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新政府经济转轨及其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加利亚论文,新政府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保加利亚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加深,1994年12月18日再次提前进行议会大选。保加利亚社会党以获44%的选票击败保加利亚民主力量联盟(前执政党),并于1995年初组成新政府。新政府根据保加利亚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本届政府的经济目标和任务、政策措施,现将其介绍并分析如下。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1995年的宏观经济目标
以让·维德诺夫为首的新政府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如果用数字把新政府上台时的经济形势与剧变时的1989年加以比较,按可比价格计算,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40%,工业产值下降近50%,农业产值下降35%以上,零售商品流通额下降64%以上,建筑业下降75%左右,出口额减少2倍。农业状况甚至比二次大战结束时更为严重。 保加利亚素有“果菜园”之称。水果和蔬菜年产能力为200多万吨,但5年来水果和蔬菜产量大幅度减少。仅1994与1993年相比,水果产量下降45%,蔬菜产量下降39%。牲畜和家禽存栏数大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肉和肉制品产量下降36%,奶和奶制品下降40.3%,严重影响了市场供应。生产严重萎缩,导致失去140万个工作岗位,1994 年在劳动局注册的失业人数为74万多人,失业率为20.5%,通货膨胀率回升为120%。 经济危机的结果导致实际收入下降57%,而实际退休金下降得更多。85%以上的保加利亚人生活在社会最低标准以下。尽管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减缓,比1993年下降2%,主要工业部门产值回升4%,全年谷物产量比1993年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9%,但经济危机依然笼罩着全国, 新政府面临的经济任务无疑是艰巨而复杂的。
根据上述经济形势,新政府提出1998年以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如下:提高就业率、活跃生产,以达到稳定经济和经济的持久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并为居民实际收入逐步增长创造条件;理顺市场关系、建立新的市场秩序,并完善经济立法。保加利亚新政府提出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5%,1996年将增长2.5—3%; 失业率将减少一半(在政府任期内);通货膨胀率将控制在50—55%,今后二三年内通货膨胀率将降至10—25 %; 限制预算赤字, 1995 年财政预算赤字将不超过1994年的水平,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5%;把居民贫困化的速度降为0, 保证社会最低收入者的一定收入。 不仅如此, 新政府还计划在1995年内偿还10亿美元的外债。
二、新政策和新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保加利亚新政府提出了以下走出经济危机的新政策和新措施:
(一)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和混合型所有制关系形式
新政府明确提出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建立包括国家所有制、私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的混合型所有制关系。加速所有制结构的改造,扩大私有制部门。新政府计划在1995年内出售612个国有企业,把483个国有企业和设施非国有化。这是1995年所有制结构改造的最低纲领。到1995年底实现这一纲领后,国有企业中的20%多转变为私有制企业。
1995年保加利亚所有制的改造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第一,旅游业是1995年非国有化的优先部门。在旅游业之后是食品—调味工业、农业、商业、化学工业、轻工业、机器制造业和运输业。第二,1995年暂不考虑进行所有制改造的部门是:特殊生产部门、动力、铁路运输、具有特殊和军事生产的商业部门、自由免税区(经济特区)、矿藏采掘和工程兵设施。它们包括13个联合企业和公司将不进行非国有化:保加利亚铁路局、保加利亚长途电信局、保加利亚邮电局等。第三,建立股份公司,但国家参股仍将占大部分股份。这主要是对国家基础设施具有特殊意义的运输设施。它包括“巴尔干”汽车公司、保加利亚船运公司、保加利亚远洋运输公司、码头、机场、高速公路、保加利亚外贸换货运输企业、运输建设经济联合公司、运输设施进出口外贸组织。第四,一些大型重要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改造由政府亲自进行。它包括布尔加斯造船厂、布尔加斯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制碱厂、抗生素、重型机械制造联合企业、“金沙滩”旅游综合体、炼钢厂、纺织厂、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克列米科夫采钢铁联合企业等。
在私有化和非国有化过程中,将主要采用债券私有化与现金私有化相结合的做法。扩大非国有化合同的做法。国家与企业职工签订10年期限的出租或管理合同,把整个企业或其中一部分分阶段地出售给企业职工和领导。
(二)调整各部门政策,恢复并活跃生产
1.工业部门。(1)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制定新的工业政策。在尽可能短的期限内完成调节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工作,把各方面的管理职能、结构改造和经济增长合理地结合起来。国家与企业之间实行订货制度。(2)整顿企业,为恢复和活跃生产创造条件。 把产品具有竞争力、工艺基础好的企业作为活跃经济的带头企业。要求这些企业提出本企业发展的设想,其中包括企业财政和经营的稳定,生产和工艺的更新及组织管理的完善。对于效益差的企业实行“健康化”行动,要求其制定“健康化纲领”,规定期限,以观后效。政府为上述活动创造条件。(3)政府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使用国家结构改造和发展基金会的资金。
2.农业部门。(1)撤销并停止各地清算委员会(负责解散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分配农业社财产)的活动,追究其罪行和错误。(2)加速土地归还原土地所有者的工作。原农业社财产的再分配由财产所有者们自己进行,在保证土地不小块化的情况下,1995年内基本完成土地归还工作。(3)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合作社、公司、 私人或家庭农场等生产形式,这些生产形式具有平等权力。(4)国家实行保护农业生产者的政策:设立国家专项农业基金,有目的地向农民提供无息贷款。1995年加大农业投入,给农业7.5亿列弗〔1〕的贷款,用于春播和春种;简化海关手续,保护特别重要的农产品价格。(5)改善国家牲畜、 兽医、农用化肥和水利设施方面的服务工作。(6)建立为农业经营者服务的服务网。
3.山区和半山区。政府调整政策,活跃并发展山区和半山区的经济。山区和半山区占保加利亚国土面积的43%,居住着28%的人口,失业率占国家总失业率的50—80%。所以恢复和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是当务之急。国家主要采取两项对策:一是在国家1995年财政预算范围内给这些地区一定拨款,购买小型农业机械,耕种小块土地。二是发展山区和半山区的农业生态旅游事业。国家为这项事业提供一小笔贷款(约1.5—2万列弗),建设一些价廉、有山区特色的家庭式住宅, 供国内外休假者使用。
(三)调整市场机制的各项政策和举措,以活跃生产和稳定社会
1.税收政策。建立新的财税秩序,不提高税率。反对靠增加公司的直接税和消费税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主张建立减轻税收的制度,完善税收纪律并提高税收征收率,增加国库收入。
2.价格政策。基本由市场自由定价,但不允许以此进行价格垄断和人为地制造商品短缺、哄抬物价,牟取高额利润。
3.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制度。扩大与西欧、俄罗斯、独联体和巴尔干国家的经贸关系,改革外贸体制。新政府的主导思想是:把扩大保加利亚与巴尔干国家的贸易关系和扩大与西欧及欧共体国家的贸易结合起来,恢复保加利亚在俄罗斯、独联体、东欧、近东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市场,主要扩大出口。为此,改革外贸体制和关税制度,建立出口监督制度。新政府自1995年1月1日起对进口商品制度主要做如下改革:(1)征收一些副食品关税。保加利亚进口公司在进口猪、小牛和家禽肉时,征收特殊关税。(2)把食品进口优惠价格改为关税, 并由国家确定每种商品的关税税率。(3)在进口用于制做熟食的牛、羊肉,焦煤, 矿石等时,免征关税。对出口商品制度做如下改革:(1)增加应按规定价格支付关税的商品数目。其中包括:小牲畜、各种种子、面粉、木材等。(2)限制大牲畜出口。(3)自1995年1月1日起禁止谷物、黑色和有色金属出口。1995年7月和10月分别禁止大麦和玉米出口, 以保证国内使用。
4.收入和社会保障政策。工资收入和退休金的提高指数化。(1)提高工资。新政策计划与1994年相比,1995年月平均工资比1994年增加近42%。在生产领域根据实际通货膨胀指数修改全年的劳动报酬。在工业部门的劳动报酬每3个月按实际通货膨胀指数的70%增加。(2)增加退休金。从1995年4月1日起退休金基本标准增加20%,从1995年9月1日起在此基础上再提高16%。残疾人退休金从1995年8月1日起按实际通货膨胀率的30.5%增加。新政府认为,积累5 年的问题难以在一年之内解决,政府将根据生产情况,提高指数标准。
三、经济转轨举措的特点
保加利亚新政府对经济转轨采取的政策和举措的突出特点是:转轨思路、指导思想、模式选择、实现的手段、私有化形式都与民盟时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中心目的是迅速恢复和活跃生产,尽快走出危机。它的变化和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变了经济转轨的模式和手段,以社会市场经济取代自由市场经济,以国库控制手段(财政方面)取代货币主义手段(金融方面),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取代政府从经济活动中的不该有的“抽身”和经济“自由化”。这反映了社会党新政府与民盟时期政府在转轨的思路、预计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上的不同。
调节现代经济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货币主义的办法,另一种是国库控制的办法。区别在于管理的主体不同:前者管理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后者是中央财政机构。调节经济过程的手段也不相同:前者首先通过利率、汇率及其他货币手段进行调节;后者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支出及其他国库手段调节。民盟执政时期选择货币主义手段,采用“休克疗法”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主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加上其他原因,导致生产严重萎缩,失业率居高不下,主要消费者收入明显下降,商品需求大大减少,经济发展进入死胡同,人民为转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新政府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把市场自发调节与国家调节结合起来,采用国库控制办法。这种办法主要针对生产下降和失业,而不是通货膨胀。这是对保加利亚当前的“病症”下药。这种体制是以市场机制为依托,并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调节经济。
第二,国家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职能和作用。新政府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要求政府机构调节各部门行为,与各部门共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政策等,政府应当为此创造条件,监督并帮助各部门实现这些政策。因此,设立经济发展部,并要求其职能与新政府的经济转轨模式、手段相适应,以达到迅速恢复经济、活跃生产、走出危机的目的。
第三,新政府通过实行的各项政策,把各种市场机制变成了国家为活跃和发展生产的投资。1.通过财政预算政策,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资金的再分配有效地运用资金和发展生产。在财政预算和基金会范围内,给重要生产部门和必须资助的部门以直接贷款和补助。例如,在财政预算范围内给山区和半山区以贷款,扶持山区和半山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实行投资倾斜政策,发展电力、道路建设、电讯设施等项事业;设立国家专项基金,为农业提供无息贷款;在农林区和采矿区实行投资的优惠政策等,这样既能活跃生产,又能增加就业岗位。2.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地把市场机制变成了国家的投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不提高税率;实行优惠的进出口制度,简化海关手续,保护特别重要的农产品价格;降低贷款利率等等,这无疑会对活跃和发展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在加速所有制改造过程中扩大了签订非国有化合同的做法。例如,扩大签订经营型合同、有购买权的租赁合同等。这样可在一定时期内改变企业经营权,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国家再分阶段把企业整体或部分卖给企业职工,改变其所有权。
注释:
〔1〕保加利亚货币名称,列弗与美元的比价约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