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汇禹水利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BIM的中文全称为建筑信息化模型,可以将各个施工环节的工程信息,在三维模型中展示出来,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减少了设计误差现象,同时还能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的施工效果。所以,本文对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优势;应用
1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利用BIM技术构建的三维模型,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良好的协同合作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工程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高度共享,而且还加强了造价控制力度,有利于工程成本的节约。②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可以通过动态模拟的方式,将施工过程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施工方案做出合理调整,提高其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减少了工程变更现象。③BIM技术贯穿于水利工程整个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后期维护等环节,BIM技术在任何环节都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减少工程问题的出现。以工程招投标为例,在对工程量进行分析统计时,可以利用BIM模型所提供的较为全面的数据,列出具体的工程量清单,为招投标提供可靠依据。这些都是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和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2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三维建模是应用BIM技术的关键,主要从地形建模和建筑建模两方面进行考虑,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高效开展。
2.1 在地形模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的施工布置情况,可以通过地形模型将其显示出来,为施工计划的制定及各项作业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借助BIM技术构建地形模型时,一般分3步完成。①先通过实际勘察和测量,采集地形数据并进行分类处理,以河道地形等高线为例,得到具体数据后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较大误差,应通过再次测量进行纠正,确保模型中的数据与工程实际数据的一致性。②利用所得等高线创建曲面,为了将地势地形的变化情况显示出来,在对曲面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角网形式。为提高地形模型的精准度,还需对曲面高程进行严格检查,修改其中的错误数据或者误差数据。③修正好地形等高线和曲面高程后,为确保与三维模型与实际地形的一致性,还需要再次检查各项数据,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可在BIM软件中生成对应的地形模型。
2.2 在建筑模型中的应用
建筑物是组成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具体包括坝体、闸门、工作室等,这些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加强对建筑施工的控制力度。现阶段我国关于水利工程建筑物BIM建模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在应用时可借鉴建筑BIM建模方式,针对水利工程中的建筑物建立三维模型,主要分五步进行。①根据水利工程建设要求、具体用途、规模大小等因素,确定其模型等级和精度,以此作为基准,结合施工设计完成模型的构建。②认真查阅水利工程资料,了解其基本情况,明确各个施工要点,对工程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并将各项数据清楚标注在CAD图纸上。③水利工程各个建筑物特点各不相同,构件形状、大小等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互换通用,一般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在建立BIM模型时,可以以族作为最小单位,根据施工设计将所有构件拼装组合到一起,在不同专业及工种施工人员的通力合作下,用BIM模型将建筑物展示出来。④完成建筑模型的构建后,需要通过图形管理对模型进行上色,并确定最为合适的线型,同时还要进行信息管理,将模型形状、大小、坐标等几何信息加以描述,将设备参数、成本价格等非几何信息表示出来。⑤根据水利工程建筑模型构建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并判断各个构件所在位置是否正确,彼此之间的连接是否合理,与设计图纸比较不能出现偏差。经检查没有发现模型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即可以此作为参照和标准,设计施工方案并开展施工管理等工作。
3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为了解BIM技术的具体应用,此次研究以某水利工程为例,对其应用过程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3.1 项目概况
某水利工程总施工量较大,建筑物众多,主要包括坝体、泄洪系统、发电系统等,坝基高程为208m,平均坝高约为52m,最高处为58m,坝底宽度和坝顶宽度分别为59m和9m,坝顶全长205m。为确保工程质量,并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决定采用BIM技术构建工程模型,然后进行施工设计和施工管理。
3.2 BIM技术的应用
土方量的计算和混凝土工程量的提取,是该水利工程中应用BIM技术的关键所在。①在计算土方量时,先根据图纸信息了解基本地形情况,在BIM软件中经处理后生成地形曲面和设计曲面,构成填挖土方量的体积曲面,如图1所示。然后再将其剖切图表示处理,以此作为依据,对工程土方量进行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数值,挖方量和填方量分别为5285.6m3和5286.3m3,净填方量为0.7m3,与实际结果相差5.5m3,误差精度满足工程需要。②对于混凝土工程量的提取,分三步完成,具体为构建参数化族库、建立工程模型、提取工程量,能够利用BIM模型所标注的各项参数,高效、准确的完成工程量的统计,同时还避免了重复计算问题。以非溢流坝段为例在BIM模型中所提取的混凝土工程量具体如表1所示。③还借助BIM软件对工程进度进行了动态模拟,结合Project、P3、P6等软件,以动画形式将施工过程呈现出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找出施工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施工方案做出了优化和改进,提高了可操作性。比如对于碾压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在汛期之间完成,防止出现工期延误现象,对该项施工作为进行可视化模拟,加强了对施工进度的控制,确保能够在汛期到来之前,将碾压混凝土浇筑完毕。
表1 非溢流坝段混凝土工程量
3.3 应用效果
在该水利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首先,在建立BIM模型之前,为了解工程概况,需要对图纸进行详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处理。其次,在BIM模型中,能够根据施工要求,快速、方便的调整建筑物位置,确保建筑物分布的合理性。另外,能够进行碰撞检查,发现不同专业和工种之间的施工矛盾,并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做出调整,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还可以通过动态模拟施工进度,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应对策略,避免造成工期的延误。
结束语: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讲,BIM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效率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证了水利工程功能的良好性,与传统图纸设计方式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做好水利工程的勘察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及建设需求,选择合适的BIM软件,并科学搭建BIM技术平台,进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超.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江苏水利,2015
[2]韩笑.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浅[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
[3]李丽.关于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与认识[J].农家参谋,2017
论文作者:胡思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地形论文; 工程论文; 曲面论文; 建筑物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