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婷妈妈专访我如何培养哈佛女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佛论文,专访论文,妈妈论文,女孩论文,刘亦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我们都非常关心刘亦婷目前在哈佛的近况,您介绍一下好吗?
刘妈妈:十分好,非常忙!
除了至今不喜欢美国的饭菜以外,其他方面都很适应。亦婷在哈佛的学习生活紧张、充实而愉快,她已连续两年获得“哈佛本科成绩优异荣誉奖”,打过工的都是脑力活,比如说,给经济学教授当研究助手,当微积分课的助教等等。
课外活动的范围和规模远远超出不知情者的想象。比如说,2000年8月,她和14位哈佛同学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大型国际学生会议“亚洲与国际关系研讨会”。哈佛没给他们一分钱,只有一封校长写的推荐信,用以拉赞助和邀请名人。有300名各国学生代表参加,并有多位各界权威和政要前来讲演。
大三开学后,刘亦婷被推举为第11届大会主席,全面负责大会的筹备工作,她想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新招。2002年8月,亦婷他们将和更多的各国学生在澳洲的悉尼欢聚一堂,为推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工作。
令人感动的是,亦婷他们为此付出的大量时间和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偿的(如果把这些时间用于在校内打工,每小时工资是8~12美元)。当然,哈佛的男孩女孩们在这些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增长的才干,也是无价的!
记者:你觉得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刘妈妈:“优秀素质30字诀”,基本概括成功要素。
如果是刘亦婷来回答这个问题,她肯定要先申明:她只是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而已,还谈不上什么“成功”。这也是我和我先生张欣武的看法。
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又是社会公认的成功父母和优秀孩子。因为,刘亦婷在高三上学期申请美国名校的本科全额奖学金时,经历了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评比和检验,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入读哈佛后,刘亦婷仍能在学业和社会活动方面表现出色,创造性应用的能力日益凸显,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之所以能如此,与刘亦婷在0~6岁的早期教育和6~18岁的后继教育中培养起来的素质体系密切相关。这些素质和能力是怎样从无到有培养起来的,我们在《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把有助于成功的素质体系编成了“优秀素质30字诀”,即:“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知识广,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
这些素质的排列顺序是按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程安排的。0~6岁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前5种素质,早教专家冯德全教授把它们称之为胎儿期的“潜在素质”和6岁的“基本素质”,后5种素质则是6~18岁的“自主发展素质”和成年后的“发挥素质”。
记者:你对刘亦婷的早期教育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刘妈妈:主要是开发智力潜能、培养良好习惯。
刘亦婷出生前,我既通过科学的营养和良好的情绪进行间接胎教,也通过小声唱歌和抚摸胎儿进行直接胎教,期望生一个体格健壮、情绪平稳、神经灵敏、智力正常的孩子。
刘亦婷出生时也只是智力正常而已,决不是什么天才。对立志实施早期教育的人来说,婴儿的智力正常就够了。为了刺激胎儿的听觉和乐感,孕妇的心跳、歌声和优美舒缓的环境音乐已经足够(有两张台湾的配乐民乐CD《秋歌》和《幽兰》,能给人愉悦而平静的快感,是非常理想的胎教音乐)。
刘亦婷出生后,我首先从训练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入手,刺激她的大脑发育。因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各部分机能积极活动,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调节大脑的各种功能。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够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二是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为培养优良的性格打基础。比如说,婷儿出生后的头半个月里,我除了尽力保障她一天22小时的睡眠之外,就是坚持定时给她喂奶、喂水,使她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这种“时间一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好习惯,从0岁开始很容易养成。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对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心中有数”,也有助于安全感、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的形成。
三是从丰富生活体验入手,让孩子从小见多识广,为促进身心发展提供环境。我们经常让刘亦婷在各种情境中去认识和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也有全家人都安安静静读书的时候;既去山野乡村,也上五星级饭店;既看正式演出,也自弹自唱自跳;既享受亲人的关爱,也得帮亲人分忧……大人在生活中教,孩子在游戏中学,大人教得有心,孩子学得无意,还以为你是在陪她玩,自然能兴致勃勃地进行各种有益心智的活动。比如说,吃东西的时候既可学数数又可学分数还可学分享;去公园之前先学认“××公园”,并从地图上找它的位置,到了地方再让孩子对照字卡判断走错门没有,这样既复习了刚学的“××公园”,又培养了孩子的办事能力。
这样的早期教育,学得也快乐,教得也快乐,能使孩子的童年过得更加充实愉快。
记者:您是怎样在刘亦婷婴幼儿期培养她的阅读习惯的?
刘妈妈:每天至少抱着孩子读一个好故事,最好能录下来。
从刘亦婷3岁起,每天晚上我都要把婷儿抱在怀里给她读一两本连环画,一边读,一边录音——婷儿听的故事磁带都是我自己录的。录音时凡是遇到她没接触过的新词,就马上给她讲解,每次讲完故事,还要引导她简单地复述故事,以后就让她边听录音边自己翻书看。
我这样做有五个目的:
一是为了让婷儿在识字之前也能看懂图书。
二是为了节约大人的时间,录一遍音她就可以自己反复放着听。婴幼儿是很喜欢反复听、看同一个故事的,因为每次都能比上次领悟更多意思。
三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语感。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加深对语句和语境的理解,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四是为了扩大孩子的词汇量,那些听熟了的词语和句型会不知不觉地存入大脑,有助于孩子掌握准确而规范的表达方式。
五是为了熏陶高尚的道德情操,我选录故事的原则是尽量找名著,人类各种美好的思想感情,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她的灵魂。
所谓名著,主要指那些经典的中外民间故事和童话、神话。3~6岁期间,婷儿连听带看读了不少这一类的连环画和书。3岁之前,刘亦婷主要看的则是色彩鲜艳的低幼图书,形象卡通、语句简短、朗朗上口,是学习常识和早期识字的好教材。婷儿2岁多就自发地认识了几十本低幼图书的书名。遗憾的是,那时候我没想到可以用直接识记词语和短句的办法教婷儿识字,错过了4岁之前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为特点的最佳识字期。
如果父母的普通话不标准,或没时间录音,买现成的故事磁带也挺好。但最好是配有图画书的,而且第一次听的时候应由识字的人边听边指讲到词句,让孩子把好听的故事和书上的画面文字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记者:对许多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刘妈妈:选对培养目标,是幸福人生的开端。
我曾在1982年4月的“育儿日记”上写道:“所谓教育,并不仅指读书认字,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激发多样的兴趣,使孩子将来有可能更充分地实现自我。”这也是我和张欣武一贯的教育理念。毕竟,孩子的人生道路只能由孩子自己选择,父母能做的主要是培养孩子自我选择的能力和实力。这种教育理念把关注的重心从家族利益和社会分工转移到了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更加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后来,张欣武和我把对女儿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为:“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的人。”
这个培养目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开放性。与传统的“培养一个大学生”或“培养一个××家”相比,它使孩子的前途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只要在健康合法的范围内,不论上没上大学,都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孩子就较容易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脱颖而出,取得“自己满意式”或“社会认可式”的成功。家长和孩子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必然会收获各种各样的好结果。
让我们提前祝贺那些已经转变观念和将要转变观念的人。
记者:请您讲讲刘亦婷的求学经历好吗?
刘妈妈:为了表述方便,还是从0岁说起吧。
■刘亦婷的早期教育是从0岁开始的。出生没几天便开始“在生活中教,在游戏中学”。2岁前后我和他父亲离婚,育儿计划在姥姥家继续进行。亦婷快满3岁时,智力年龄达到5岁4个月。
■3~6岁,亦婷回成都上“开放式教学示范幼儿园”,家庭早教继续。4岁时在儿童电视剧《跑跑的天地》露过一次脸,6岁时在公益电视剧《桃花曲》里当上了小主角。不久,亦婷与我合作的文章《幼儿园里的新闻——刘亦婷答妈妈问》,入选报告文学集《新中国的一日》,和许多名人与非名人的文章一起载入史册。
■6~12岁,小学低年级没遇到好老师,但得到一个好继父。在我们的辅导下,亦婷身在“烂班”,却成为学校的三好生,年级的前三名。4年级下学期转学后,亦婷在“好班”后来居上,重新进入前3名。从3年级起,一直是班上和中队的学习委员,得过一个区级“少年科技发明3等奖”,市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2等奖”,省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3等奖”。毕业时,经过一场淘汰率高达100:2的激烈竞争,亦婷顺利地考进成都市外国语学校。
■12~18岁,中学6年,亦婷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初中时先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在中央电视台的连续剧《苍天在上》中演过市长女儿小冰后,改任文娱委员。高中时先是团支书,后成为学生会的文娱部长,多次组织全校的文娱活动。中学阶段刘亦婷多次在文理各科的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包括“初中物理知识比赛”全国2等奖。16岁那年,刘亦婷经过层层筛选,成为“华盛顿—北京学者交流计划”邀请的4名中国中学生代表之一,在高二寒假访问美国。亦婷访美期间的出色表现使美方负责人坚信她有冲刺美国一流大学的实力,在他的鼓励下,亦婷决心拼搏一番,在极其紧张的高三上学期取得了托福640的高分,她的超常努力和多年积累终于赢得了哈佛、哥伦比亚和威尔斯里等4所美国名校的本科全奖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