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E1用于肝硬化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曹新鲜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通过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肝硬化患者资料7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通过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一共治疗2个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肝功能指标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68%,对照组为31.5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Ⅲ型前胶原、Ⅳ型前胶原与治疗之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硬化疾病通过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硬化;前列腺素E1;治疗效果;肝功能

肝硬化指的是由一种或是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产生的一类弥漫性肝损害,我们国家大部分为肝炎后肝硬化,少数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肝脏逐渐变形和变硬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在临床中非常多见,主要是由于各种严重慢性肝脏损害发展所导致,病理检查一般显示肝脏大范围纤维变、肝细胞结节样再生长出现假小叶,晚期患者以门静脉高压以及肝功能减退作为主要表现,肝硬化现在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现在针对肝硬化患者主要实施减轻腹水、支持治疗、阻止肝

脏纤维化和预防引发其他疾病[1]。有研究显示,前列腺素E1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肝脏血流量,对于损害肝细胞因子起到抑制释放的作用[2]。本文选取肝硬化患者资料7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肝硬化患者资料7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5~65岁之间,平均48.1±10.6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1~9.1年,患者肝功能分级显示为A级患者5例,B级患者29例,C级患者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5~66岁之间,平均48.3±10.9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1~9.0年,患者肝功能分级显示为A级患者5例,B级患者28例,C级患者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实施比较。所有患者原发疾病全部为乙型肝炎,患者排除血液病、肝肾综合征、肝代谢性疾病以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常规综合治疗和保肝治疗,给予患者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混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复方丹参30ml混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阿拓莫兰0.2g混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组3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之上选取前列腺素E1 100μg混合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疗程为8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肝功能,其中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纤维化指标,其中包括透明质酸酶、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以及Ⅳ型前胶原等。

1.4 疗效判定

患者的白蛋白升高,肝肾功能显著好转,饮食增多,腹水情况消失,没有出现消化道出血现象,则为显效;患者的肝肾功能好转,腹水出现降低,饮食增加,没有出现黑便,则为有效;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好转,腹水没有出现减少,饮食无改变,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是出现加重,则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68%,对照组为31.5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指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Ⅲ型前胶原、Ⅳ型前胶原与治疗之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2、3。

3 讨论

在我们国家大部分肝硬化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少数患者属于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存在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以及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引起肝小叶结构出现破坏和假小叶形成,患者的肝脏逐渐变硬形成肝硬化,早期患者肝脏代偿功能相对比较强没有显著症状,后期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以及肝功能损害,一般存在多系统受累现象,晚期患者大部分出现继发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癌变以及腹水等。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有许多,其中分为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毒物以及药物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等。前列腺素E1属于一类小分子多肽,通过清除并且氧化自由基,稳定细胞膜以及溶酶体膜,对于细胞毒性作用起到抑制的效果,扩张患者内脏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肝血流量并且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有动物实验显示,前列腺素E1能够显著延长肝移植后肝无功能的出现几率,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3]。通过本文的研究显示,针对肝硬化患者通过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脏微循环,使门静脉高压下降,降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刚,陈金春,付荣权,等. 前列腺素 E1 治疗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 .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157-1159.

[2]郑仕诚,周渝,卢涛,等. 前列腺素 E1 脂微球载体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影响[J] .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6):44.

[3]唐荣国,孙皆齐. 前列腺素 E1 脂微球联合大黄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1,38(5):303-305.

论文作者:曹新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前列腺素E1用于肝硬化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曹新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