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论文_丘伟辉

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论文_丘伟辉

惠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6001

摘要:建筑设计创新评价为创新和评价的高度融合。建立一个可以客观、准确、定量评价建筑设计创新水平的体系,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首要任务之一。从建筑学领域角度讲,传统的创新性评价方法为主观评价。伴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定量和定性充分结合的现代化评价策略必将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拓学的全新优度评价法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将主观评价作为核心的格局,并能在定量的层面上表示建筑设计创新水平,这是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1可拓思维逻辑的思维模式

1.1建筑设计创新重的传导思维逻辑

传导变换就是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系统的变化,进而衍生出一种新型的事物的变换过程。整个传导与变换之中产生的各种效应被称之为“传导效应”。传导思维逻辑是一种基于特殊状况下开展的特定事物的转换形式,并不能在本质上对传导效应产生的矛盾与问题进行系统的解决,但是可以对相关事物转变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变换问题,因此称其为传导思维模式。建筑行业应用传导思维模式进行建筑设计,可以促进建筑设计的整体创新,转变建筑设计的整体思路与模式。在古代建筑的设计中,就已经应用了这种思维模式,例如在北宋都城的设计。在现代的建筑物设计中也充分的发挥此种思维模式,诸如上海的石库门建筑、新天地建筑等。

1.2建筑设计创新中的菱形思维逻辑

菱形思维逻辑形式主要分为收敛性思维模式与非收敛性思维模式。对于有着发散性的手链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中,称之为一级菱形思维。基于一级菱形思维模式,可以逐渐转换延伸产业不同的菱形思维模式。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菱形思维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对建筑设计中的思维模式进行系统概括。菱形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主要遵循以下几种基本原则:①建筑设计者明确具体建筑的设计目标,对于建筑设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要正确看待,建筑设计工作开展前,避免目标的盲目性;②建设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明确具体的设计创新性;③建筑设计者在具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基于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建筑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避免不切实际想法的应用。

1.3建筑设计创新中的逆向思维逻辑

在可拓思维模式中逆向思维逻辑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基于传统思维模式开展的定向创新思维形式。逆向思维逻辑通过方向思维形式进行问题的思考,探究反向思维形式的创新,避免了大众性思维。逻辑思维形式在本质上已经冲破了人们各种正常事物的看待方式,基于平常的事物,进行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并力求创新。在实际应用中,建筑设计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现阶段,在我国建筑设计创新领域,较常使用的逆向思维模式就是基于具体方向、实际属性以及基本原理开展的逆向性思维形。基于逆向思维形式的原理展开相关事物的逆向思维拓展。可拓思维模式在逆向思维模式上应用相对具有一定的形式化,对此在可拓思维模式中逆向思维形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设计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原则以及应用措施

2.1建筑设计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原则分析

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设计的科学性,保障设计的质量。可拓思维模式应用中要充分遵循最优化设计的原则。实际设计过程中系统的构成就是差异性的整合过程,通过对组成部分差异性有详细的了解认识,并竭力使之能形成整体系统,这样能有助于实际的设计优化。另外,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还要充分重视结构性设计的原则,结构决定着建筑系统的使用性能,在设计中遵循结构设计的原则,就能有效保障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

2.2建筑设计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措施

对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要注重建筑的形态设计创新。建筑的外形设计有墙体以及能从外观看到的空间设计内容,这些建筑外形对人的感官有着直接性影响。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外形设计是比较重要的设计内容。实际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采取轻透材料加以应用,这样就能营造出灰空间的感觉,轻透材料的应用对人能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对建筑的表面也能营造特殊效果。然后就是对建筑的构成变异充分重视,实际设计中采取不同形状材料以及多样化的嵌入到建筑表面,能呈现出建筑的破碎美,也可通过叠加方式对建筑设计的层次性加以表现。外形设计创新中对生态建筑的设计要充分重视,这是可拓思维设计模式中的重要理念内容。

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创新,要将逆向思维模式下的建筑创新方法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应用。设计中要对事物本质的相反方向详细思考,也就是在设计中能及时性从反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通过逆向思维模式的应用,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案例比较多,例如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对老年人住户进行设计过程中,选择装饰架以及储物柜,这样就能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并能对美化居室的装饰物目的加以实现。这一设计的方法也是建筑设计的创新表现。

建筑设计过程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创新,要注重人文精神的融合。建筑设计是对城市发展水平以及方向的反映,而建筑形式作为城市整体美感的体现,在其设计环节的创新以及质量保障就比较重要。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和城市建设总路线相结合,并和城市发展规划详细考虑,充分应用建筑美学观念,注重将人文精神与之相结合。建筑并非单独存在的,而是和人紧密联系的,这就需要在设计中注重公众精神的融入,探究人的心理认知和建筑设计的结合点,让建筑设计能具备人文精神。

3结论

综上所述,可拓思维模式在创新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建筑学等相关技术领域应用过程中,形成一种传导、共轭以及菱形等思维形式。这些可拓思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思维形式,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又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理论与相关设计模式。可拓展思维模式在整个建筑设计创新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洛然.关于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252.

[2]周莉,杨波.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6,14:112-113.

[3]王愚.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9:116-117.

[4]王杨.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6,06:32-33+57.

论文作者:丘伟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论文_丘伟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