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使用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进行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06例,其中采用PEID(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2.15±10.23)岁;采用PETD(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式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3.28±9.5)岁。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ODI评分和术后1个月随访的ODI评分,从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则说明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ODI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分析,则实验组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LDH,且PETD术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改善更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 PEID;PETD;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161-01
1.前言
近些年来微创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因具有术中时间短、速度快等优势被临床所认可,已逐渐成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主流术式[1]。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PEID)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的认可[2]。故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进行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LDH患者共106例,其中采用PEI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2.15±10.23)岁;采用PETD术式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3.28±9.5)岁。
2.2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ODI评分和术后1个月随访的ODI评分。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样本均数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检验水准α=0.05,P值小于0.05时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如附表所示,两组患者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则说明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ODI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分析,则实验组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PETD是微创治疗LDH的一种全新手术,其优势较为明显,具有可较好保持腰椎原有解剖结构及稳定性、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不足,如对临床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ODI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则说明PETD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更加值得临床医师的选择。综上所述,PETD治疗LDH时不但可以得到较好的预后,而且使患者承受了更小的负担,值得临床作为治疗LDH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Kong,L.,X.F.Shang,W.Z.Zhang,et al.,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and microsurgical laminotomy:A prospectiv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ateral recess stenosis[J].Orthopade,2018.
[2] Qin,R.,B.Liu,J.Hao,et al.,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versus posterior open lumbar microdisc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World Neurosurg,2018.
[3] Rubery,P.T.,J.Houck,A.Mesfin,et al.,Preoperative PROMIS Scores Assist in Predicting Early Postoperative Success in Lumbar Discectomy[J].Spine(Phila Pa 1976), 2018.
[4] Zheng,C.,J.Li,G.Zeng,et al.,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reality preoperative planning system for post-later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surge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J].World Neurosurg,2018.
附表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统计学分析
论文作者:陈庆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术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差异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