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川江1,吴刚2

(1蓬安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蓬安 637800)

(2蓬安县徐家中心卫生院 四川 蓬安 637800)

【摘要】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腹股沟疝的痊愈率、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痊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29-02

腹股沟疝是人群中一种高发性的疾病,具体是指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一种现象,俗称“疝气”。疝气又可以通过腹壁下动脉与疝环之间的关系,分为直疝和斜疝两种类型;其中直疝的发生人群多为老年人,斜疝则多为成年人以及儿童,对于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修补,以往的修补术就是对其的缝合,将缺损的部位直接拉在一起缝合,这种修补方式一度在疝的治疗上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1]。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种治疗方式中的弊端,比如术后张力大、组织愈合差等问题,而无张力修补术能够加工以往在疝修补术中存在的张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为(55.3±4.5)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年龄(44.2±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进行疝修补术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或者局部浸润麻醉,手术中,患者需要保持仰卧的姿势,然后进行常规疝切口的选择,在找到疝囊以后,如果是大疝囊,就需要在耻骨结节处横断,然后采取远端止血流入阴囊中,近端缝合关闭保证其中刚好能够容纳一个填充物,保证疝囊能够回纳腹腔;如果是小疝囊,就不需要将其切开,只要进行高位游离到疝囊颈[2]。术后使用美国巴德和国产善释两种填充网塞和定型补片,使网塞能够向内环口填入,保证展开的网塞外瓣处于腹横筋膜后方的腹膜外间隙,然后将疝环边缘腹横筋膜和网塞瓣片用4~6针进行缝合;将已经成型的补片放在子宫圆韧带或者精索的后方,保证其能够在腹横筋膜表面平整的覆盖,在开口呈现鱼尾状的部位进行缝合,保证和精索间有一指尖的间隙,再将联合肌腱、耻骨结节上腱膜组织以及腹股沟韧带和补片的四周进行缝合固定[3]。最后,将腹外斜肌腱膜进行缝合,建立能够容纳食指尖的外环,完成修补以后,通过间隙对皮下组织以及切口进行缝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在计量资料的时候使用x-±s进行表示,然后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所示。

3.讨论

腹股沟疝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过对其的研究和观察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腹内压增高,强度降低以及腹股沟结缔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导致的。在临床治疗中,以往的治疗方式创伤会比较大,并且手术以后的疼痛比较严重,治疗以后的效果愈合速度和效果,患者都比较难以接受[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相关的治疗方式也有所改进,比如在对其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保证治疗的治愈率,因此得到了广大的患者和医生的共同认可。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愈率方面都达到了100%,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都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痊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在术中的出血量为50.9±7.9,术后住院时间为3.9±0.9与对照组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姚竞智,徐洪全,王贻东,王涛.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31-32.

[2]景恩义,刘雅莉,杨克虎,郭天康.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7):875-881.

[3]李忠阳,姚仕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08-09):12-13.

[4]张文海,白剑,侯湘德,陈新岐,叶小勇.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11-3913.

论文作者:吴川江1,吴刚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川江1,吴刚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