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化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公允论文,杠杆论文,业绩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4月,美国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随后,次贷潜在的风险悄然蔓延,开始逐步向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渗透。就美国大的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看,到2007年底,虽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开始下降,但总体上还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影响。[1]2008年9月15日,美国政府为捍卫自由的市场经济原则,放任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而没有动用公共资金救助。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成为次贷危机全面升级的导火索,引发了华尔街金融巨头岌岌可危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更触动了全球的经济神经:股市暴跌、银行倒闭、经济衰退……全球金融市场爆发了系统性风险。为什么昔日如此稳健、辉煌的美国商业银行业受到如此大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次贷危机到底从什么环节击垮了商业银行?过去利润及资本金的积累为什么在危机面前变得无缚鸡之力?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讨论。
一、证券类资产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
独立战争后的上百年间,美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的自由银行制度,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政府对金融企业经营范围基本不干预。1929年的“大萧条”使大量的商业银行破产倒闭。人们将原因归结为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造成短期负债与股票、债券等长期资产之间比例失衡,而且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为此,1933年美国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证券业的快速发展对银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和客户的大搬家,银行的经营环境开始恶化。为生存,商业银行想方设法规避法规的限制,创新了许多金融工具和产品,这些产品和工具涉及在证券、银行和保险等多个领域。同时,金融自由化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主旋律,混业经营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趋势。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结束了美国长达66年之久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准许银行混业经营,使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的商业银行从此开始大规模涉足资本市场。
1999年后,在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证券类资产呈明显上升趋势,以10大商业银行为例,证券类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平均从27%上升到35%左右。①在过去的十年,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已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信贷领域,转而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综合型金融服务,非利息收入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去杠杆化挤破了商业银行的财务泡沫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利用杠杆效应撬动经济的增长。其中,家庭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2年后,在低利率、流动性过剩、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攀升的环境下,美国普通家庭纷纷利用财务杠杆购买资产,利用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支持消费,但这种消费实质是建立在负债的基础上。许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更是利用高杠杆获取丰厚利润。②美国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大量印钞,以贸易赤字的形式负债消费,并催生了财务泡沫。在泡沫高涨时,对冲基金成为资本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对冲基金证券资产的高流动性,使其可利用基金资产方便地进行抵押贷款,从银行贷出高达数十倍的资金。杠杆效应的存在,使一笔交易在扣除贷款利息后,净利润远远大于仅使用资本金运作可能带来的收益。在高收益的诱惑下金融机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高财务杠杆的经营模式。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约为10~12倍,投资银行则达20~25倍,[2]对冲基金则更高。当然也恰恰由于杠杆效应,在泡沫破灭或操作不当时往往会面临超额损失的巨大风险。
去杠杆化是主动降低杠杆率的过程。去杠杆化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银行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偿还债务,主动收缩其资产负债表。这种方式的连锁反应较为强烈,当债台高筑的人和企业陷入金融困境时,通常都会出售资产然后用所得资金来偿还债务。借款者越希望尽快还债,他们反而越还不起债。因为如果金融机构都大规模出售风险资产,势必引起风险资产价格的迅速下滑,市场流动性降低,并造成银行尚未出售的风险资产的市值进一步下降。因此,可能演变成恶性循环,即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而去杠杆化本身又进一步导致资产价格的下跌。第二,银行吸收和扩大股权资本,即增加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规模。这种方式相对较为稳妥,即通过增资扩股来提升股本规模。截至2008年5月,全球范围内60多家银行和经纪公司的资产减值已达3 810亿美元左右。其中,引资部分占2 660亿美元。[3]如果没有来自政府的公共资金和新兴市场的注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场金融泡沫的形成与破灭,雷曼的破产直接打破了持续多年的高杠杆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膨胀幻觉。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导致了股票、债券、房地产三大主要资产价格的整体下跌。由高杠杆到去杠杆的过程,会将流动性的紧缺从资本市场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商业银行业绩受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发生过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一些储蓄及住房贷款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没有将金融机构的风险披露出来,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 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此后,美国金融界就开始研究并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的价值。
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现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引入并广泛应用。公允价值通常被更直接的表述为以市场为计量,金融机构必须都用公允价值评估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下降则必须在财报中进行及时披露。第157号准则将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是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的市值确定。第二是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参考相似的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有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是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
按照美国证券监管规定,银行所持有的大量次级债金融产品及其他较低等级的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产品,都得根据市场价值来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次级债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和市场价值直线下降,而债券价格的公允价值下降,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而资产账面值的大幅缩水,又间接地拉低了资本充足率,使金融机构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时间内变卖手上的次贷资产,进而引发新一轮由于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对银行来说,很容易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资本金折损→价格进一步下跌→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没有及时注资来补充资本金,这些银行很快就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相当部分是按市值来计量,损益表上的利润并不完全是实现了的利润,也不可能是股东可分得的利润,只是账面利润,这个利润将随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变化。2002~2006年,美国股市、房市的价格持续上涨,金融泡沫在不断地被吹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泡沫化的银行业绩在账面上充分地反映出来。
公允价值向投资者提供了更加透明、及时和高效的信息。但公允价值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如果说在上一轮储蓄和贷款危机中,会计处理被指责为没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那么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面对狂泻的股价,银行的会计处理需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在危机的深谷中遭受抛售和打压的价格是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其实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助推了又一轮恐慌性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银行股票的风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商业银行业绩受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四、结束语
过度金融化和高度杠杆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混业经营中准确为商业银行定位,尽量规避高杠杆和高风险的金融资产。从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属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不同的领域看,两者也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传统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和中间业务等代理和手续费业务,风险较小;而投资银行主要涉足的领域在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资本市场,风险较大。就零售客户来说,个人储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而投资银行的客户较银行客户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强。因此,各国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监管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商业银行的要求是稳健经营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许多国家为此也建立了存款保险公司,使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较深地涉足资本市场,既会扩展盈利的空间,又会增加风险的可能。如果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证券市场,其业绩就会完全被资本市场左右。
在金融领域完全避免杠杆化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商业银行是经营信用的实体,贷款过程中的乘数作用普遍存在,杠杆问题不可能回避,关键是如何使风险可控。资产证券化产品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它解决了银行房地产等信贷期限长和流动性差等两大难题。资产证券化本身没有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问题主要出在银行过于放松信贷条件。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混业经营的趋势不会改变,关键是商业银行需要控制风险,不要涉足一些过于复杂和纯粹空转的高风险产品。
第二,认真研究公允价值的会计原则,避免商业银行的业绩受制于资产价格的市值波动。公允会计准则在实际运用中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值得认真研究。对交易类金融工具来说,资本市场变化无常,市场某一特定时间的市值,并不是持有它的企业在未来出售时能取得的价格,这些信息经常会失真。而且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金融产品的价格常常会被操纵。如果以被操纵的成交价或闭市价作为确定该金融产品的账面价值,会严重误导投资者和企业决策。在成熟的市场,随着交易技术和效率的提高,投资短期化趋势明显。这种投机性的行为与价值型投资对金融工具的风险定价,使交易价格与金融工具根据内在价值合理变现的金额可能存在较大的人为差异。公允价值准则很大程度上使得会计变为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趋势簿记,而远非价值簿记。公允价值准则使银行工作的重心过于关注资本市场这个外界力量,因为资产的市值决定了银行的生死命运,这本身就是过度金融化的恶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忽略传统业务、人力资本及企业经营管理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和作用。
注释:
①本文证券类资产是指证券资产与权益投资之和与总资产的比例。选择10家美国2008年资产额最大的商业银行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有个别的数据不完整,没有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根据Bankscope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到。
②杠杆率是指资产与资本金的比例,即用借来的钱形成资产,增加盈利能力和购买力,以较小的资本控制着庞大的资产规模,一般来说银行信贷是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总财务杠杆=总资产/股东权益,它是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
标签:银行论文; 公允价值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金融杠杆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杠杆交易论文; 杠杆比例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金融论文; 风险资产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次贷危机论文; 资本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