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原则在抗日战争中的运用和发展——兼论抗战时期中共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抗战时期论文,苏联论文,共产国际论文,独立自主论文,则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①多次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找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前进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同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独立自主地制定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今天,重温独立自主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起的巨大作用,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国情的需要和革命经验的总结。
抗日战争时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出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但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复杂的阶级关系和尖锐的阶级斗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虽然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统一战线,但又企图通过抗日战争削弱甚至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蒋介石曾对美国记者西奥多·怀特说:“日本人不过是切肤之痛,而共产党则是心腹大患”。②1937年7月,在庐山训练班上,蒋介石提出“在抗日战争中削弱共产党的五分之二”的阴谋计划。可见,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性并没有改变,仍顽固实行一条片面的抗战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展革命力量,才能避免被削弱和消灭,才能坚持持久抗战、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
遗憾的是,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曾提出过不少错误主张。1937年8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召开专门讨论中国抗战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会议。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力量比较弱小,抗战应该依靠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要运用法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阵线,一切经过人民阵线”的经验,与国民党共同领导。提出,中共“党的政策和策略需要作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应派人去加强中国国内的干部队伍。“国外有这样的干部,他们可以帮助党,向华北输送干部尤为重要,这是应当提出的第一个问题。”③一向以“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自居的王明1937年11月回国后,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和苏联为中国制定的方针,提出了一系列右倾机会主义观点。他抹杀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原则分岐,否认统一战线中存在着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认为:国民党“在实际上证明其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生存而奋斗的最大政党,国民党的领袖蒋先生及其他坚决领导抗战的人物,将成为中国的不朽的民族英雄。”④他“把国民党蒋介石的军阀性、法西斯性都抹杀了,认为站在一起,一般高、一般美、一般漂亮。”⑤他一再宣称,国共两党应“共同负责,共同发展和共同胜利”。⑥军队要“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武装,统一供给和统一作战计划。”⑦他的所谓“一切为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⑧的口号,实际上就是一切经过国民党,一切服从国民党,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行动限于国民党蒋介石所允许的范围内,完全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现实出发,既尊重共产国际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又不照搬共产国际的指示,而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1937年8月,陕北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并尖锐地提出了在统一战线中谁领导谁的问题。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明确指出:“在党内,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在全国,反对民族对民族的投降主义。”“为了争取中华民族和劳动群众的解放,为了使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斗争坚决有力,必须反对共产党内部和无产阶级内部的阶级的投降倾向,要使这一斗争开展于各方面的工作中。”他强调指出:“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密切地联系到独立自主的原则,”“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⑨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方针政策,是因为在经历了挫折与胜利之后,已在思想、政治、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失败的教训在经过认真总结和思考后成为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懂得了:不能只靠外援,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人民群众为靠山,不断壮大人民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提醒全党:“1927年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引导了那时的革命归于失败。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忘记这个历史上的血的教训。”⑩他还指出:“共产党内理论水平的不平衡,许多党员的缺乏北伐战争时期两党合作的经验”等情况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1)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不渝地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政治上,坚持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军事上,坚持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阻挠,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人民军队。在广大敌后,开辟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上,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方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发展了革命根据地的各项经济事业。独立自主原则在各方面的贯彻执行,使中国共产党不断赢得主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39年冬和1940年春,国民党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博山、深县、确县等惨案。中共中央1939年8月19日在《中央关于对待局部武装冲突的原则的指示》中,严正指出我党我军的明确的自卫原则,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12)在此原则指导下,八路军和新四军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惨败。东南局领导人项英对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认识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1940年5月4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东南局的指示中指出:在一切敌后地区和战争区域,“我们均能够发展,均应该发展,”“所谓发展,就是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在应付可能的全国性的突然事变问题上,也只有采取斗争的方针,才能使全党全军在精神上有所准备,在工作上有所布置。否则,就将再犯一九二七年的错误。”(13)但新四军转移过程中,项英没有警惕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阴谋,结果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这在实践上宣告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破产,证明了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正确性。
皖南事变发生后,共产国际和苏联仍然从苏联的外交政策出发,希望拉住蒋介石以抵抗日本,反对中共中央采取同蒋介石尖锐对立的政策,以退让求团结。1月20日,季米特洛夫来电,要中共严格把握党的政策。2月5日再度来电,提醒中共中央不要使国共关系破裂,不可另起炉灶,而应将斗争矛头指向亲日派。同时,苏联大使潘新友、军事顾问崔可夫再三叮嘱在重庆的周恩来,要中共设法延长而不是中断同国民党的关系,避免因国共对立影响抗日的中心任务。正如克劳丁所说,“斯大林要求中共作出势力——实际上这意味着让步——来加强与国民党的团结。”(14)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没有听从共产国际的指示,而是独立自主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政治上,取猛烈攻势,向全国人民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的对外妥协、对内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军事上,暂取守势,积极准备应付各种局面。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气焰不得不有所收敛。3月6日,蒋介石在参政会演说中被迫声称“保证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现实有力地证明了:“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15)“这次斗争表现了国民党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地位的提高,形成了国共力量对比发生某种变化的关键。”(16)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在西线自顾不暇,对中国援助很少。同时,为避免两线作战,联共1941年7月要求中共中央派军在北平、张家口、包头一带突破日军的集结,破坏铁路,断绝交通。当时中共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如果照联共的要求去做,后果将不堪设想,遂未执行。苏联对此非常不满。1968年,苏联党的机关刊物《共产党人》6月号以歪曲和诽谤的形式披露了当时的冲突,指责“毛和他的宗派分子公开破坏了我党的建议……当国际无产阶级的利益需要最大限度地加速反法西斯行动的时候,毛在抗日战争中是消级的……”(17)
现实斗争的发展证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无比正确的。但在党内,王明的教条主义影响还很严重,党还没来得及在全国范围内从 思想上加以彻底清算。而且,抗战以来,中共吸收了70余万名新党员,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往往容易受不正确思想作风的影响。因此,从1941年起,从延安的高级干部做起,全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这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破除党内教条主义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整风,极大地巩固了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使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独立自主原则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全面的贯彻执行。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其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军事上的独立性,既坚持统一战线,又不束缚自己手脚,才有力地维护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一政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且又极富教益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苏联关系的结果。历史经验再次证明:“一个国家的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固然离不开一定的国际条件和各国人民的支持,但在根本上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能依赖别的国家或者什么国际指挥中心发号施令。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任何人都无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18)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9)独立自主原则,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更大的历史作用。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5页。
②张戒、[英]乔恩·哈利戴《孙逸仙夫人宋庆龄传略》第70页。
③黄修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下)第268-269页。
④⑥⑦⑧《王明言论选集》第550、548、543、629页。
⑤《周恩来选集》(上)第214页。
⑨⑩(11)(13)(15)(1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91-396、391、392、753-755、745、778页。
(12)《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第302页。
(14)(17)[西班牙]费尔南多·克劳丁《共产国际·斯大林与中国革命》第32、33页。
(18)《三中全会以来》(上)第208页。
(1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页。
标签:抗日战争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第三国际论文; 历史论文; 蒋介石论文; 统一战线论文; 毛泽东论文; 王明论文; 国民党论文; 太平洋战争论文; 世界大战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