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亭县水务局
摘要:根据水权总量,依据现状和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实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灌溉面积。盐亭县是典型的邱区农业县,我们在生产和工农业建设上要根据盐亭的水情制定可行性方案,绝不适宜引进那些耗水量大的工业,以不适宜从事用水量大的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效,节水型,建设,思索,实践
盐亭是一个典型的“老旱片”地区,境内虽然有梓江、弥江、雍江、湍江四大水系,但上游来水量极度匮乏,不能满足境内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节约型用水有着急迫性与实效性,利于工农业建设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
一、实行节约型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水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其总量与可利用量是十分有限的。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可用水资源(下称水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对水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水资源的稀缺是长期的、全局的、绝对的,水资源的丰沛是短期的、局部的、相对的。盐亭是典型的“老旱片”地区,虽说境内有四条主要河流,但是上游来水量严重不足。略微好点的是过境的梓江河,源头江油方向有少量的雪水。即使是“丰水”季节,少有的洪水又是一晃而过,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其人畜用水没有多大的帮助。
二、实施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时代背景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此之前,人们首先提出的是“节约用水”。作为“缺水”的应对之策,其目的主要是节约水资源用量。随着对水资源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提上了议事日程。
“节水型社会”充分地体现了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思想。节约水资源用量只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浅层特征,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用水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战略措施。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手段单一,管理体系不健全,公众参与程度不够,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节水型社会”通过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能够提高全社会的自觉节水意识,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改变节水乏力的状况。盐亭虽然有四条主要河流从境内穿过,但是我们同样要深深地意识到,水对于盐亭绝对不丰富,与周边的射洪县、三台县比较起来,我们的水资源绝对匮乏。建设水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县城居民,包括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同样要有这样的意识,且将这一意识践行到具体的生产生活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涵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要明晰初始水权,要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要采取法律、经济、工程、行政、科技等综合调控措施保证两套指标体系的实现。具体内容如下:
1.总量控制。根据国家确定的分水方案,将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作为水权,逐级分配到各县乡、用水户(村、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确定各级水权,并实行总量控制。盐亭主要的农业用水来源于武引工程灌溉,对于这一资源在县境内的科学分配与使用值得我们深思,特别要制定出一整套可操作的分配方案。
2.以水定产。根据水权总量,依据现状和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实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灌溉面积。盐亭县是典型的邱区农业县,我们在生产和工农业建设上要根据盐亭的水情制定可行性方案,绝不适宜引进那些耗水量大的工业,以不适宜从事用水量大的农业经济发展。
3.定额管理。依据水权总量,核定单位工业产品、人口、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和基本水价。以定额核总量、总量不足调结构,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进行定额水价与超额水价的差别对待,有利于大面积节约用水,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正常需求,满足更多的经济发展需要。
4.城乡一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于无序用水我们要采取行政的手段加以制止,对于乱采乱发我们要进行教育和引导。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性指标来评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通过节水指标来评估节水措施落实效果。评价体系主要由宏观整体评价和微观指标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具体操作需要通过指标来实现,指标选取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指标的典型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1.宏观整体评价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区域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节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是统一协调的关系。从经济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三方面来对比试点前后的社会状态,以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宏观效应。
2.微观节水评价在宏观整体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考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状况,还需对具体的节水效果进行微观指标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指标评价、农业节水指标评价、工业节水指标评价、生活节水指标评价、生态用水指标评价以及水环境指标评价等方面。
总之,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水的关系,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
论文作者:陈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水资源论文; 社会论文; 节水型论文; 用水论文; 盐亭论文; 评价论文; 指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