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论文_李春华

浅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论文_李春华

榆神煤电榆树湾煤矿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300

摘要: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的过程中,自动化设备受到一些干扰因素,影响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必须根据自动化设备抗干扰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减少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干扰性,是保障电气工程领域中科学有效工作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抗干扰措施

引言

目前,电气工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而随着我国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化设备逐渐在电气工程领域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在电气工程领域当中,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自动化设备难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为了全面提升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其中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更为明确的抗干扰措施来确保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对于电气控制中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大有帮助作用。

1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存在的干扰因素

1.1电磁干扰

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应用受到电磁干扰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电磁干扰有外部与内部因素形成的。自动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电磁波与高压线等形成的电磁场干扰是一种正常现象,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减少外界对自动化设备的干扰。内部构件不合理的设计,在自动化设备工作的过程中会形成内部电磁干扰,必须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这是保障自动化设备正常工作基本条件。

1.2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也是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工作中遇见的干扰现象,通过分析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是电磁波与电压在相互转换形成的,对自动化设备工作状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是自动化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减少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必须科学有效的进行工作,提高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工作的效率。

1.3信号模式干扰

信号模式干扰主要有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两种形式,无论每种形式的信号模式干扰都会导致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会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年限受到限制。查模干扰主要是信号的干扰形成的,共模干扰主要有地电位出现变化引起的,每种形式都会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产生一定的故障,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减少信号模式干扰,保障自动化设备科学有效的在自动化领域中工作。

2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2.1设置专用供电线路或安装隔离变压器

首先,仅需对供电的线路稍稍进行设置,便能够取得有效的抗干扰效果。比方说将三相交流电的其中一相当做干扰敏感设施的供电来源,再挑选其中一相用于给外部设施供电。剩下最后的一相则用来给辅助设施和经常使用的测试设备供电。在设置了专用供电线路之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干扰也就随之降低了,可以让三相更加稳定。

其次是安装隔离变压器的核心作用是隔离存在危险的电压,其在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可以有效处理因为地线环路引发的设备间的干扰。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其一是普通的隔离变压器,这种器件不在初级和次级之间设置屏蔽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共模,可是由于绕组间寄生电容,致使其对共模的抗干扰功能会随着频率的提升而下降。其二是附带有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倘若其要实现衰减大,重点在于耦合电容量低。所以必须将屏蔽层设置在初级以及次级之间。在变压器传输能量方面,屏蔽层不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但会对绕组间的耦合电容产生影响,因此屏蔽层的有效接地极为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接地

接地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保障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即安全接地。另一方面是将基准电位提供给电子设施,即功能性接地。接地是一个系统化且复杂化的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为了防止出现接地环流,有时候还需采取隔离措施。站在电子控制设备的视角,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接地。首先是低频电路;必须严格遵守一点接地的原则,倘若多点接地,便会产生接地环路,那么此环路中有脉冲磁场通过时,磁感应噪声就会随之出现,各个接地点间便会有电位差,干扰也就不约而至。为了做到一点接地,可以使用放射型的接地线路。其次是高频电路;高频电路适合进行多点接地,因为在高频状态下,就算是比较短的地线,也会存在非常大的阻抗压降。同时因为分布电容的关系,一点接地很难做到。最后是混合电路;具体的电子设备中电路非常丰富,并非单一化的,所以需采用混合接地的方式。

2.3印刷板及电路布局

电气工程人员可以将抗干扰措施施加在印刷板布线过程当中。为了有效地对电源中各种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多层印刷板来有效地将各板块之间的电容量进行增加,从而实现控制各种干扰因素的目的。另外,为了增强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电气工程人员应对设备之间的布线工作合理性加以关注,利用科学合理的分配线路来达到降低干扰因素影响程度的目的,与此同时,电气工程人员在多面板布线环节中,应重点检查线路的布线质量,防止相关器件与布线存在干扰隐患,同时对器件的出线与进线进行分别设置,以便有效地将电路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分隔开,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干扰因素在自动化设备中出现的概率。

2.4科学布线

导线的类型长短、走线的方法以及布线的对称程度均会影响导线对噪声的耦合。唯有科学布线,屏蔽、滤波以及接地等抗干扰措施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换言之,科学布线是抗干扰设计的基础。一方面是电子设备外布线,对于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以及信号线路,应当分别配线,同时要控制距离。倘若因为周围环境的制约,信号线无法和高压线、动力线保持较远的距离,则需将电容器和信号线相连接,使用屏蔽电缆来控制线路,使用铁板将各等级的电缆分离开来。另一方面是机柜配线需要高度重视,必须仔细查看滤波器输入线和输出线的距离、电源配线的长度等。而且收集强电信号的接口电路应当使用专门的外壳,存在于电子设备中的模拟电路、动力电路以及数字电路均需分别配线,具备专属基准电位。

2.5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选择合适的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滤波器的选择、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性能良好的滤波器,如果不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安装,同样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设计人员在选择滤波器时,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型号和性能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滤波器,然后由专业的安装人员严格地按照相关规范和工艺顺序进行滤波器的安装,在安装时必须对滤波器的输出线以及输入线进行分开安装,尽可能地缩短输出线距离,远离其他线路,避免对自动化设备造成二次回路干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可以高效的运行,避免各类干扰因素影响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在提升自动化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其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关电气工程人员有必要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电气工程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抗干扰措施,对于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朋.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3):95.

[2]张传兴.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策略研究[J].纳税,2018(9):124.

[3]从彬,朱钰.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策略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3):150.

[4]薛燕,于晶.自动化设备对点调试的几种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J].电子制作,2014(24):46.

论文作者:李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浅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论文_李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