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英语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慕课是MOOCs的中文音译,即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的缩写,慕课的主要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规模效益,它不仅指参与课程学习的学习者规模庞大,也指开设课程的覆盖面广泛;第二,学习者多元,来源广泛,文化差异大,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围绕课程内容的对话已从过去的小范围转向来自世界范围的多元文化学习群体;第三,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满足各个层次的学习参与者,不设“进”和“出”的门槛,只要有网络,就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自己所需要的课程;第四,不受传统大学的证书限制,当学生学完某门课程后,可以选择要证书,也可以选择不要证书,考证独立于学习。它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固化和结构化的特点,成为目前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当慕课在国内外各高校大力推进之时,基础英语教育领域该如何应对?教育需要创新,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已经做好这方面的顶层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师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这场新的教育技术变革?本文拟对慕课的发展概况、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运行机制加以归纳和分析,探寻它带给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一些启示。 二、慕课发展概况 MOOCs一词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在2008年提出的,同年,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应用这个概念开设了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慕课课程“联结主义与联结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也称为CCK08)。慕课当初的注册用户只有2,200个,但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风靡全球。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门“人工智能”课程,在开始三个月就吸引了全球190个国家的16万名学生参与学习。慕课的成功也引起了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的关注,美国Udacity与Coursera网络课程平台分别获得2,150万美元和6,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另外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出资搭建的非盈利慕课平台edX,依靠开源软件(Open-source Software)集聚了全世界28所著名的大学来提供网络课程。目前,Udacity,Coursera和edX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课程数量和注册学习人数在急剧增长。 慕课在中国高校的发展也非常迅猛。2012年,“上海高校课程中心”(http://www.ucc.sh.edu.cn)平台建立,上海的大学生可以跨校选课,“课程中心”的联盟成员可以实现学分互认。2013年,国内“985”工程大学分别与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 三、慕课产生的时代背景与运行机制 (一)时代背景 1.技术条件背景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在给几乎每一个领域带来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从互联网产生至今几十年的时间,它已经覆盖全球。“作为一种可以变革教育的潜在强大工具,信息与通讯技术受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广泛重视”(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2014)。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在《纽约时报》上宣布将于2002年正式启动“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MIT Open Course Ware,简称MIT OCW)项目,计划用十年时间把MIT在教学中使用的两千多门课件全部上网,供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到2012年,已有2150门课程上网,访问量达1.25亿次。可以说,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引发了全球的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简称OER)运动(即开放的技术、开放的内容以及开放的知识)。慕课是十多年来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延续,是开放教育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教育资源开放到学习过程开放的一个重要转变。 2.社会文化背景 网络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让更多热爱学习的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各种知识,同时也加剧了高校的竞争意识。慕课出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大学自身不断增强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都在积极思考如何降低教育成本和提升教育质量,让更多的人能有条件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此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慕课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给大学“洗牌”,名牌大学通过提供优质免费的网络在线课程,能够吸引众多的学子来参与学习,从而迅速集聚品牌效应,由此大学在社会中的声誉和知名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优胜劣汰的结果就是实现大学的重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从长远来看,慕课可能影响到大学的重新布局,甚至兴衰。 就教师层面而言,对一部分教师来说,积极投身慕课建设,是由于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利他主义情怀,他们想让更多的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另外,有预见性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与其在这场教育技术革命中被淘汰,还不如积极参与慕课的建设,从而改善自己的课堂,让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运行机制 慕课成功的关键要素在于它有一套能让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兴趣的、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和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运行机制。它与以往的国家精品资源课、网络公开课在运行机制上有很大的不同。精品资源课、网络公开课的重点在资源提供上,至于有谁来参与学习、如何对学习者进行评价、谁来评价、有何问题、有问题又由谁来辅导解决等等,这些都不是被关注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都是慕课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单就慕课从最初选题到最后上线来说,就涉及多重运行要素,如授课教师、助教、录像人员、教学设计者、IT专家、平台专家、营运团队和项目经理等。具有专业的制作水准是慕课的一个重要元素,这里所指的水准不仅包括媒体技术,还指网络课程设计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如果拍摄者不能做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就很难用镜头生动地捕捉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亮点。由于慕课覆盖面广,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众多,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需要用到云计算技术。此外,授课还涉及异步访问视频、网上论坛、其他学习材料、测试及其他评估等。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模式,通过网络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使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逐步成为现实。这些学习的变革具体体现在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和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融入传统课程。所谓翻转课堂,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传统的方式是学生课内听老师讲课,课下读课本、做作业;而在翻转课堂的方式下,学生在课外需预先观看由授课教师(或第三方)录制的教学视频,课内主要是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参与讨论,教师则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不再像过去那样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混合式学习就是把师生课堂面授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何克抗,2004),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第三,智能化教学评价技术的应用和同伴评价是目前慕课评价的两种主要方式。要想对人数众多、学习差异化程度很高的学习者群体进行学习评价,单纯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美国几大慕课平台尝试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方法与服务理念引入并应用到复杂的网络学习评价之中。平台的智能化评价技术能够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整理、分析、总结,实现基于证据的评价目标,给后续的慕课开发所涉各方提供非常有益的建议。除了智能化的评价手段外,慕课平台还设计了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评价的功能,让学习者不仅只是课程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第四,慕课采用单线程和多线程相结合的学习顺序。目前大部分慕课是采用单线程的教学模式,即从课程的第一个知识点开始往下顺序学习,每学完、掌握、考核通过一个知识点才可以往下继续学习。另外一些课程则采取多线程的方式来进行,不需要严格按顺序学习,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课程知识内容。单线程的教学方式可确保知识结构建构的清晰度和逻辑性,不足之处是灵活性不够;多线程的教学方式则可让学员有较灵活的选择余地,提高学习的速度和效率。 第五,慕课不是传统的学期制排课,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启动一门网络课程,且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长也较灵活,一般在5-20分钟,不超过30分钟。一门课程一般几周时间就可以学完。 第六,慕课能增加人际互动。哥伦比亚大学社区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助理Shanna Smith Jaggars说:“帮助学生成功学习网络课程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提供人机互动与支持”(Fowler,2013)。教师与学生增加人际互动与支持的方式很多,如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可以选择录制音频文件,而不是一成不变地书写评语;参与学生的论坛讨论;在讲座过程中向学生提问;更新每周的课程录像;给学习落后的学生在提前完成作业时发送鼓励性的电子邮件等等。 当然,慕课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还有较多的慕课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但对当今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效果一般。目前注册慕课的人数可观,但也存在高退学率的问题,其退学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哪些教学方法能最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如何应对网络作弊?除了对学员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开启电脑前的摄像头、记录键盘输入习惯等来识别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 四、慕课带给基础英语教育的启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就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都曾有专门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但令人遗憾的是,相比现代信息技术在大众传媒、医疗卫生、企业培训、军事训练、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变化,基础英语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似乎显得滞后。“尽管学校为师生配置了计算机,架起了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甚至‘班班通’,但传统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中安然无恙,学校大量配置的数字化设备被用来使‘黑板搬家’‘教科书搬家’,与教师中心主义的课堂讲授一起构成‘人灌+机灌’”(桑新民,2005)。慕课的到来,恰好可以给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带来一次改革的契机。 (一)在国家战略层面全面研究慕课带给基础英语教育的影响 尽管慕课兴起的时间较短,但它带给我国高校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基础英语教育而言,目前受慕课的影响和冲击并不算大,但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进行顶层设计,分析和研究它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长远影响还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把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纳入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去,尤其是要仔细分析基础英语网络课程的战略目标、内在结构创新和营运体制创新。因为经费投入、师资力量、英语教学设施的巨大差异,我国各地区基础英语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解决基础英语教育的不均衡性和不公平性问题?国家应以基础英语慕课建设为契机,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入手,全方位地研究它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影响。 (二)探讨以政府为主体、多方参与英语网络平台建设的营运机制 作为公用事业,网络平台可由政府出资搭建,或者政府作为主要投资方,再引入多方资金进行建设。平台的设计要注意功能齐全,尤其是要有交互功能,界面要便捷友好,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好能制定全国统一的网络平台课程发布标准,这样能便于各学校英语教师提供课程、组织学习和评价。平台建设不单单只是由懂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多方参与非常必要,英语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英语课程设计专家应与教育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课程应用及交互式学习平台,同时平台建设方还要与基础网络运营商合作,确保有充足的网络宽带、高效的传输能力,推动宽带网络普及并降低网络成本。现在移动设备价格越来越低,只要有费用低廉的网络,不管学生的手机用的是什么系统,都能进入平台进行在线英语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学习进度,若第一次没听懂,可选择重看视频,也可以根据需求快速浏览在线内容,从“因材施教”向“因需导学”转变,把网上课堂变成网上学堂。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有很好的服务支持系统。 (三)加强对英语教师队伍的教育理论培训和师生的信息技术培训 理论培训重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师角色的转换等。基础阶段英语教育的课程理念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注重知识的构建,强调语言教学的实践性;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优化英语学习的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理念的提出始于2002年的新课改,非常具有前瞻性。但纵观我们的中小学英语课堂,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旧普遍存在。借鉴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并以此为媒介,可以改变长期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变。教师可以先从基础英语网络平台上选择相应的短视频推荐给学生课下学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录制相应的内容,上传到英语网络课程平台供学生选择。学生则利用个人信息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线学习这些数字化的微内容(短视频、PPT及Prezi等)。对学生而言,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计划性和目的性得以加强。在课堂上,师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展英语语言训练,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对于知识性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获得,但在“传道”和“解惑”方面,教师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 由于微视频是慕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培训可侧重在微视频的建设方面,如视频制作技术培训,通过提高英语教师视频制作水平来拓展微视频资源来源,方式可多种多样,如课堂拍摄、录屏、软件制作合成等。目前比较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CyberLink YouCam,Screencast,SnagIt等。这些软件简单易用,教师比较容易上手。 此外,要帮助教师及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的学习方法。由于慕课的学习大多是非正规的学习,在没有教师监控的情况下,对于自我调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在线学习和交流必不可少的快速打字能力等。 (四)统筹考虑整个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在明确网络英语课程定位的前提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统筹考虑,整体把握,组织英语教研力量及相关人员围绕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知识的描述进行整体的精细化设计和微视频的录制。如何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定位?就目前来说,宜定位在学习型资源和拓展性学习上,以知识块为单位来建设课程资源。在脚本撰写、方法采用,甚至讲课教师的选择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动机,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从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活动设计等综合策略入手。语言知识点的录制时长最好能控制在5-10分钟,对学习者要提出要求,最好能有学前要求提示。要避免单一的教学方式,若仍是教师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加上小问题的模式,势必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了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基础英语网络课程系列,教育行政部门可开展全国性的课程资源征集和评比,从而形成“国家标准”的网络课程,再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渠道拓展各类网络课程资源,如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等,从而丰富网络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同课多师”将成为常态,对于某个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除了跟自己的老师学习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选择跟其他老师来学习。很多地区和学校因条件限制难以开设的英语课程(如高中阶段的英语选修课)就可以通过慕课发挥作用。如此,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补充当地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并最终能够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 (五)积极开展区域性和学校的英语慕课应用模式、运行机制的研究 除了世界各高校在推广和研究慕课外,基础教育阶段也应开展区域性和学校的试验研究。新的英语慕课资源如何与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得到加强?是否能够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的转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否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英语教育的不均衡问题和不公平问题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在运行机制上,平台建设方、资源提供方以及资源利用方等各环节是否有机衔接和融合?是否会出现重资源建设、轻资源利用的现象?有利于师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该如何建立?如何通过相应的机制解决慕课实施中因自主学习能力强弱不同、学习动机高低不同导致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问题?这些都值得研究。 (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加强基础英语教育的科学研究 若单纯从技术上来说,大家都非常熟悉流媒体、云计算、大数据等,但是若把这些和以学生为中心且根据其实际需求而拍摄的短视频、开设的网络论坛整合在一个国家级英语慕课平台上,力量就会变得很巨大。英语教育科研人员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隐藏在大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抽取,对历史数据及当前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隐藏的影响英语教学的各种关系、规则、概念、规律和模式,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分析并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教学行为。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也能更好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英语教育科研研究,提高英语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最终能够提高英语教和学的效率。 本文通过梳理慕课产生的时代背景、运行机制,同时结合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得出慕课有利于基础英语教育发展的诸多启示。但因为慕课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尤其是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慕课的建设还处在探索中,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迎接它、研究它,同时也要预测到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不足之处尤其要加以注意。例如,在现阶段,英语慕课还不能完全代替常规的课堂教学,除了英语语言知识可采取看教师视频讲解外,涉及听、说、读、写英语技能的训练,还是需要通过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完成,因为通过在线交流或者网络论坛很难达到传统的面对面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效果。此外,英语作文教学,也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线上学习,如写作技巧、文章赏析等;同时,对于大规模的机器评阅作文,目前阶段还需要加以深入研究,毕竟作文带有写作者的情感,需要人去欣赏,去感受其文采,而机器很难做到。但是,随着教育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紧密结合以及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都会得以解决。标签:英语论文; 网络课程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英语教育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翻转课堂论文; 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