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_赵湧频1,余思逊2,刘伟明1,陆明柳1,张艳1

(1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2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82例,按年龄,入院GCS评分分组后再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普通治疗组26例、单纯高压氧组30例及高压氧联合纳洛酮、依达拉奉治疗组26例。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估3组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观察3组的脑损伤恢复情况及预测预后。结果:单纯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而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较单纯高压氧治疗组更高(P<0.05);3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经治疗后均下降,单纯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较普通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依达拉奉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纳洛酮;依达拉奉;高压氧;脑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50-03

脑血管的病变与脑出血的发生相关,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可最终导致脑血管病变,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则是高血压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患者因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最终可导致已经发生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而豆纹动脉破裂出血最为多见。脑出血预后差,1个月死亡率高达30%~50%,存活3个月的病人中,仅28%~35%有独立生活能力[1]。本研究使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并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1.2病例一般资料

筛选近3年内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42岁~78岁 (60.9岁±10.99岁),患者入院诊断均为高血压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59例,丘脑出血13例,脑叶出血10例。入院GCS评分>5分,出血量30~50ml(40.60±8.06ml)。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1.3 排除标准

(1)入院时合并其他多器官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2)GCS评分<5分,或已经出现脑疝的病人;(3)动脉瘤、血管畸形及脑干脑室内出血;4、根据手术中的情况未行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人。

1.4 治疗分组

82例患者术后先按年龄,入院GCS评分进行分组,再从各组患者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高压氧组、联合组(高压氧+纳洛酮+依达拉奉),其中对照组26例、单纯高压氧组30例及高压氧联合施普善组26例。3组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达到手术指征,急诊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各组术后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给予常规降颅压、控制血压、抗感染等治疗,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治疗;单纯高压氧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15天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每次升压20min,稳压吸氧60min,降压20min,共10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联合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15天后给予高压氧+纳洛酮+依达拉奉治疗(纳洛酮4mg/qd,依达拉奉30mg/Bid,静脉滴注)。

1.4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后对3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依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执行。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评分降低90%以上;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89%;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以下或增加不足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5 S100β蛋白的测定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人S100β蛋白酶免试剂盒,上海拜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标准曲线换算成试剂浓度。高压氧治疗前1d单纯高压氧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抽血,病情稳定后半月时对照组抽血(三组患者同一天抽血),3组均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ml,静置(5~10)min,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待测。施普善满疗程时单纯高压氧和联合组分别再次抽取静脉血3ml,病情稳定后半月对照组再治疗14d(三组患者同一天抽血),血清分离方法同前,集中S100β测定的浓度。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用F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普通治疗组有效6例,有效率为23.1%;单纯高压氧组有效18例,有效率为60%;联合组有效22例,有效率为84.6%。单纯高压氧组有效率与普通治疗组比较P<0.05;联合治疗 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单纯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普通治疗组,联合组疗效更优。详见表1。

2.2 血清S100β变化

3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在治疗开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单纯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均有所降低,较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患者S100β蛋白水平降低更明显,与单纯高压氧组比较 ,联合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也有明显降低(P<0.05)。

表2. 3组患者血清S100β的变化情况μg/ml

*VS 单纯高压氧治疗组 P<0.05;** VS 对照组 P<0.01

3.讨论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血液破入脑实质或脑室系统,占脑卒中的20%,是我国的常见病,预后差。目前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理损伤机制包括;①血肿“自身占位效应”和血肿内凝血酶等“毒性”物质的释放对脑组织的直接损伤,这种损伤称之为原发性损伤[2];②继发性损伤:由血肿介导的炎症反应、脑血流及代谢等改变,造成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脑水肿,从而形成颅内高压、血脑屏障破坏、导致局部脑血流明显降低等。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缺乏根本的有效 治疗方法,如何及时清除血肿,并改善出血后对脑组织造成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损害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所在[3-4]。

高压氧疗法目前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或颅脑损伤的治疗,其在增加脑血氧含量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但是也有研究提出高压氧能促进氧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物,可能加重氧化损伤,甚至诱导血管收缩,损害脑血流,出现脑内盗血现象。盐酸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其具有强大的神经保护机制有:再维持脑灌注压,可以增加内源性脑保护因子的活性,具有改善脑循环的作用[5-6],而依达拉奉可清除脑出血后生产的大量自由基,抑制黄嘌呤及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刺激生成前列环素,减少炎症介质白细胞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成梗死的体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纳洛酮以及依达拉奉正好降低高压氧治疗带来的潜在风险。高压氧在增加脑血氧含量的同时产生的过多的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正好可以通过依达拉奉强有力的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能力得到纠正,并且不用担心血管收缩带来的脑血管供血不足,通过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组织软化、坏死及脑水肿所致的脑功能损害。

本研究发现,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亚急性期,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和高压氧联合纳洛酮、依达拉奉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联合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更好,提示高压氧和纳洛酮,依达拉奉治疗方式联合能够疗效互补,协同增效。S100β是一类由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钙离子结合蛋白,不易透过血脑屏,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但当脑组织受损时,如脑出血、颅内感染等,S100β可释放入脑脊液,S100β蛋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后血清中该蛋白指标可明显升高,现已被用于评估脑出血预后的动态观察指标。单纯高压氧治疗组和高压氧联合纳洛酮,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治疗组血清S100β降低尤为明显,提示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预后更佳。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高压氧联合纳洛酮,依达拉奉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增加脑细胞血氧含量,改善脑出血区脑组织脑代谢,对抗自由基损伤,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悦,尹琳,辛世萌等.环磷酰胺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 : 270-271.

[2]邓平;吴晓牧.高血压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杂志,2010,4(4):267-278.

[3]刘学聪,刘宝玲,宋丹丹.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2):24-26.

[4]余鹏飞,麦兴进,符树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3):1839-1841.

[5]于辉天,麦荣康,叶华卫等.高血压脑出血脑脊液β-内啡肽含量测定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

[6]苏江.β-内啡肽与脑出血关系及治疗[J].医学综述,2005, 11(8):675-677.

[7]刘亮,尹华锦,明扬等.依达拉奉对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7):583-587.

论文作者:赵湧频1,余思逊2,刘伟明1,陆明柳1,张艳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纳洛酮、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_赵湧频1,余思逊2,刘伟明1,陆明柳1,张艳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