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中心卫生院222346
【 中 图 分 类 号 】 R18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目的 了解新浦区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09年-2013年新浦区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3447例,年均发病率145.46/10万,死亡率0.63/10万,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38.85%,其次是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占发病总数的36.61%。目前发病率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猩红热、肝炎、痢疾。结论 新浦区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在2011年有小幅波动外,总体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的传染病监测和防控。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
为了解新浦区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新浦区2009年-2013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新浦区年鉴。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况 2009-2013年全区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3447例,年均发病率145.4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死亡15例,年均死亡率0.63/10万,年均病死率为0.44%,见表1。
表1新浦区2009-2013年乙类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
2.3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构成见表3
2.3.1肠道传染病:5年报告799例,占发病总数的23.18%,年均发病率为33.71/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三位,发病率逐年下降。此类传染病中痢疾发病最高,共报告515例,占此类传染病的64.46%,其次是病毒性肝炎,共报告278例,占此类传染病的34.79%,其中戊肝发病最高236例,甲肝16例,未分型肝炎26例。
2.3.2呼吸道传染病:5年共报告1339例(死亡8例),占发病总数的38.85%,年均发病率56.5/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此类传染病中肺结核发病最高,共报告732例,占此类传染病的54.67%,其次是猩红热,共报告346例,占此类传染病的25.84%。猩红热的发病在2009-2011年逐年上升,仅在2012年下降后,2013年回升明显,发病率达22.25/10万,为5年来最高;甲型H1N1流感共报告197例,占此类传染病的14.71%,发病率下降明显,由2009年的32.2/10万下降到2013年的4.81/10万;麻疹共报告61例,占此类传染病的4.56%,发病率由2009年12.43/10万下降到2013年的0.20/10万,发病明显减少。
2.3.3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5年共报告47例(死亡3例),占发病总数的1.36%,年均发病率为1.98/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四位。此类传染病中出血热发病最高,共报告36例,占此类传染病的76.60%,其次是疟疾,共报告8例,占此类传染病的17.02%,狂犬病共报告3例(死亡3例)。
2.3.4血液及性传播疾病:5年共报告1262例(死亡4例),占发病总数的36.61%,居各类传染病第二位,年均发病率53.26/10万。梅毒在此类传染病中发病最高,共报告892例,占此类传染病的70.68%,2009-2012年有上升趋势,以2012年发病率最高,2013年有下降。其次是淋病,共报告155例,占此类传染病的12.28%,发病率以2011年最高,近2年有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共报告107例,占此类传染病的8.48%,以2011年发病率最高,近2年有下降趋势。
3讨论
本资料显示,2009年-2013年新浦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151.69/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35.76/10万,虽然在2011年发病率达到了170.87/10万,但在2012-2013年得到了控制,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主要病种是肺结核,这与本省其他地区的报告一致[1-2],其次是猩红热。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2013年的回升与猩红热的发病率上升存在一定的关系。提示了结核病的防控工作依然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应继续贯彻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做好肺结核病人的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肺结核病人全程督导化疗工作[3]。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在冬春季节,重点防控5-15岁儿童猩红热的传播,尤其是在园、在校学生的猩红热疫情控制,加强晨检制度的实施,做好缺课、病假同学的登记,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及处理。麻疹的发病率也有明显下降,这是近几年本区加大麻疹防控力度,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的工作成果,应继续保持这种高免疫接种率,巩固免疫成果,达到国家提出的消除麻疹的目标。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在乙类传染病中居第二位,以梅毒的发病率最高,近几年有明显上升,这与其他相关报道类似[4]。梅毒、淋病是本区的主要性病,尤其是梅毒在2010年超过肺结核,跃居传染病发病首位。性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与社会上卖淫嫖娼等不良社会风气有关。为有效遏制梅毒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应严格按照《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中的相关要求,针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普及性病防治知识,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性病的规范诊疗等综合措施。
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控制效果明显,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力度,贯彻实施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大宣传爱国卫生运动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肠道传染病的认识,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较低,以出血热的发病为主,防控措施上除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外,还应加强鼠密度的监测。另外,近年来由于经济贸易的发达,疟疾的出现也不容忽视,应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措施,规范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参考文献
[1]陈小松,启东市2004-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4);62-63
[2]杭惠,陈立凌,惠东明,苏州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5);41-42
[3]王燕萍,陈晓芹,王庆奎,东海县2008-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5);49-50
[4]梁祁,胡建利,吴莹,等,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梅毒发病率[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2);34-36
论文作者:程晓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传染病论文; 发病率论文; 乙类论文; 此类论文; 报告论文; 猩红热论文; 梅毒论文; 《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