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王勇 何松月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王勇 何松月

王勇 何松月

天津市宁河区水利管理站 天津 301500

摘要:生态工程属于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在国家经济持续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建设一旦操作失误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防止水利工程阻碍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则需提前做好生态经济区域规划工作,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成果与现代管理措施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方法与对策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各地气候环境、河流水位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导致频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监管程度,制定相关的方法与对策,从而减少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伤害。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天然水体的水文条件,导致了堤坝下游水体的变化:①改变了水流的速度。在水利建设期间因为河坝要对水流进行拦截,因此离堤坝近的区域的水流量增加,库区内的水流速度加快。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河流的流域面积扩大了,所以河流的速度就会下降。而水流的下游受其影响,泄水量下降,丰水期的水量减少,使得水流的枯水期周期增加,水量也增加。②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水文条件发生了改变。在水利工程完工之后,上游水流的水位被抬高,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导致下游的水流河道出现了断流现象,下游的地下水位也不得不下降,就会导致下游水流的水量减少,一些河流、湖泊等干涸枯竭,引发一系列问题。③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了水质。在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机械在施工时会把一些垃圾甚至是有毒废物弄到河流里,从而影响了河流的水质。在水流的储蓄水量期间,水流的流速下降,河流自身的自净能力下降。而上游河流中的不良物质会随着水流聚集在下游,在库区底部沉淀,污染了水质。

1.2对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气候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库建设中,随着蒸发量的加大,大气循环作用下区域的降水量会增加,造成地域雾霾天气及极端天气的出现。

1.3对陆地植被造成影响

在规模庞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建设项目会占用很大的面积,造成占用区域内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往栖息于该地域的各种生物将无法正常生长。加上后期工程建设造成的污染物影响,造成区域内动植物灭亡甚至迁移的现象。

1.4影响地质条件

在洪涝多发的地域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洪涝灾害的影响,避免区域内农田被淹没的现象,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样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会改变区域内的土壤养分状况及热状况,造成土壤酸碱及肥力的下降,造成区域盐碱化及沼泽化出现,随着水位波动的变化,滑坡、崩岸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加大,造成地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2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2.1加强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应注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水利建设的生态环保措施,建立相应的水利建设生态环保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同时注意加大对水利建设中生态环保问题的监管力度,建立水利建设生态环保问题奖惩制度,以促进生态环保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落实,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保的影响,从而避免各类问题发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保及其他各项效益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预测,制定科学的目标

在兴修水利工程之前,要对当地的生态状况以及社会人文状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和分析,并制定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对这个地区的生态影响降到最低。不能让水利工程的建设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取环保的建设措施。

2.3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注意从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改善上,来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度,就是要加大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满足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所需的条件,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在生态环境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相应的得到减小,从而就不会引起区域生态不平衡或者是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也就更加有利于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利用,从而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有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比如,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截流或者是引流工程,会对原有的河流水文条件及特征产生变化影响,但是,在当地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河流水流量充足时,合理的引流或截流,不仅不会引起当地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发展与变化,同时还有利于解决水利灾害等问题,通过截流或引流促进水文资源不充足区域平衡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2.4建设完善的工程建设环境评价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应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结合工程需要及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工程项目的价值,从工程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关注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2.5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要利用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河流的演变状况以及河中泥沙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再对河流周边的动植物繁衍和迁徙规律进行总结,结合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制定出对环境影响最小、最为科学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群体参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热情,施工过程公开透明化,加快水权等相关制度的建立,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收益。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的经济布局做出适当调整。

2.6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对区域人民的经济和当地生态环境的造成的影响,应尽快策划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如果水利工程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并且当地的自身条件不能使其的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中,应加入生态补偿方案。还原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的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并促进当地的生态发展,不仅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破坏的缓解有利,而且也有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一点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2.7完善移民政策

我国对于水库移民从安置型转向了开发型并且都在相应时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的学者又在此基础上退出了投资型的移民政策,这种政策主要设计思路是将会被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的东西进行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中。从而让移民与开发方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这种方式的移民政策有利于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会更加关注水利工程建设问题。而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人类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对待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及时处理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庆娟.探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

[2]李晓青,李玲.探析南四湖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农资,2013(40).

[3]孙华林.水利工程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8).

论文作者:王勇 何松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王勇 何松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