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317523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优于参照组,而且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统计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有效的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再通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死亡率,加快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性心脏急症,主要诱发原因为人体冠状动脉长时间持续性供养供血不足,心肌组织坏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胸骨后持续性疼痛,通过硝酸酯类药物难以有效改善,而且会伴随血清心肌酶活性上升、心电图改变等情况,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本院为了促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实现进一步提升,对患者辅以急诊护理,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现就实验内容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4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1例。其中,参照组有12例为男性患者,1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46岁-70岁之间,平均为(61.2±6.5)岁;病程介于0.5h-11h之间;6例为心肌下壁梗死,12例为心肌前间壁梗死,13例为心肌前壁梗死。干预组有14例为男性患者,1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47岁-74岁之间,平均为(61.8±6.1)岁;病程介于1h-10h之间;5例为心肌下壁梗死,10例为心肌前间壁梗死,16例为心肌前壁梗死。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对干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干预等,详情见讨论。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数据,计数资料通过n(%)形式指代,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3 讨论
王二娥[2]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护理,主要有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联合溶栓治疗,相对比灌注治疗与常规护理而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本次实验正是以此为基础,最终结果表明,有效的急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首先,对患者行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且准确的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病况,例如,主诉病症、临床表现以及既往病史等。对患者行给氧护理,叮嘱其卧床休息,并构建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血样抽检,检查指标包括心肌酶、血糖、急诊生化以及血型等。对患者的神志、呼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严密监护患者的心电与血压[3]。
其次,心理护理:患者极易存在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惊恐等,极易加快患者心率,提高心肌耗氧量,进一步恶化心肌缺血情况,弱化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实际病况、心理状态进行准确把握,适当的给予患者心理安抚,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再次,观察患者病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症状,例如,呕吐、恶心等。冠状动脉造影时,基于导管、造影剂的影响,患者普遍会存在心率异常、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护理人员要行以妥善处理。球囊扩张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心律不齐、低血糖等情况,及时给予有效干预[4]。
又次,并发症护理:由于造影剂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心包堵塞、血肿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例如,皮肤瘙痒、皮疹、心音遥远、血压降低等,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发展异常,及时上报医生,对症处理。
最后,术后护理:患者术后,要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按摩护理,加快患者康复。
结语: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晓花,王芸.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J].河北医药,2013,35(11):1745-1746.
[2]王二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01(24):138-138,140.
[3]常伟荣,王聪,张梅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预案与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6(09):174-174,176.
[4]李常乐.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03):47-48.
论文作者:张敏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心肌论文; 并发症论文; 死亡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前沿》2016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