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艺术,优化政治课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课教学论文,政治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课堂心理环境是优化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能动地发展。但也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存在某些问题:有的教师特别看重自己的权威,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课堂缺少交流互动,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学生的情感、愿望和要求受到压抑。有的教师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学生不能及时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作耐心地点拨,而是给学生现成答案;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当时,教师不做积极、正面的引导,而是断然否定,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性、创造性受到遏制。有的教师对后进生缺少关爱,甚至经常严厉批评,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热情和自信。这样的课堂呆板、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关系尤为密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解读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同体效应”,构建平等的课堂师生关系
同体效应也称自己人效应,是指学生把教师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是知心朋友。学生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这启示教师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成了自己人,是知心朋友,因而也就容易走进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摆出自己儿子的问题:“我的儿子从上高中开始,名牌消费意识不断增强。我去帮他买鞋子,他提出一定要在乔丹、阿迪、耐克、安踏、李宁5种名牌鞋中挑选,其他不要。同学们,你们买鞋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我的坦诚引起了学生踊跃大胆地发言:“现在很多人都穿名牌,我不穿名牌容易被人瞧不起”;“我只相信名牌,名牌美观舒适”;“穿衣戴帽要体现个人魅力,款式新颖最重要”;“只要质量好、价格合理,我不在乎什么牌子”……在这里,我把自家的事情坦诚地摆在学生面前,把学生放在与老师平等的位置,并当做朋友看待,学生也自然把我当做“自己人”,积极大胆地说出心里话,这样教师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针对性强、效果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运用“等待效应”,激发课堂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认知对象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某件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等待效应。其原理:一是认知心理失衡。在等待过程中,人们想认知的对象一下子不见了,容易使人们想认知的强度达到按捺不住、自主行动的程度。二是利用悬念的等待作用。悬念往往能激人好奇,催人思索。没有悬念的等待因素,等待效应就很难产生。
“等待效应”给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有益的启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景,精心设计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学生对问题的等待心理,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学“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创设教学情景:“同学们胸怀大志,以后步入社会想开办自己的公司,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发挥聪明才智,干出一番事业。那么什么是公司?怎样成立公司?你适合办哪种公司?怎样把自己的公司做强做大?”这样,很自然地引出“公司的经营”框题,教师再结合实际,巧妙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而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运用“赫洛克效应”,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成四个等组,让其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
这个实验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信心。一般情况下,不要严厉批评学生,更不要讽刺挖苦学生。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希望老师对自己的答案给以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答对了老师不予肯定,都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重视运用“赫洛克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给予足够的宽容和耐心的矫正,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更应如此,只要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给予鼓励。我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就及时评价说“回答得很好”“真不错”,或者要求学生把正确的答案再重复一遍;对有创造性的回答,就说“真聪明”“真了不起”“值得大家学习”等;对一时答不上来或答错的学生,就鼓励说“再仔细想一想”“谁帮他一下”“相信你一定能答对”,等等。由于学生的回答得到了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就会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此外,我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给出的评语大多是“努力”“加油”等,并且细心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进步,在及时表扬和鼓励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运用“木桶法则”,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木桶法则”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法则”告诉我们:“后进生”虽然人数较少,但对班集体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薄弱环节上下工夫,格外关注后进生。只有全班学生都进步了,整个班集体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高二(4)班小李同学在上思想政治课时,很少能认真听讲,且经常做小动作,回答问题也东拉西扯,从而影响了整体教学秩序。如果这时教师严厉地加以批评或指责,很容易“起火”。于是,我放平心态,和蔼地说:“小李同学课堂发言大胆踊跃。”小李表情有点愕然,我继续讲:“他的思维活跃,与众不同,只是在科学性上有些欠缺,若能注意改进这一点,一定会不断进步。”小李的表情由愕然变为茫然,继而变为欣然,自觉毫无是处的他感到了自身竟然也有闪光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油然而生。在以后的课堂提问中,我有意识地选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并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小李在感激之余,开始有了自信和上进。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其他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优化了整个班集体学习环境。
5.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促成学生的发展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罗狄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使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就应该满怀爱心和信心,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坚持“你能行”的教育理念。
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我一直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政治,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只要教师在学习方法和态度等方面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同样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我所任教的高二年级,有一名叫张力的学生学习状态不佳,他告诉我:“老师,我政治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我这个人是学不好政治的。”我当场予以疏导:“只要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一定能学好。”此后,我在课堂上有意多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并帮其树立信心,寄予期望,在我积极的暗示、鼓励和帮助下,他的学习状态明显好转,并逐渐找到学习的“感觉”,也彻底告别了政治成绩不及格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明显变化:开放、民主、追求时尚,他们的眼界变得更加超前,思想变得更加复杂。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重视运用心理学教学艺术创建和谐的政治课堂,打开学生的心扉,努力使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索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促成学生发展。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思想政治课教学若能做到既有理智的增益,也有情趣、道德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