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各门学科中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门类知识。把情境教学引入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它的直观形象性、情知对称性、智能暗示性、意象相似性、艺术性、开放性、广泛的参与性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职业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170-01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中学在一系列的教改实验中实验过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等,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然而这些教育无一例外都必须通过情境教学来实现,所以情境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情境教学风靡世界,就在于它能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与情境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实施情境教学是必由之路。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几乎一切教学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有着与传统的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旧教育理念所不同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即通过创设一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教学环境,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审美和情感体验。这种教育理念和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犹如一阵春风,给原来死气沉沉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受到了语文教师的欢迎。
二、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
1.跨学科知识的情境创设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点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是最容易与其他课程相交融的课程,也会是课程融汇中受益最大的课程,学科间的渗透不是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拼装,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在尽量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充实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并找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对知识进行重组,然后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培养某一语文能力或解决某一语文问题。俗话说:“文史不分家”,也就是说,语文和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历史知识和文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的介绍,不“论世”是很难做到“知人”的。特别是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赤壁之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本身就是历史,还有的是对历史的评价,如《过秦论》《左忠毅公逸事》《念奴娇赤壁怀古》《六国论》等。对这些文章的教学,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2.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日常生活的情境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到语言的活水源头去旅行。”打开校门,把学生置身于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让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生面对旷野、森林、江河,面对日月、星辰、大海时,这些自然的美景会在他们的心中唤起莫名的冲动,会带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文学的境界。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与学生一起登山,与学生一起游戏,在油菜地里上语文课,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我认为:语文课程无所不包,语文知识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课堂到处都是。
3.利用多媒体的情境创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广泛地用于教学领域,这是目前国内刚开始起步的领域,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戈登?德莱顿在他的著作《光明的未来》里写道:“通向大脑的六个主要通道:我们的学习是通过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嗅、我们所做。”
4.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创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琵琶行》的第二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演出前的特殊心态、弹奏琵琶的高超技巧、乐曲的演出效果。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划分,我采用了表演启发法,夸张地模仿了学生较为熟悉的钢琴演奏过程。先在教室门口理理头发,理正衣服,然后走向讲台,把讲台当做钢琴,开始弹奏,最后,以标准的结束动作结束演奏。然后走下讲台,给自己鼓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正确地划分了层次。
5.生成情境的使用
语文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结合,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
教学诗歌欣赏单元时,上完了舒婷的《致橡树》后,我请了几个同学分别朗读,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认真谈了自己的观点,当我问到陈磊――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调皮学生时,他却给了我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回答:“我觉得张家乐读得好。”说实话,张家乐也是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读得肯定不是最好的。于是,我追问道:“能谈一谈你的理由吗?”他的回答迅速而干脆:“没有理由,因为我和他关系好。”全班同学都笑了,但我没有笑,告诉学生,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美丑,不仅跟这件事物的本身有关系,还跟你的主观情感有关系,美感的形成是客观存在和主观选择的统一,也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三、结束语
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一线语文教师,本人试图从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探寻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情境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引入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从而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丽彦.浅谈情境教学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05(03):161.
[2]范冬梅.课堂充满阳光教学展现魅力――职高现代诗歌有效性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4,05(11):58-61.
论文作者:李玭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情境论文; 语文论文; 职业高中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学科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