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差异视角的城乡贸易壁垒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视角论文,贸易壁垒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10)02-109-06
城乡差距问题一直是国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城乡的收入、消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流通等各个方面。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城乡之间越来越大的消费差距。城乡消费差距的不断扩大制约了我国消费内需的增长,进而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缺乏强劲动力。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城乡消费差距问题时,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第一种主要强调收入差别对消费差距的影响(范建平,1994;胡可花,姚安心,2007等);第二种主要强调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计保平,2000;臧旭恒,孙文祥,2003等);第三种则从政府行为角度分析城乡消费差距(李树培,2009)。但现有文献都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城乡市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贸易壁垒,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产品、服务不能顺畅地流通,商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出现了显著的障碍。这种障碍导致了城乡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城乡消费差异现状
根据1978-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的差距可以绘制出图1。
图1 1978-2007城乡消费、收入差距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图1可知,1978-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从整体上看两者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在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苗头。从1978年到2007年,根据城乡消费比值变动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农村改革先行与城乡消费差距缩小时期(1978-1990):从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和消费也得到非常快速的增长。虽然从1985年后,城市也开始了经济改革,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开始快速增长,但从整体上看,由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城乡的消费差距在这一阶段是不断缩小的,一直到1990年,城乡消费比仍然只有2.79,城乡收入比为2.3。
2.城乡消费差距基本稳定和略有反复时期(1991-1996):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虽然交替几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城乡消费差距因此来回波动,但城乡消费的差距基本稳定在2.8~3.5之间,城乡收入的差距稳定在2.2~2.8之间。
3.城乡消费差距不断拉大时期(1997-2007):从1997年开始,城乡消费差距开始不断地扩大,并且呈现出某种加速度扩大的趋势,1997年城乡消费比为3.0,而在2003年,这一比值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值3.52,2004-2007年虽有些反复,但整体趋势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城乡收入差距也是不断拉大。
另外从图形上可以看出,城乡收入比曲线与城乡消费比曲线极其相似,城乡消费差距曲线都在城乡收入差距曲线上面,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收入越增加其付出的消费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城市居民相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多,应该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城市,即城乡居民消费曲线应该在收入曲线之下,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会出现城乡消费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的现象呢?原因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贸易壁垒,即相互之间市场流通不顺畅,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出现收入层面之外的“断裂”。
关于贸易壁垒,过去多见于国际贸易的研究,近些年区际贸易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分析起区域贸易壁垒现象。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全国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分割:经济成本和政策建议》报告,过去十年地方保护主义大大降低了。高达67.3%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保护主义已略有或大大削弱。国内外学者运用省际贸易流、相对价格法和数据包络法对我国商品市场贸易壁垒进行了深入研究。Naughton(1999)采用1987-1992年的省际贸易流(主要从制造业产品)数据分析得出与Young(2000)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商品市场出现了逐渐一体化的趋势。Bai等人(2004)发现,1985-1997年期间各省产业结构的雷同程度有所降低,这表明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加强和市场保护程度的降低。
现有研究贸易壁垒问题的文献绝大多数集中在省际或者区域市场贸易壁垒上面,忽视了城市和乡村之间其实也存在着商品市场贸易壁垒的现象。他们之所以避开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可能是出于城乡商品市场之间的贸易联系不如区域市场之间那样紧密,同时中国各省份之间由于实力相差不多,其贸易壁垒问题相对于城乡之间显得更为突出。但由于城乡贸易壁垒对于城乡消费差距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城乡贸易壁垒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
我国农村发展的初始条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然现在自然经济已经被打破,但农村存在的自然经济的残余是明显的。相比城市,农村的市场化水平要低得多。其突出原因: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在农民自给后余下部分进入市场的不多;二是农业剩余生产要素特别是剩余劳动力流出困难;三是农用生产要素(维持性的要素)也不需要都从市场取得,相当部分是自给自足的。这种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低。农业市场化和货币化程度低意味着缺乏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所需要的现代投入要素,或者说现代生产要素难以通过市场途径进入农业部门①。城乡之间市场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时,城乡之间进行交易会产生的明显后果是:市场化水平高的城市剥削市场化水平低的农村,而且市场化水平高的城市对农村要素有强烈的吸引力。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要素、产品供需在竞争中实现均衡。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分割,使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达不到均衡状态,农业和农村不能得到必要数量的资源。历史上存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形成价值再分配,导致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剥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农产品价格制度改革扭转了工农业产品价格指数剪刀差的势头。但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别实际上仍然保留了城乡商品市场机制的分割。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工业品价格在市场上形成,主要农产品(粮棉油)价格不完全在市场上形成,国家的一些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影响还是较大。第二,农产品的价格仍然低于价值,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中实际上没有充分计算甚至是没有计算农民的活劳动价值。第三,农产品生产由于在较长的劳动期间中受自然影响大,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的风险难以在市场上规避,市场不能提供锁定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机制。因此,即使扭转了剪刀差,仍然无法改变在市场交易中农产品的弱势地位。农民常常是市场风险的最后承担者。由工农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割产生的价格体系导致不等价交换,导致降低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全社会的福利。
例如在农产品市场上就存在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农民只有生产粮食的义务,没有选择市场的权利。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农村改革进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层面,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合同收购,同时允许在合同以外的部分自由进入市场。合同收购部分由国家定价,合同以外的可以自由定价,随行就市。这时农民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主体的地位。从2004年起,粮食流通体制进一步改革。国家在减少直至取消合同收购基础上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这种新的制度安排基本上克服了政府行为对农产品收购市场和销售市场的分割,但这种分割仍然存在。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市场本身的组织相关。
在原有的政府合同收购的制度中,虽然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是不完全的,由于是农民直接与政府交易,政府的收购行为虽然僵化和缺乏效率,但对农民来说,不需要特意寻找市场和寻找价格,政府也较少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农产品合同收购可以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
在政府的合同收购部分逐步减少后,农民需要自己寻找市场,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民来说,市场意识薄弱。分散经营的农户,不仅信息严重不完全,而且对市场行情的认知能力也很差。农户在交易活动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而不可能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参与产品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商进入是不可避免的。中间商作为买和卖的中介,相比分散经营的农民具有市场信息的优势,对市场行情的认知能力也强。在中间商进入农产品购销环节后,农户生产的产品除部分自用、部分自销外,大部分通过批发商销往城市,批发商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由零售商将产品销售给城市居民。如果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视为专业化分工,那么从理论上说,农民可以从专业化生产中节省交易成本。然而事实是,农民产出增加的同时,收入却没有随之增加,尤其是农民相对收入明显下降。据2004年对全国9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小麦收益情况的调查,小麦亩均总收入420.5元,扣除生产费用,纯收入为199.1元,比上年增加111.3元,小麦价格上涨因素使亩均增收78.6元,政府补贴因素使亩均增收12.6元②。可见农户收入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农民收入增加主要是由其他因素如国家补贴、农业税收减少等因素引起的。粮食产量增加并没有导致农户收入增加,农民得不到农产品销售价格上涨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中间商压低收购价格有关,与城乡商品市场间贸易壁垒有关。
三、中国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研究
1 研究方法。研究贸易壁垒问题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相对价格法,相对价格法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以交易成本的存在解释两地间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的失效。简而言之,因为存在交易成本,所以两地的价格最终不可能完全相等,而是在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我们以i、j两地为例,假定某种商品的售价在i地为,j地为。商品在两地间运输会损耗成本,即“融化”了的“冰川”成本。推而广之,“冰川”成本也可以泛指各种交易成本导致的商品损耗。令该损耗的大小为每单位价格的一个比例c(0<c<1)。此时,只有当条件(1-c)>,或者(1-c)>满足时,套利行为才可行,两地会进行此商品的贸易。当上述条件不成立时,商品的相对价格/将在无套利区间[1-c,1/(1-c)]]内波动。所以,即使两地之间市场完全整合,没有套利壁垒,相对价格/也不必然趋近于1,而可能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说,即使与的运动方向不同或者运动幅度不同,市场仍然有可能是整合的。可见,协整法与Young采用的价格波动标准差都难以准确地反映市场整合程度。“冰川”成本模型并不是对传统一价定律的全盘否定,而是合理地修正了原有的理论。
2.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计算。我们的原始数据是1985~2007年⑤城乡商品零售分类价格指数⑥,该指数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基于数据的统一性和可靠性,我们选择了粮食、饮料、衣服、药品、书报、日用品、家具和燃料等八类商品进行分析,经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出1985-2007年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以反映城乡商品市场综合商品价格的波动情况(见图2)。
图2 1985-2007年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
从图2中可以发现,在1985-2007年,我国城乡商品市场整体上呈现出日趋整合的趋势,但是在某些年份仍然呈现出比较剧烈的波动,例如1985年、1992年和2004年等。城乡商品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1985-1992年是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处于初期,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并且经济改革的重点刚从农村转向城市,城乡市场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城乡商品市场呈现出比较分散的状态,城乡商品市场之间贸易联系非常微弱,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较大,并且这种贸易壁垒较大程度上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产生,因此可以发现代表了市场化经济全面推进的1992年是一个明显的拐点,在此之前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还是呈上升趋势,但是之后则日趋整合;1992-2002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商品市场开始呈现出整合的趋势,但仍然有比较大的波动性,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优先的战略深入到各地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决策中,一方面城市商品市场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运行质量,另一方面,农村商品市场日益萎缩。2002年以后是第三阶段,随着各城市商贸网点规划的实施、“万村千乡”工程的顺利展开,城市和农村各自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城乡之间人口、技术和资金的不断流动和融合,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日趋提高,出现了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良好趋势。
四、消除城乡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
对于如何消除我国区域商品市场贸易壁垒,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石磊等(2006)提出了由于商品自身特点和空间距离会造成各地方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市场分割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N个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模型,从宪政和转移支付角度提出了治理对策。谢玉华(2006)则分析比较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治理国内市场贸易壁垒的历史,美国主要依靠法制调控洲际贸易冲突,欧洲国家主要通过促使市场制度的形成来冲破市场割据和行会势力,日本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促使国内统一市场形成。而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由于具备自身的特性,因此其整合措施也有异于区域分割措施。具体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降低城乡商品市场贸易壁垒(唐红涛,2007)。城乡消费差距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基础环境、金融环境和信息环境的差异。因此缩小城乡消费差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消费。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政府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高于其他国家。我们已经看到,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已经把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如拨出专款用于农村电网和路网的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大大刺激了农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农村的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农村商品流通、信息交流提供方便,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通讯条件的改善、供水设施的建设都为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十五”期间,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把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继续推进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设施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辐射农村的能力。
(2)加速农村金融发展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农村金融不仅对农村生活消费直接产生影响,而且还通过农业生产影响农民收入,从而间接地对农村消费产生影响。因此要协调城乡消费差距,必须加速农村金融发展,发挥政策性金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各种商业性金融对农村消费领域进行开拓,更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民生活消费提供信贷支持,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加大农村正规金融资源的供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在注重盈利性和风险性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提高支农的力度。另外,重要的是农村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必须加强,尤其关键的是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其他各项改革,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二是遏制农村资金的流出,避免“虹吸”现象的产生。多管齐下,遏制农村资金的外流,特别是要改革邮政储蓄系统,堵住资金外流的重要通道。可行的办法是邮政储蓄把从农村吸收的储蓄资金转存到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再通过定向贷款把某一县(市)邮政储蓄网点的转存款全部返还给该县(市)的联社,由后者统一调度,在本地区使用。人民银行根据需要可在全国范围内调配使用邮政储蓄资金以调节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原则是其吸储资金必须返回农村,实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三是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在目前阶段,农村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我们应该允许其在农村的存在与发展,但必须大力规范其运行和发展,使非正规金融所承受的风险下降,将要求的回报率降下来,使利用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的负担减轻,缓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3)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首先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订一个农村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做出整体布局。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人才培训计划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近两年来,从中央到县级政府的不少部门都建起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服务网络或信息平台,为“三农”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存在着各管一摊,各搞一套,重复投资的问题。因而应打破条块分割、信息资源割裂、信息结构和体系支离破碎的局面,整合信息网络和资源,以县级农村信息中心为枢纽,向上疏通国家、省、市农村信息中心的联系渠道,向下完善乡、村两级信息网络,这样一方面可以把基层和农民的信息汇集向上传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经济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降低农民消费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等。同时各县级信息中心的开放性又能互相协作、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另外,农村中小学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因此要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工程的实施,努力使农村的每一所中小学都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综合功能,为传播农业科技、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培养农民职业技能服务,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后,降低农村通信服务成本。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发展农村通信和农民使用通信,向通信运营企业适当返还农村通信营业税,并在机房用地、青苗赔偿、施工贴补等方面减免费用。通信运营企业要逐步降低农村区间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等通信费,让利于农民,刺激农民的通信消费欲望,提升用户量和消费量,实现规模效应。同时设计简易好用的电脑或手机终端产品,方便农民使用,使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通信服务。在宽带网络建设上要因地制宜,选择重点人群和地区,不能搞不切实际的遍地开花、强求每个农户都上宽带,初步考虑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信息服务站,担当“二传手”角色,为农民提供宽带服务。待条件成熟后,再扩大网络覆盖面,避免资源浪费。在网络运营上要探索符合实际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强化造血功能,形成盈利价值链,保证持续化服务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才能有效降低因消费信息环境恶劣所造成的农村消费乏力,从而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加速城乡商品市场整合力度。
2.加大国家对于商品市场的建设力度。从农村角度看,要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力度。可以建立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应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和扶持力度,把农村商品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相应支持,用于连锁店、配送中心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扶持。完善政府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手段。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社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在工商登记和税费方面予以优惠。从城市视角看,不仅要通过城市商贸网点的规划布局加强自身的商品市场建设,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连锁下乡、超市下乡等形式建立城乡商业联系,将城市商品市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辐射到农村商品市场,有效降低两者的分割程度。
同时,要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增强城乡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程度(柳思维,2008)。实践证明,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越深入,城乡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商品市场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就越能发挥资源配置、价格发现的功能,城市和农村之间就越能通过彼此商品市场的发展建立起相互联系,城乡商品市场的整合程度也将越高。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规范城乡商品市场秩序,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来增强城乡商品市场的整合力度。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规范商品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加强价格监管,禁止价格欺诈、价格操纵等行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等。
注释:
①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9.
②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现指导下的中国——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J/OL].中国网。
③根据“冰山成本”理论,如果相对价格差异的波动随时间变化趋于收敛,说明城乡间的交易成本降低,商品市场贸易壁垒降低,反之则商品市场贸易壁垒提高。
⑤将数据起点选在1985年是因为之前的数据缺乏,并且统计口径不一。
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国家统计局.2005、2006、2007、2008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标签:贸易壁垒论文; 农民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