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继电保护装置,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安全管理作用,其能够切实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目前,我国在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对促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于实施具有非常的作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当中一定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者异常的运行状态,这些故障和状态的出现有可能会成为电力系统的事故,将会使整个电力系统有一部分不能够正常的工作,从而造成用户电力输送不及时,输电质量下降等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电力系统设备的损坏以及人员的安全会受到影响。电力系统是通过电和磁互相建立起来的,电力系统当中任何一个元件如果发生了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非正常运转。所以想要切除故障元件的时间一般都要求在十分之一秒之内,可是这种时间用人为的方法去实施的话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拥有一套完整的自动装置来执行此项任务。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单单是切除故障元件这么简单,还要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电气自动化的继电保护现状
在电气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电力现代化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电保护的运行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电气自动化的安全运行。
在电气自动化的运转过程中,需要配合相关检测机制才能保证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而继电保护装置是检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对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监管,还能够很好的对后续的管理工作进行预测。因此,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动化管理模式的运行质量。随着电气自动化运行需求的增长,许多现代化管理机制融入了系统的运行领域。因此,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质量提高的需求下,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质量。
二、影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若电力系统出现运行故障,不仅会对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会造成国民经济损失。为了减少电力系统事故,必须将继电保护作为维护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技术手段。而要想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就必须解决好装置拒动作和误动作两个问题。从总体情况来看,造成这两大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因素。在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中,继电保护装置、辅助装置、二次回路、通道及接口、装置的通信、断路器等出现故障,均会给继电保护安全运行构成威胁,进而影响到电力系统主接线的可靠性。
(2)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因素。主要涉及软件结构设计不合理、需求分析定义不准确、测试过程不规范、编码误差大、定值输入错误等方面,一旦发生上述问题,就会导致保护装置拒动或误动,影响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
(3)人为操作因素。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人员未按照设计要求接线,或者存在错误接线的问题。此外,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运维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对其进行维护、检修,或在检修中出现误操作,这些因素均会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策
3.1提高安全管理观念
为了从根本上员工了解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电力企业应该着力提高电力系统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电网安全主题周”、“细节决定成败”等主题活动,加深其对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甚至,提高其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为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统筹规划,科学进行选型设计
在选型设计阶段,我们应主体面向形象良好的知名企业,选择设计完善、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安全稳定的继电保护产品,设备质量过硬,是实现长期稳定运行服务的保障。片面追求价格低廉而选用过渡型技术、不稳定设备,保护装置极易发生‘据动’和‘误动’故障,反而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来对其进行再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如90年代,我系统曾在多座35KV、110KV变电所的农网改造建设中,有过惨重的教训)。因此,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必须秉承全局观念开展设计,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使继电保护、信号、计量、控制、测量及远动等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协调有序,确保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高水平的运行状态。
3.3完善调试安装、确保各设备协调配合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涵盖众多环节设备。例如:后台监控、测量表计、直流系统、远动、五防等。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调试安装工作,明析继电保护同该类设备的管理分工与责任划分,进而促进各方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在录入基础数据、建立系统数据库、联合调试各项设备等环节上下功夫。针对计算机装置防潮和抗干扰性能较差、安全系数和工作可靠性有限、易受雷击、对电源电压与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现状,安装时应执行两端电缆屏蔽层接地的工艺规定,并在相关回路上加装抗干扰接线端子,在网线及二次回路中合理配置避雷器,在直流电源处加设稳压与滤波设备,在变电站控制室装设调节室温的空调设备,交流电源处加装雷电吸收器、提高网络线和光缆抗外力破坏的能力,保证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接线的牢固可靠等安全技术措施,辅助提升计算机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并对电力工程重要质量环节(如:远方后台反映监测、GPS对时精度、远动通道质量及全站模拟精度等),进行科学管控。对于变电站改造工程,若出现设备不能停运的情况时,应利用技术手段完善安全措施,例如可用模拟开关校验新装置,实现不停电服务。同时要不断积累施工经验,总结和完善不停电典型作业规范以及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新措施,为安全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3.4加强验收以及运维管理
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相关企业或者部门应该对设备进行验收,验收的过程应该包括整组传动保护试验、设备通信、遥控、操作。如此,能够保证设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一些配电网络经过自动化的改造之后,其在保护以及控制等方面的电源会转变成统一的220kV。如此,会造成室外设备的直流回路明显提高,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此时,设备的管理人员应该注意,落实好二次的室外设备安全管理,以此避免因为直流回路增高对设备造成的危害。
四、总结
综上所述,结合当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特征和管理状况,电力系统管理者只有依据现实工作需求、系统调控现状来科学地制定安全管理策略、统筹设计、规范选型设计并完善调试安装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制度。加强对投运的验收和运行的维护,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使其能够尽快适应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将其辅助功能的优势充分发挥,以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超敏.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3).
[2]何明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解析[J].通讯世界,2014(15).
[3]李林锋.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之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13).
论文作者:杨荣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