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工夫茶”正名(论文文献综述)
王喆[1](2021)在《民俗视角下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潮州工夫茶是根植于潮汕日常生活的饮茶风俗,深具地域特性,其内在涵盖一套与潮汕人文,乃至儒家道德思想相契合的民俗文化,属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以"民俗"类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了传承保护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启示我们关注和思考寓于其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
叶汉钟[2](2020)在《“工夫茶”与“功夫茶”之争》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关于"工夫茶"与"功夫茶"之论争比比皆是,如现代学者黄贤庚在2005年的《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上发表的一篇《"功夫茶"与"工夫茶"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的文章,他认为"工夫茶"即指茶叶,在清代时是指红茶及部分武夷岩茶;"功夫茶"则是指泡茶之法。
杨巍[3](2019)在《福建工夫茶的“工夫”》文中研究说明许多到过福建的人都说,这里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除了青山秀水、碧海蓝天之外,恐怕就是无处不在的茶香。从地图上看,这个12.4万平方公里的东南沿海省份就像一枚嫩绿的茶叶,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福建,茶史源远流长,名优茶品类丰富,是乌龙茶、红茶、白茶及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在福建人的生活中,茶就像阳光空气一样平常,却不可或缺,尤其是工夫茶炽盛的闽南地区(指泉州、厦门、漳州及龙岩、三明的部分地区),每天从一杯茶开始,又以一杯茶结束。
叶青青[4](2018)在《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研究 ——以“潮州手拉朱泥壶”为例》文中提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工夫茶艺”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扬的同时也带动了茶具的发展。潮州工夫茶茶具作为传播潮州工夫茶艺的物质载体,其造型、式样、材质和装饰的变化,与其所处的时期、民间风俗以及人们的审美追求相关。不同时期的茶具烙上了不同印记,也使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无论其制作是粗糙或是精致,潮州工夫茶茶具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代潮州工夫茶的发展变化。对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研究,已有很多着述,但在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方面的研究,却基本没有学者涉及此领域。本文首先结合各种文献对潮州工夫茶文化渊源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中涉及的茶具的信息进行探讨,梳理潮州工夫茶茶具的发展历史,为下文的研究做好铺垫。其次,本文对潮州工夫茶茶具演变的历程,结合文献搜集、实物搜集、实地考察等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以潮州手拉朱泥壶为例,通过收集历史图片、实物对比、寻访手艺传承人等方式对其造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具有丰富本土文化内涵的传统设计思想,寻求潮州手拉朱泥壶造型中特色的构建方法,解析审美特质在造型中的呈现方式。并对其未来发展提供一个预测,希望本文的阶段性成果作为一个理论的指引,能为潮州工夫茶具设计研究与发展,为推动本土特色产品设计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林伦伦[5](2017)在《“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文中研究表明潮人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不同于以地域为绝对特征的地方文化,而是一种由潮人创造出来的带有地域性的群体文化。潮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潮人文化的创造者的主体——潮人、潮人的有声LOGO和潮人文化的载体——潮汕方言、体现潮人文化最根本特征"精细"的农业技艺和民间工艺美术等等。潮人文化有优秀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负面特性,主要表现为:耽于传统文化、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单元、集体无意识排外等等。因此,潮人文化必须扬优汰劣,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以实现文化的创新。界定"潮人"的概念应该具有时空意识和认同意识,潮人的身份认同要强调心理上对潮人文化的认同。
叶汉钟,卢湘萍[6](2015)在《“潮州工夫茶”释义新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在涉茶文章上,"工"、"功"二字混用的情况很普遍,不管是搜索引擎上的信息释义,还是已发表的文章,经常看到"功夫茶",而非"工夫茶"。"工夫茶"似乎因为人们的使用习惯使然而被忽视甚至误解。郑启五的《把盏话茶》一书中有一篇《"工夫茶"与"功夫茶"》的文章,他在文中表示"由此我以为,眼下大行其道的闽台茶艺及大同小异韵味相通古风犹存的潮汕茶艺还是统一热用‘功夫茶’弃用‘工夫茶’的好,这是茶文化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中国茶艺发展的需要。因为至少在字面上看起来‘功夫茶’更妙更爽更俱韵味儿,而‘工夫茶’则
陈胜利[7](2014)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接触语言学视角》文中认为语言接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不同源的、或虽同源但已分化的语言相互接触而引发的语言变化规律。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汇的借用。从词汇角度说,整个英语史就是一部词汇借用史。英语在其1500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共计吸纳了120多种语言的词汇。它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成为“不是世界语的世界语”。英语借词的来源,非常广泛,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来自汉语。由于是小宗词源,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虽然早在19世纪晚期语言学家就开始提及,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起色和改观,代表性研究有Chan&Kwok(1985)的香港词汇研究、美国学者Garland Cannon(1987;1988)的汉语词汇研究,以及大陆学者汪榕培(1986;2001;2002)先生的“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国内这个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但繁华的背后,有两个基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是“量”的问题:英语里到底有多少汉语借词?二是“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借词?有怎样的规律?本论文从接触语言学的角度,以已有语料和自建语料为基础,整合已有的借词理论,采用理论研究和语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借词的整个“动态”过程为“纲”,以借词的分类为“目”,以语言、社会、文化等因素为切入“点”,以借词语料为支撑“面”,做到“点”“面”结合,“纲”举“目”张。语言接触研究,既讲接触,也讲影响,换言之,就是过程、结果两者都要兼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借词“动态过程论”的构想,将借词研究的外延扩大,保留传统的“词典借词”研究,增加“前借词”和“后造词”的研究。这样,借词研究,就分成了三个阶段,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有助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形成系统的、分层的认识。前借词,是指“临时借用”的翻译词汇;后造词,是指英语、汉语或英汉语混合而“新造”的词汇,两者都是“新词”,通常情况下,不能视同“借词”,但随着接触的深入,时间的推移,它们却有可能转化为“借词”。从借词角度看,前借词阶段的音译和仿译方法,有利于“新词”向“借词”转化;后造词阶段的“新造词”,特别是英语新造词,由于舍弃了汉语的形式,看不到汉语的“源模”,因而,相比之下,难成借词,一般词典不予收录,收录了也不注明词源,总体说来,数量有限,难以统计。语言的发展和演变,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一些非语言因素,如政治因素、科技因素等,借助现代快捷的传媒,可穿越时空,让“新词”一举成为“借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词典借词,顾名思义,就是被一般英语词典收录了的汉语借词,处于借用过程的“借入”阶段。根据其语素和构式的存无,可细分为音译借词、混合借词和义借词三种。音译借词的数量,大致有三、四百个,从时间上看,16世纪之前的很少,主要集中在19世纪和20世纪,总体呈增长趋势;从语义上看,多为饮食、艺术、动植物、政治等词汇;从拼法上看,普通话拼音词汇最多,以后依次是威妥玛拼音、粤语拼音、威妥玛之前的拉丁拼音、闽南语拼音以及洋泾浜英语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洋泾浜英语的借用方式,和普通的借词方式不同,其特点是“结构借用”比较突出;借词有直接借词和间接借词两种。间接借词中,以“日媒词”贡献最大,有200多个。由于词源考证复杂,尚待深入研究。混合借词有派生和复合两种方式,通过派生方式产生的汉语借词大约有100个;通过复合方式产生的大约800个,其中音译义注词有几十个,描写词有700多个。音译义注词通常为单个英语词汇,说明其前面音译词的语义类别。描写词是一种最便捷、最经济、最易懂的借词的方式,因此,在整个借词中所占的比例也最大。义借词有引申和仿译两种类型。词义发生引申,有时是因为语音相似,有时是因为语义相似,这类汉语借词数量有限,加之表现形式为“旧词添新义”,因而其“借词”身份常遭质疑。仿译由于英汉词形同构、语素对应,易于“依瓢画葫芦”,所以,这类借词越来越多,英语里大致有100多个,并且呈强劲增长趋势。译借词的构成方式,以两个或三个词为主,一个或四个词为辅。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词汇,反映现代中国风貌。接触语言学认为,借用成分、借用数量跟语言接触的强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借词数量和接触强度成正比。偶然的接触,一般只借用实义词——通常是名词,也有一些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但没有结构上的借用。高强度的接触,既有词汇借用,也有结构借用。对照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经受住了检验。汉语和英语接触,18世纪之前,总体程度不高,因而借词也不多;到了19、20两个世纪,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接触越发频繁,借词也随之增多,但增长方式不同,音译借词是“递增”式发展,而仿译借词是“倍增”式发展,且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词汇,不像音译借词多为中国“土产”、“古董”等。地域方面,广东、香港、福建、上海等地,语言接触时间较早、较长、较强,因而,借词中,出现了粤语拼音、闽南语拼音以及洋泾浜英语等。整体上看,英语对汉语的借用,主要是以词汇为主,音译借词多为“命名”之需;结构上的借用较少,主要体现在仿译词和洋泾浜英语的短句上。英汉语间的接触强度,介于“偶然接触”和“强度不高的接触”之间。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它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如汉语英译、词汇教学、词典编纂、二语习得、语言规划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借词角度看,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及音译和仿译的翻译方法,会给汉语词汇提供更多“接触”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汉语词汇走入英语。这些汉语词汇,特别是文化词汇,一旦成为借词,也便成了文化符号和文化“使者”。它们架构起中外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廖琪[8](2010)在《茶道无道》文中研究指明引子浩荡榕江,蜿蜿蜒蜒地从大北山的深处羞羞答答地汇流而出,向东奔泻八十余里,仿佛为了喘一喘气,歇一歇脚,便在那块叫潮汕平原的心脏处绕了个方圆近千米的大弯,然后再急匆匆地直奔大海而去。这块被大江三面环绕的淤积地,便是今日的香城镇。由香城向南七
余悦[9](2008)在《中国茶艺的流变与流派——在日本东京演讲提要》文中研究指明
林伦伦[10](2008)在《“潮汕文化”的自新与粤东社会的发展——“潮汕文化”三题》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潮汕文化的名称、定义、主要特点及其与岭南文化的关系,历来争议较多,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重点讨论潮汕文化的自我创新的问题。
二、为“工夫茶”正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工夫茶”正名(论文提纲范文)
(1)民俗视角下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俗视角与潮州工夫茶研究 |
二、由闽入潮——工夫茶的源流 |
三、集体行为——潮州工夫茶的民俗角色 |
(一)“工夫茶”而非“功夫茶” |
(二)茶器与茶艺 |
(三)茶礼与茶情 |
四、潮人文化——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 |
(3)福建工夫茶的“工夫”(论文提纲范文)
源起武夷, 制茶见工夫 |
茶必武夷, 泡饮有工夫 |
茶之工夫, 亦闽人“工夫” |
工夫茶, 还是功夫茶? |
(4)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研究 ——以“潮州手拉朱泥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 潮州工夫茶与潮州工夫茶艺 |
2.2 茶具造型 |
3 潮州工夫茶文化及茶具类型演变 |
3.1 潮州工夫茶文化及茶具发展概况 |
3.1.1 潮州工夫茶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潮州工夫茶茶叶的择取 |
3.1.3 潮州工夫茶茶具的演变 |
3.2 潮州工夫茶茶具类型解析 |
3.2.1 传统潮州工夫茶茶具的类型 |
3.2.2 现代潮州工夫茶茶具的类型 |
3.3 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成因分析 |
3.3.1 实用功能与工夫茶具造型 |
3.3.2 经济与工夫茶具造型 |
3.3.3 商品属性与工夫茶具造型 |
3.3.4 社会生活与工夫茶具造型 |
4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发展与制作解析 |
4.1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起源与发展 |
4.1.1 初创期 |
4.1.2 发展期 |
4.1.3 成熟期 |
4.1.4 低潮期 |
4.1.5 复兴期 |
4.1.6 发展现状 |
4.2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物质基础 |
4.2.1 制作原料 |
4.2.2 成型工艺 |
4.2.3 烧制方法 |
4.2.4 潮州手拉朱泥壶造型与工艺技术的关系 |
4.3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装饰特点 |
4.3.1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线条装饰 |
4.3.2 潮州手拉朱泥壶装饰的工艺技法 |
4.3.3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款识 |
5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造型研究 |
5.1 传统潮州手拉朱泥壶的造型特征 |
5.1.1 造型结构 |
5.1.2 造型类别 |
5.2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各组成部分的造型特征 |
5.2.1 壶体 |
5.2.2 壶盖 |
5.2.3 壶嘴 |
5.2.4 壶把 |
5.2.5 壶足 |
5.3 潮州手拉朱泥壶与宜兴紫砂壶的比较 |
5.3.1 泥料的对比 |
5.3.2 成型工艺的对比 |
5.3.3 造型的对比 |
5.3.4 实用功能的对比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潮人文化的名称 |
二、潮人文化的内容 |
三、潮人文化的两面性 |
(一) 耽于传统文化, 缺乏创新精神 |
(二) 文化单元, 集体无意识排外 |
四、潮人的概念及其身份认同 |
(6)“潮州工夫茶”释义新补(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夫茶” |
1.“工夫茶”作为“茶种”释义 |
2.“工夫茶”作为“茶艺”释义 |
3.“工夫茶”与“功夫茶”之争 |
4. 为“工夫茶”正名 |
二、潮州工夫“茶”——城茶 |
1. 民国时期,“土茶皆苦而不香” |
2. 潮州茶叶老字号收购、加工、销售并指引冲泡“城茶”(外地乌龙茶) |
三、“潮州工夫茶”的新释义 |
1.“潮州工夫茶”的“灸茶”手法源于《茶经》 |
2.“潮州工夫茶”的精制加工工艺 |
四、小结 |
(7)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接触语言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概览 |
2.1 借词定义 |
2.1.1 借词的术语 |
2.1.2 借词的界定 |
2.2 国内汉语借词研究 |
2.3 国外汉语借词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接触语言学视域下的借词理论 |
3.1 接触语言学简介 |
3.1.1 术语来源 |
3.1.2 研究历史 |
3.1.3 概念界定 |
3.2 借词理论综述 |
3.2.1 Whitney 的“借用等级”论 |
3.2.2 Saussure 的借词“外部要素”论 |
3.2.3 Sapir 的借词“文化”论 |
3.2.4 Bloomfield 的借词“二元”论 |
3.2.5 Haugen 的借词“复制再生”论 |
3.2.6 Weinreich 的借词“社会”论 |
3.2.7 Cannon 的借词“同化等级”论 |
3.2.8 Thomason & Kaufman 的借用“触变类型”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前借词研究 |
4.1 国内刊物翻译策略:归化 |
4.2 国外刊物翻译策略:异化 |
4.3 原因与对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词典借词研究 |
5.1 音译借词 |
5.2 混合借词 |
5.2.1 派生 |
5.2.2 复合 |
5.3 义借词 |
5.3.1 引申 |
5.3.2 仿译 |
5.4 小结 |
第六章 后造词研究 |
6.1 英语新造词 |
6.2 英汉新造词 |
6.3 汉语新造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启示 |
7.2.1 对汉语英译的启示 |
7.2.2 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茶艺的流变与流派——在日本东京演讲提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茶艺流变轨迹清晰, 而茶艺流派也有线索可寻 |
二、唐代, 中国茶艺就有不同风格的追求, 并非只有陆羽的“一人独唱” |
三、宋代是茶艺争奇斗妍的时代, 文人、帝王、民间的茶艺各有不同风格, 可以认定:起码在这一时期不同阶层的流派已经出现 |
四、明清时期的清饮法茶艺, 同样以阶层为茶艺分野, 但又以文人的不同风尚为主导 |
五、中国茶艺在流变中, 形成了不同的茶艺风格, 而且, 也孕育着不同的茶艺流派。但是, 这些茶艺流派是“不自觉”形成的, 是后人归纳总结出来的。实现茶艺流派的自觉, 还有待于未来 |
(10)“潮汕文化”的自新与粤东社会的发展——“潮汕文化”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潮汕文化”的名称之争及其与“岭南文化”的关系 |
二、精细:潮汕文化最根本的特征 |
三、潮汕文化的自新和社会的发展 |
四、为“工夫茶”正名(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俗视角下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研究[J]. 王喆. 中国民族博览, 2021(03)
- [2]“工夫茶”与“功夫茶”之争[J]. 叶汉钟. 茶博览, 2020(10)
- [3]福建工夫茶的“工夫”[J]. 杨巍. 群言, 2019(04)
- [4]潮州工夫茶茶具造型研究 ——以“潮州手拉朱泥壶”为例[D]. 叶青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5]“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J]. 林伦伦.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6]“潮州工夫茶”释义新补[J]. 叶汉钟,卢湘萍. 中国茶叶, 2015(03)
- [7]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接触语言学视角[D]. 陈胜利. 苏州大学, 2014(10)
- [8]茶道无道[J]. 廖琪. 长篇小说选刊, 2010(03)
- [9]中国茶艺的流变与流派——在日本东京演讲提要[J]. 余悦. 农业考古, 2008(05)
- [10]“潮汕文化”的自新与粤东社会的发展——“潮汕文化”三题[J].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