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论文_柳小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12月,186例在儿科急诊治疗的患儿及家长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平均分为护理组合对照组,每组各93例。两组采用同一组护理人员进行治疗,其中护理组予以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采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态度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组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7.84%;对照组的一次性成功率为88.17%。并且护理组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3.87%。护理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根据患儿情况的不同,对其及家长实施不同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急诊;输液治疗

儿科是研究儿童身心发育、保健及预防疾病的综合科学。是以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从而达到降低儿科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目的,其儿科急诊具有发病急,来势凶险,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严重的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中主要以输液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在实际的工作中,患儿的年龄过小不易配合工作,而患儿家长的情绪往往处于焦虑的状态,护士也容易出现紧张的情况,各方面的压力导致最后穿刺失败,影响患儿的治疗。另外,患儿的生病导致家长的情绪波动较大,如输液不顺利,家长则会出现不满的情绪,进而造成医患纠纷[2]。所以,加强急诊儿科的心理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心理护理带来的作用,特选取2015年2月至12月186例在儿科急诊治疗的患儿及家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12月,186例在儿科急诊治疗的患儿及家长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比两组患儿及家长的各项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采用同一组护理人员进行治疗,其中护理组予以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采用,心理护理的具体方式如下(1)改善输液环境,根据儿童的心理将儿科急诊室布置的充满童趣化,提供比较整洁、安全的输液环境,在室内的墙面上画上颜色较为丰富的图案,以及在室内配备大型的电视播放动画片,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减轻患儿的害怕心理,降低患儿及家长在治疗时的不良情绪。(2)减少输液之前的等候时间,由于在输液前等候容易引起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可以利用海报、警示牌等方式进行提醒,使家长了解输液的过程,做到心中有数,让患儿的家长在等待时了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在对待危重儿童时,应建立紧急绿色通道,实行先看病后交费的措施。降低患儿家长在等待时产生的焦躁情绪。另外,在每个窗口应设立导医,帮助家长尽快的解决就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患儿家长熟悉就医过程。多开辟几个窗口,让每个窗口等候的人不超过6人。(3)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的沟通问题,护理人员应注意沟通方式及技巧,建立好第一印象,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用自己专业的技巧赢得家长的信赖。在输液的过程中,对年龄较大的患儿采用鼓励、安慰或讲道理的方式来获得患儿的配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采用引逗,利用玩具、糖果等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静脉注射的成功率。(4)给家长做好讲解工作,在输液前应对患儿的家长进行讲解,尽量让家长了解输液流程、大致时间以及药物的详细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告知家长,用特殊药物应及时的通知家长。还有在输液的时,护士应加强巡视次数,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一次穿刺不成功的患儿应给予安慰或者鼓励,对家长的态度要满怀歉意,解释失败的原因,取得患儿家长的谅解,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穿刺。(5)尊重家长、尊重儿童,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尽可能的满足患儿和家长的合理请求,在输液的过程中注重文明礼貌,多使用请、谢谢等文明用语,对待家长及患儿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以真诚真心的服务来打动家长,让家长理解其工作,达到配合的目的。(6)为患儿在输液的过程中提供便利服务,在每张输液的床下放置便盆,为家长提供热水、一次性水杯等物品,提供轮椅和担架,方便危重患儿的运输,设置专门的洗漱间,方便长期住院的患儿及家长的日常生活。(7)进行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康教育资料的方式帮助患儿的家长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在进行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对家长进行相关疾病的指导,对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可预防方面进行讲解,是家长对患儿所患的疾病有所了解,并对治疗增加信心。在医院应设立相应的指导窗口,帮助家长解答相应的问题,加强家长与医护人员的交流,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工作态度的满意程度。总分为30分,0分~ 10 分为不满意,11 ~ 20分表示满意,21 分~ 30 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X2 检验。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穿刺情况的比较,护理组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7.84%;对照组的一次性成功率为88.17%。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程度的对比,护理组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3.87%。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患儿和家长往往会出现不配合的表现,他们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和表现有以下几点:

3.1急躁和急切心理,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生病后家长都很担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治疗,早点康复,所以会不断催促护士尽快配药及注射,如稍有延迟就会产生抱怨甚至更恶劣的态度,导致整个输液过程都充满着负面情绪。

3.2焦虑和紧张,对环境的陌生以及输液等候时间较长引起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其表现为对只是标语的无视,只是四处的打听问路。由于儿科疾病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往往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造成输液的等候时间较长,导致家长出现焦虑等情绪。其表现为在输液后期望过高,往往刚输上液就问医护人员有关病情什么时候好转的问题,见到病情为减轻就会将患儿的病情反复向人进行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查看,过度担心孩子的病情。

3.3出现怀疑药物疗效的情况,由于家长对药物知识的不够了解,对药物副作用知识的缺乏,进而引起家长出现对治疗药物的怀疑态度,其表现为不断的询问护理人员疗效及有无副作用,对抗生素药物引起孩子发生腹泻的状况不了解,认为是药物不对症导致。

3.4医疗费用的问题,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患儿的家长在医疗费用方面往往会出现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其表现为不按照医嘱治疗,不安程序治疗,自己看孩子的情况来决定治疗时间。

3.5环境方面,由于在陌生环境接受治疗,患儿往往会出现恐惧感,其表现为不断的哭闹,孩子的哭声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一个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在哭,导致自己也跟着一起哭。

3.6由于家长心疼孩子,在孩子注射或者检查室发生哭泣的现象时,患儿的家长也会表现出恐惧的心理,其表现为不敢看孩子的哭泣行为,甚至是躲开不理。到处打听护理人员,希望由经验较丰富的护理人员来予以自己孩子穿刺。对护理人员由于年龄、性别等条件下引起不信任,要求更换护理人员。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家长怀疑整个治疗流程,其表现为对药品的反复核对,以及对治疗环境的不满,要求予以更好的条件和待遇。

综上所述,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儿情况的不同,实施不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3]。在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2,7(6):134.

[2]施慧.人性化服务在提高儿科急诊输液患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73.

[3]董菊,李艳霞.儿科门急诊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前后满意度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10):1416.

论文作者:柳小径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论文_柳小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