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化建筑设计论文_王卫超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智能化建设是我国建筑设计的一个主流发展趋势,智能化建筑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加鲜明的灵活性、节能性,更加能够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智能建筑设计中,设计者要根据当前建筑设计特点以及智能建筑的要求,科学进行空间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尤其是在技能环保材料与智能系统的设计方面,要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的智能化、现代化。智能化建设设计包括很多内容,下文对具体的设计特点以及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设计;要点;理念

引言

建筑智能化一般是指,借助智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管理和使用建筑内部的各种系统,如供电系统、灯光系统、空调系统、排风系统、防火防盗及给排水等系统。这些系统在建筑的使用中,都可以被“智能化”,从而让整个建筑在服务人们的过程中更加科学高效和人性化。互联网的覆盖和各种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无时无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在建筑行业也引入了智能化的概念。

1智能建筑设计特点

1.1智能建筑的灵活性

与其他建筑方式相比,智能建筑的灵活性更高。依据建筑系统的要求,可以对建筑物的功能和布局随时改变,让建筑物本身拥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效果。建筑设计团队在进行空间布局时,会对房间合理使用,对于交通核心和设备管线的布置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建筑随时更改,让建筑流程更加灵活。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的高度要按照设计要求执行,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点:第一,按照高度要求提前预留好顶部与天花板的距离。第二,使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避免了空间产生的压迫感。在结构设计上,利用钢架增加原有的承重效果。对于设备管道的安装问题,可以提前做好规划,并将其放在结构框架内,减少了对天花板高度的占用,整体的施工流程更加灵活,充分展现智能的优势。

1.2智能建筑的节能性

智能建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消耗,这也是现代建筑关注的问题之一。之所以智能建筑被快速推广,是由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渴望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完成产品的制造,使产品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智能建筑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同时配合智能化的百叶窗,对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在项目规划中,可以按照气候需求,日出、日落的时间进行阳光采集,充分与自然环境结合,凸显智能系统的人性化理念。智能建筑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完成建筑本身的等级增强效果,对内部的合理设计和空间概念把控,使建筑物内部更加美观,整体设计趋于人性化。为了贴合自然。也为了更适合人类居住,智能建筑可以适应更加恶劣的气候条件,利用精巧的设计,展现智能建筑的施工优势和布局优势,使智能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

智能化建筑工作开展之前,设计人员要有预期的理念构思,避免受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让智能建筑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团队会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和施工进度,对建筑的流程进行把控,对方案的实时调整是智能化的优势,在理念设计上需要突出以下内容:第一,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的智能化需求,采用相应的应用功能和信息技术,同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服务,让整体的施工方案得到优化,使建筑更有科技感;第二,对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智能建筑可以按照建筑主体的构建需求,将布线系统完美的与建筑物相融合,使整体的设计理念更加人性化。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设计方案,最大限度的简化施工流程,避免材料浪费,加快施工进度;第三,明确建筑承包商的责任和工作范围。按照事先计划的建筑任务,提前设计线路的安装方案,确保线路和配备完整、准确。

3智能建筑系统设计方法

3.1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系统设计

自动化系统与智能建筑相匹配,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使自动化系统更好的服务人类。办公自动系统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相匹配,简化了办公流程,避免了办公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浪费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自动化系统还配备了智能通风、火警预测、变配电、给排水等设备,让人们的日常工作更加安全,满足了统一管理、分散控制和节能减排的设计要求。

3.2智能建筑的通讯系统设计

以综合布线作为基础,将智能化系统与通信网络连接,提高通讯速度,并可以将多个设备完美连接,使设备对语音、图像和信号的传输效率提高,降低了信息的沟通难度。通过标准的建筑布线,能够使整体的维修费用降低45%左右。综合布线还可以考虑后续的线路更改问题,对于特殊线路的隐蔽安装有更大的帮助,也使线路的安全使用性得到提高。

3.3智能建筑的办公系统设计

在办公室内应用智能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让文件的传输数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技术相结合,通过办公室的系统完成信息链接,在计算机、传真机、声像储存等设备的辅助下,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在自动化系统的帮助下,人们也达到了自动化办公的目的。依靠简单的信息堆积,无法完成预期的信息加速效果,而利用智能化建筑,搭配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集成处理。为了满足三大系统:智能建筑功能、共享信息、管理信息的要求,人们利用自动化系统,将分散的信息统一存储,完成综合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和效率。

3.4智能建筑内部设计

智能建筑内部设计主要包含天花板、屋顶、墙面和地面。针对于特定的位置,智能建筑都有单独的处理方式。

首先,智能建筑的屋顶要做到与外界环境的完美配合,充分利用物理条件的优势,使智能建筑更符合人们的居住和观赏需求。智能建筑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搭配防雷电系统,对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安全进行保护。

其次,屋顶还设有高速运转的中转站,因此对于空间的占有率更高。为了满足内部物品的摆放需求,降低设备出现的噪音和电磁场污染,屋顶天花板,要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同时还要避免对照明系统、送风系统和沐浴系统造成影响。智能建筑搭配的自动化设备更多,为了满足照明需求,制动系统要完成光束的水平、垂直等方向的调节和布置,避免出现眩光的情况。建筑物内部的照明率要达到70%以上,为了达到节能要求,智能系统要充分结合外部的自然光,对内部光源适度调节,通过安装的光源传感器,检测内部的光照情况,然后进行自动化调节,避免资源的浪费。设计者还要合理布线,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智能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图1为智能化建设室内设计示意图。

结束语

研究智能化建设设计,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设设计研究的重点,智能化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也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智能化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庄国雄.现代商务办公楼的建筑智能化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9):90-91.

[2]戴艳.智能化时代的建筑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4):178+180.

[3]孟俊文.未来智能化建设设计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5):178-179.

论文作者:王卫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化建筑设计论文_王卫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