,需要高度重视。

2.2按成因划分

2.2.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形成的机理是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水分散失,使得水泥中的凝结胶体干燥收缩产生变形,同时由于受到围岩的约束,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值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表面性裂缝。影响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与水灰比,骨料大小与级配,外加剂品种与掺量等。

2.2.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与温度变化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普遍的认识为水泥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间形成温度梯度而产生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其内部约束力时,便会产生温度裂缝[2],温度裂缝与季节关系较大,更与二衬厚度以及原材料、配合比有关。

2.2.3变形裂缝

变形裂缝主要是由荷载导致的,一般由于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二衬混凝土受力不均匀,产生变形裂缝,这类裂缝一般危害较大,已严重影响结构运营安全;此外,还因模板台车或堵头板固定不牢,加之过早拆模,导致混凝土受到外力极易产生变形裂缝。

3 隧道二衬裂缝成因分析

3.1 原材料及配合比不合理

因水泥、碎石等原材料使用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批次的水泥混用或水泥过细,使得水化反应快,抗徐变能力弱,另一方面由于碎石含泥量超标,石粉含量大或针片状物过多等问题,影响了水泥与骨料的胶结作用;此外,在施工工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控制,特别是对掺合料和外加剂的使用控制不严,达不到预期效果。

3.2施工不规范

(1)隧道开挖不规范,局部超欠挖导致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均匀,个别存在厚度不足或背后脱空等现象,极易造成二衬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充分或存在漏振,造成混凝土均质性差,混凝土拆模时间控制不佳,因拆模时间过早导致强度不足,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养生不到位等不规范施工,导致混凝土因内部收缩应力增大产生裂缝。

(3)未按照相关要求严格开展监控测量工作,致使围岩收敛和初期支护尚未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浇筑二衬混凝土,而围岩后期沉降和应力释放,出现二衬承载力不足时便会发生裂缝。

(4)施工缝、沉降缝设置不合理或施作不规范等原因,使得结构物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4 二衬裂缝的处治措施

4.1 细微裂缝

细微裂缝一般指在隧道衬砌表面出现的裂缝,宽度小于0.15mm,这类裂缝基本没有扩展性,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对结构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可先洗净衬砌裂缝表面,然后涂刷环氧树脂浆液2-3遍,最后用特定涂料刮抹,目的是调整衬砌混凝土外观,确保被处理部位与周围混凝土色泽一致。

4.2 常规裂缝

常规裂缝主要是指裂缝宽度大于0.15mm的裂缝,部分可能还为贯通性裂缝,此类裂缝的危害往往较大,对结构物的可靠性已造成一定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此类裂缝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刻槽注浆法,即沿裂缝方向凿出一个V形槽,并骑缝每隔一定的间距设置一个压浆管,并以一定的压力压入水泥-水玻璃浆液或环氧树脂浆液,最后在裂缝表面用专用涂料等进行外观处理。

5 预防二衬裂缝的措施

5.1 确保各类原材料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尤其在水泥的使用上,要尽量控制单位工程中水泥的用量,尽量确保在同一板二衬施作时使用同一批次的水泥,从而保证水泥的稳定性。

5.2 要严格控制水的使用

在使用前,应按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进行检验,确保pH值满足要求;务必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实践证明,水灰比越大,二衬混凝土就越容易产生干缩裂缝,所以要保证施工水灰比控制在0.45-0.55之间。

5.3 合理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因粉煤灰比表面积小,需水量较低,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裹性以及保水性,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有利于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此外,还可以掺加适量的膨胀剂用于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增加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抗裂性能。

5.4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尤其是在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加水,适当放慢浇筑速度,两侧边墙要对称分层浇筑,待边墙混凝土稳定后再灌注拱部混凝土,并保证整个浇筑过程充分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质性,提高抗裂性。

5.5 做好混凝土的养生工作

首先要控制好拆模时间,严禁现场施工人员未经试验部门同意擅自提前拆模,拆模时不得损伤混凝土;建议积极采用雾炮、混凝土养护液等设备材料进行养生,并确保养生均匀到位。

结语:公路隧道二次衬砌裂缝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并会降低隧道外观质量,因此,作为公路隧道的建设者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对已出现的隧道裂缝进行有效处治,充分发挥公路隧道的功能性,推动公路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志强,罗志军.通过斜井施工长大隧道的几点认识[J].隧道建设,2009,29(2):1-6.

[2]叶 飞,何 川,夏永旭.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的跟踪监测与分析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07:97~104.

论文作者:魏富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公路隧道二次衬砌裂缝成因及防治论文_魏富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