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_农村论文

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初中论文,农村论文,现状调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调查研究背景和方法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分3类地区推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针,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要脱离实际地去追求高指标”(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见:《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9、1009页)

。同时还制定了不同地区的“普九”时间表,确定了“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见:《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9、1009页)

的策略。该政策定位侧重于关注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异日益凸现,农村发展的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最大阻碍。农村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是农村教育落后、农村人口素质低下。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农村教育确定为“重中之重”。随之,西部327个没有实现“两基”目标的县开始了攻坚战;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向着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迈进;全国力争在2010年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两全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开展的全国范围的农村教育调查不仅可以对过去“普九”经验教训进行反思,而且有利于今后我国义务教育向“两全”目标推进。我们的调查涉及14个省(区)、33个县(市、区),调查时间是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调查的前期我们选择的是“乡镇”样本,后来,根据教育部领导的建议,开始以“县”为调查样本。本调查研究以2001年全国人均GDP指标为依据,并在各省人均GDP排序表中基本等距地(情况相当)选择了6个有代表性的省份,在每个省份中分别确定了在该省人均GDP排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县做为调查对象。在被调查的6个县中,我们采取了逐个乡镇调查的办法,以保证整个县域数据的全面和客观。除了6个县以外,我们还在东北地区选择了3个县做为补充样本,从而保证了我们的调查研究结论有更广泛意义上的可推论性。

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研制开发了40余种调查表、调查提纲、问卷等调查工具,这些工具中含有一定的“去伪存真”功能。在试点调查2个县之后,对这些调查工具进行必要的修订,然后再全面铺开大规模的调研。

在调查形式上,我们采取问卷、座谈、访问等形式,调查对象涉及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农村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以及有关农户。此外,还对个别特殊的典型被调查人进行全面深入的跟踪访谈,做到了调查对象的全面性,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顺利进行,我校教师和研究生共计300多人次参加了调查研究活动,累计有8400多个工作日。我们与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访谈680多人次、与学校校长和教师访谈1000余人次、与学生座谈1300多人次,掌握了当地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同时,我们还走访了农民家庭300余户(其中有子女辍学的家庭100多户),深入调查了农村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态度,并把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了整理。

二 当前农村初中辍学的基本状况

1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呈现出明显的城(县镇)(乡镇)差距

在我们对东南A县、东北B县、东北C县、华北D县、西南E县、西南F县6县逐乡镇调查后发现,农村初中阶段3年累计辍学率,亦称“届辍学率”,其平均值分别为3.78%、54.05%、28.06%、3.66%、35.55%、20.97%。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份农村初中的辍学率相对较高,而某些经济处于中等的县份农村辍学率最高;某些经济落后的县份,由于享受国家特殊政策和控辍措施得力,辍学率反而很低。如果对县域内县城所在的镇和其他乡镇分别统计辍学率,就辍学率较高的东北B县来说,县城初中辍学率为9.61%,而其他乡镇平均高达60.82%;在东南A县,县城里初中辍学率为0,其他乡镇为4.24%。可见,农村初中辍学问题不仅表现出东西南北的地区差异,还表现出县域内城乡之间的差异。在县域内,农村与县城相比辍学率明显偏高。通过对比分析,6县农村与县城初中生辍学率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6县农村与县城初中生辍学率比较

除6个逐乡镇调研的县以外,在补充样本的调查研究中,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状况也十分严重,“届辍学率”最高的学校为74.37%,最低的为5%。这大大高出了“普九”关于把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

2 小学和中学衔接阶段有部分学生流失,初中阶段的辍学率呈现出随年级递增的趋势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为:小学阶段辍学率几乎为零;在小学向初中过度衔接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流失。为此,我们须高度重视衔接过度时的学生流失问题。下面我们举一个东北的例子,具体数字列于表1:

表1 东北C县某镇小学毕业后流失情况

年份 小学毕业生人数 升入初中人数 流失人数 流失率/%

2001

 633

487 146

  23.07

2002

 616

530 8613.96

另据该镇一所村小校长介绍,他们村小学毕业生毕业后流失现象最严重的时候是1997年,当年有小学毕业生37人,只有7人读了初中,流失率达81.08%。

辍学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辍学率随着年级的增高呈递增趋势,初中三年级为辍学高峰。除6个逐乡镇调研的县以外,在其他被调研的农村初中,初中一年级平均辍学率低于10%,初中二年级略高于10%,而初中三年级则高达19.45%。

有些辍学多发生在年级之间,即由初中一年级向二年级过度时,或二年级向三年级过度时。一般而言,在年级之间的辍学率为10%~20%,通常初中二、三年级之间的辍学率高于初中一、二年级之间的辍学率。

在东北实行“五四学制”的某县,该县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现象被人们总结为“4、3、2、1”悲剧,即:初一是4个班,到初二剩3个班,到初三时就剩下2个班,到初四时就剩下1个班了。

3 辍学率与性别的相关性不明显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就业机会不同,思想观念以及风俗习惯不同,一些地区女生辍学率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男生的辍学率较高。但是,在大样本下分析,除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女童辍学率较高以外,总体而言辍学率与性别的关系不明显。

4 隐性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的县为了提高所谓的升学率,降低统计报表中能反映辍学率的数字,实行了“分流”办法,即:将升学有望的学生单独组成班级备考;把其余的学生组成职业技术班(这些被分流到职业技术班的学生可以不上学,放任自流,但可以拿到毕业证)。还有个别学校老师采取有悖《义务教育法》的做法,劝学习后进者停学,以保证学校应考学生升学的比例。

三 辍学的综合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学校教育缺乏吸引力,农村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高,巩固率低。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教师素质低、办学条件差、课程缺乏适应性、学校布局不合理、初中后出口小、家庭经济困难、学校生活单一、学校管理模式僵化等,而根本原因在于政策执行的非连续性与教育周期长的矛盾、教育体制与机制不合理、教育投入不足等。这可用图2加以描述:

图2 辍学的综合原因

之所以进行上述关系分析,我们主要基于以下研究假设:1)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话。鉴于我国农民的素质普遍低下,学生不可能在家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我们把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做为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2)为学生的发展直接提供条件的是学校教育质量(它的主要决定要素是教师、办学条件、课程、学校布局、学校管理等)和家庭支持(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投入、父母对孩子上学的态度、家庭为孩子学习提供的环境),同时,社会能否在学生毕业后为其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受教育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上述两方面原因称为直接原因。3)制约前2项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我国现行政策执行的非连续性与教育周期长的矛盾,教育体制与机制的不尽合理,教育投入未能保证等,我们把这三者称作根本原因或深层次原因。

当然,以上划分只是学理上的。实际上,在农村教育发展中,问题与原因往往相互强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研究和看待农村教育问题。就一个辍学学生个体而言,单独的一个问题或一个原因都可能是绝对的、惟一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都有利于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全面认识,都可以构成我们研究农村教育的一个主题。

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地区,农村学生辍学又出现反弹,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学习与发展的最佳时期、寻求伙伴认可与恋群的时期,学校则是满足青少年这些需要最理想的场所。然而,学生选择辍学或被迫辍学,这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多么痛苦的现实!有鉴于此,我们有责任了解辍学学生的心理感受,寻找问题的症结,研究辍学的原因,反思我们的“普九”工作,进而解决农村初中辍学问题。

四 辍学的教育内部原因

1 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条件

我们在与辍学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到,除村小外,全国小学统一开设了外语、计算机课程。这导致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师资、设备不具备的农村乡镇中心小学虽开设了外语和计算机课程,但学生仍未打好外语和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基础,升入初中后学习跟不上,成绩差,从而感到读书没意思而导致辍学;二是没有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的农村村小,这里毕业的学生面对升入初中后没有零起点的外语和计算机课程教学,在中学教育起步阶段就跟不上,因此被迫辍学。

2 农村教育资源贫乏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方面与城市初中差别较大,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开设课程必备的设施标准。在被调查的农村学校中,只有部分中学和中心小学有微机室,基本上没有语音室和电教室。许多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卫生室设备陈旧且数量少,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新;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仅仅围绕教科书进行,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3 农村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特点

我们在与辍学学生及其家长的谈话中了解到,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远离学生生活,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特点,教材的许多内容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偏深偏难,导致部分学生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读书没兴趣,进而厌学和辍学。分析百余名辍学个案,因厌学而辍学的学生占53%左右。

4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

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师素质普遍偏低,致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基础不好,成绩较差,到中学后学习跟不上,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感到读书没意思而辍学。

5 学校管理僵化、学校生活单一、师生关系紧张

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管理过严。例如,某农村初中实行“全天禁出制”,学生早晨5:30起床,晚自习到22:30,学生感到“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一点自由也没有”。学校没有课外活动,校内生活单一,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另外,许多农村初中教师的素质低下,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或是师生关系紧张,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

6 学校布局不合理

个别农村小学生辍学是学校布局不合理造成的。许多农村小学的服务半径超出了2.5千米(公里),由于路远、不安全和花费较大等问题而导致辍学。很多地方农村每个乡镇只设一所初中,许多中学生也由于离学校太远,交通不便,或者需要解决食宿等问题,从而导致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学生辍学。

7 教育结构不合理,初中后受教育机会少

近年来,非义务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如高中阶段上学要交学费,中专、大学毕业不包分配等,使得农村初中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在有些地方,初中后教育结构渐呈单一趋势。例如,东北某县2001年初中毕业生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占36.30%,升入其他学校的约占17%左右,其余约46%的学生由于初中后教育资源的不足而失去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西南某县2001年初中毕业生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占36.55%,升入其他学校的约占12%左右,其余近52%的学生也因初中后教育资源的不足而不能继续接受教育。对6县初中毕业生去向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2001年6县初中毕业生去向统计图

初中后教育机会对初中在校学生,特别是多子女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家庭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在被调查的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村初中毕业生升高中(中专)的比例为5:1。初中后学习年限的长短、上学费用的多少、社会需求的高低等,均是影响农村学生辍学率的重要因素。

五 辍学的教育外部原因

1 借贷“普九”导致“普九”达标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

有些地方脱离本地实际,搞“突击式”普及义务教育,超前消费,借贷“普九”。例如,西南某县政府承诺支付“普九”经费,但采取的是让乡镇先借贷而后由县财政支付的办法,大部分乡镇均有10万元以上的“普九”债务,有的乡镇借贷甚至高达150多万元;“普九”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都用来偿还债务,使得近年来学校无建设资金,学校教学设备陈旧,教师待遇低下,甚至拖欠教师工资,致使教师流失,教学质量下滑,对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是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相比,农村仅是它的1/2或1/3。

2 家庭经济状况窘迫

家庭贫困仍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我们的调查,有的地区初中学生人均日常教育费用远远超出了农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贫困家庭,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往往因支付不起必要的教育费用而辍学。据调查统计,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约占辍学学生总数的40%左右。

3 社会环境影响

辍学学生外出打工或参加出国劳务等短期功利现象对在校读书的同伴刺激很大,使得许多学生盲目效仿而离开校园,这种现象造成的辍学占10%左右。另外,有些地方局部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短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也诱使部分在校读书的学生辍学。

4 家庭结构不合理

访谈调查发现,由于家庭结构原因,或者家庭缺乏劳动力,或者家中有需要照顾的老人、病人和幼儿,或者家庭中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或者学生自身残疾,等等,从而造成部分学生辍学。由此可见,家庭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5 家长法律意识淡薄,放任子女辍学

许多农村学生家长法律意识淡薄,不是把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而是把孩子上学读书看成是自家的私事,放任孩子,不关心学习,随意迫使孩子辍学。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教育内、外部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对学生个体而言,上述任何一种因素均可导致其辍学,况且很多学生的辍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同时存在而造成的。

六 改革措施与建议

1 建议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

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财政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应当承担的份额,保证对义务教育投入渠道的稳定性,保证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在整个教育投入中应占的比例,解决城市义务教育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均衡问题;重视各地农村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侧重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薄弱地区农村的支持,建立农村控辍基金;鼓励民间投资助学行为,拓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因教育投入不足造成的农村学生辍学问题。建议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真正体现控辍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国家行为。

2 合理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

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尤为重要。教育经费除用于校舍建设、添置教学设备等硬件外,更要加大教师培训和课程开发等的使用份额,着力加强农村初中教师培训和农村课程开发等软件建设,以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农村初中教育的吸引力。

3 试行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

为了切实贯彻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地可试行分权课程管理的体制。农村初中后教育须在相关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生需求和就业市场需要的课程;深入开展农村初中课程改革,根据本县和周围城镇行业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开发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同时,各地要切实改革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制度,以确保基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施行县域内的初中课程开发与改革的顺利进行。

4 调整教育格局

教育格局调整的目的不是减少教育资源,而是以提高人口素质,变农村的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改革。从这个角度出发,需要扩展初中后教育资源,扩大高中和中专的教育范围,在国家加大对中专的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减少中专的学费,降低入学门槛,增加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中专教育的机会。小学之后采取普、职分流的教育制度,实施初中后教育机会多元化,这样可以满足农村初中不同层次学生对教育的不同需要,最终形成既连接上下又贯通左右的、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式的中等学校教育系统。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必须实现高中(中专)教育的“普及化”。

需要指出的是,要着力加强初中后各类教育之间的横向流动,以提高初中学生升学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各地应视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普高和职高(中专)发展的比例,或为6:4,或为7:3,以形成具有保证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机制;建立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从业人员就业必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打通城乡就业市场的阻隔,以利于农村毕业生平等地进入就业市场。鉴于以上考虑,我们设计了初中后教育学制系统,如图4所示:

图4 初中后教育学制系统设计示意图

5 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

农村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是农村学生辍学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在培训中注重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逐步实现农村教师工资由省财政统一发放,并且给农村教师必要的以工资形式发放的补贴;解决农村教师住房等待遇问题;完善农村教师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各级政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学校工作成为有吸引力的工作,以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辅以城乡轮岗等措施,真正解决农村教师向城市单向流动的问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辍学。

6 制订适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的控辍标准

我们调查发现,影响辍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又有所不同,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因此,可以以省(市)为单位来确定常模地区,即在一个省(市)内部,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的县(市)的辍学率确定为“基准线”;进而依此常模地区的实际辍学率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再利用常模来考察和统计分析各地区的辍学情况。

由于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显然,统一的控辍标准是不合适的,各地也不可能都达到规定的理想标准。为此,我们建议,重新审视我国“普九”政策,改进考核标准,建立社会整体发展指标与辍学相关的数学模型,并按照这一模型来测算各地应该达到的控辍水平,进而制订适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的控辍标准,使之能够针对现实的辍学状况做必要且可行的控辍努力。

建立数学模型的意义在于克服主观臆断,防止急功近利,杜绝虚报谎报辍学率的现象,为各级政府控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  ;  ;  ;  

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