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阶梯与贸易战略转向_发展中国家论文

工业化阶梯与贸易战略转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梯论文,战略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认为,对外贸易早于工业化若干年前出现,且加速了工业化的到来。重商主义时期,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在“海军——贸易——殖民地”三位一体中不断加强对外扩张。对外贸易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它加速了已经存在的社会动力,极大地刺激了欧洲制造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诞生;另一方面,它把落后地区纳入到了欧洲工业化体系中,使这些地区主动地进行商业和工业革命受到了严重干扰。这一史实提醒人们,从这些落后地区走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道路和贸易战略应与“已经工业化的世界”不同。

有效率工业化作为一个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起始于18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传递到欧洲大陆及美国、日本。到19世纪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这是促使发展中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诱因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所引起的骚动和变动,尤其是突然切断外国制成品供应的经历,在拉丁美洲地区激起了一个求得更大的经济独立的运动。为此,这一地区大部分国家都开始执行一个坚决的和持续的工业化计划,以便终止过份依赖不可靠的海外市场的局面;20世纪20年代重建国际经济企图的失败,30年代国际经济的衰退,再加上40年代早期又一次证明殖民地经济在战争时期遭受困苦的经验等,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然而,由于国内外学者对工业化涵义及进程提出了多种解释,因而使发展中国家在制订工业化战略、政策和评价绩效时遇到了困难。

我认为,可以把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工业化”称为“传统工业化”,把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出现的服务业高度增长并必然带动全球产业创新和重组的过程称为“新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还明显存在两次(或两阶段)的工业化努力过程:工业化准备、有效率工业化。前已阐述,由于殖民国家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发展中国家主动进行工业革命的意愿和市场条件被封杀了,因而其“工业化准备”成为这些国家取得经济、政治独立后推进工业化必须首先努力超越的阶段;而少数经济增长迅速且较快进入传统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则还面临着提高规模经济、促进产业升级以及加强国际竞争力等压力。

如果以“工业化阶梯”代替工业化阶段的概念,则可更完整地表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

在上图中,每一次突破性进展的取得(目的A[,1]),作为下一次突破性变革的基础(手段L[,1]),而每一次变革创造基础,又为下一次突破性进展(目的A[,2])的实现积累了条件。依此,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一个连续扩展、不断递进的过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梯”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约束,其中内生因素如国内资源、市场规模、工厂制度、教育、政府等因素与发达国家在实现“传统工业化”时有共同之处,而外生因素则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引致国内资本形成相对不力(比较英国在19世纪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其次,由于模仿、学习使技术进步出现突破性变革的能力减弱了,使经济活动对贸易的依赖倾向于超过对技术创新的依赖;再者,发展中国家在每个时期技术进步沉积的能量(无论来自国内或国外)所成就的技术突破性进展和产业创新,还要受制于发达国家集团的市场结构和技术转让制度。

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阶梯中居于何种位置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比较一下韩国、墨西哥和新加坡与几个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指标(见下表)。

可以看出,韩国、墨西哥、新加坡的GDP分布和劳动力就业分布与三个发达国家有共同之处:第一,GDP中A份额都在10%以内(新加坡和新西兰有些例外),而S的份额都在50%以上。第二,在劳动力就业分布中,I部门的就业比例大体相当。所不同的是,劳动力在A部门就业的比例,三个发达国家均在10%及以下,而韩国、墨西哥则在20%左右,新加坡则为0;三个发达国家中S部门的就业比例明显偏高,平均超过66%,而韩国、墨西哥、新加坡的这一比例平均为53%,其中新加坡仅比三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低2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似乎表明,即使按目前的标准,这三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工业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这仅是从量上去评判这类国家传统工业化达到的水平。库兹涅茨在20世纪70年代曾指出,韩国工业部门急速增长,农业劳动力和产业份额下降,其A:I:S比例比新西兰更趋于工业化。事实上当时却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表中有关数据也显示新西兰在工业部门就业的比例低于韩国,而GDP分布中A份额比韩国要高,但即使在目前也不能得出韩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新西兰的结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工业化了的农业”在新西兰的工业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兴工业化国家从数量方面创造的“工业化”没有以相同的速率从纵向上提高工业化水平,即如果不能从A[,2]上升L[,2]程度,就不能从S[,2]进入S[,3]——有效率工业化阶段,这意味着,对于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使达到发达国家过去的工业化标准,也决不是其工业化进程的结束。它们必须从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重视数量扩张而忽视质量提升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有效率工业化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一个需要进行经济和政治成本——收益核算的命题,而不是一个被掩盖或被夸大的统计值。

有效率工业化的特征

从全球不断推进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传统工业化阶段,处于有效率工业化阶段,部分发达国家已敲响了新工业化的大门。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传统工业化阶段前,都需要经历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的积累过程。即在“工业化准备”时期,资本形成、熟练劳动力的出现以及技术进步沿着有利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增长的方向积聚,并逐步形成了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市场体系和有能力进行调控的行政制度。传统工业化的外在形式,就其主要方向来说,表现为生产过程由离散状态进入收敛状态,生产手段由手工操作为主转变为较集中地利用机械和自动化技术;其内核则表现为制造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并使生产力有突破性提高。进入有效率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外在形式和内核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特征可以显现这些主要的变化:第一,产业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下取得规模收益;第二,技术创新的内生性;第三,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第四,对外贸易的稳定性。以上四个主要特征的逻辑关系是:规模效益递增是“有效率工业化”的核心,其主要动力是内生的技术创新,而新兴产业的不断成长及其高贡献是条件,稳定的对外贸易是“有效率工业化”的外在形式。

有效率工业化更强调产业间的联系以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去评价一国工业化所实际达到的程度。

贸易政策转型的依据

利用优势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利用这些资源的产品,这是传统贸易理论的具体政策建议之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为人们重新思考要素禀赋与经济景气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切入点。那么,发挥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优势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值得坚持的贸易策略?

在传统贸易理论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古典主义贸易学说,坚持认为按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原则对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其中关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是在作诸多假定之后建立起来的,没有深入探讨经济制度、市场结构、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等因素对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影响,传统贸易理论已不能作为制订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阶梯中,有效率工业化阶段的工业化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化与对外贸易成为两个子系统,相互强化,共同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工业化系统的形成看,构成系统的要素除了资本形成、劳动力增加外,还增加了制度变革、产业组织改进、技术创新等新要素,工业化运行的环境不再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从对外贸易系统看,构成系统的要素除进口商、生产企业外,还有贸易组织、政府政策等要素;对外贸易运行的环境也不是自由贸易时代,而是“管理贸易”时代。

所以,从有效率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贸易运行的特征看,贸易政策必须转型。

80年代以来,随着新增长的理论不断取得进展,新贸易理论也开始全面突破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方法和研究范围,提出了新的理论思路:

第一,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重建国际贸易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是古典主义贸易理论的出发点。事实上,市场的内在缺陷以及许多制约国际竞争的外在因素的存在,是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竞争的前提之一。新贸易理论注重研究竞争不充分、信息非对称对国际贸易格局和贸易利益的影响。

第二,从动态上考察国际贸易基础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动。新贸易理论引入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管理等新要素,吸收新增长理论技术内生化的观点,把静态的比较利益动态化,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管理在形成动态比较优势中的作用。

第三,重视研究内部贸易现象。如果把比较利益原理和赫—俄理论作为国际贸易“通论”,就似乎可以把新贸易理论中的内部贸易理论看作“特论”,但正如凯恩斯所言:“古典理论的主张对特殊情形是有效的,而对一般情形则不是……”。古典主义的贸易理论把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作为国际贸易的一般情形。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演变、产业形态和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以地区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形态出现的国际内部贸易显得日益重要。内部贸易不能被视作特殊情形。

第四,探讨国际贸易长期发展中的收益分配和政策效应问题。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新贸易理论注意到新兴产业的外部效应与政府政策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引起收入在国内和国际的重新分配。

第五,提出了有实践价值的贸易策略。例如,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比较优势并不完全取决于竞争双方在实际生产成本上的比较。如果政府对本国生产实施补贴政策,使本国商品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能获取超额利润,取得规模收益。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国内福利得到改善,外国福利受损,因而是一项可取的贸易策略。相比而言,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补贴本国出口产品会使外国买到便宜的商品,改善了外国的福利,对本国不利。

这些研究思路很好地符合了工业化和对外贸易系统运行变化的需要。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二战后近20年的经济繁荣时期,此后其产品结构升级和贸易战略已开始了重大转变: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兴产业,淘汰夕阳技术和夕阳工业;通过制订对外贸易、投资法律,改变贸易倾向。可以认为,发达国家推进有效率工业化时已成功地实现了贸易政策的转型。

目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或行将超越的阶段,是指工业化阶梯中的传统工业化阶段。因为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比较成本优势,在低于规模经济水平上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结果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扩张;技术进步方式仍以引进、学习为主,技术创新尚未内生于工业化中;传统产业尚未完全成熟,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其资源配置效率都需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较弱。尽管发展中国家在以上四个方面的表现有差别,但都是同一阶段中的差别。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从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到70年代后逐渐转入促进出口战略。这种转变,从实质上看,并非经济结构和生产效率改善到需要占领世界市场的地步。因为发展中国家仍然依赖有限的资本(包括吸收的外资),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可见,贸易战略的调整没有摆脱比较成本原理的阴影。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施怎样的贸易战略关系到发展中国家如何成功地把传统工业化推向有效率工业化。显然,在产业成长和市场结构发生变动的条件下,不能继续坚持一种静态的、单向的贸易战略,也不宜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上单纯以自由贸易或保护主义作为取向。

贸易战略演变的方向应是,从引导部门资源配置的产业间贸易战略迅速向竞争力贸易战略转变。产业间贸易战略以要素禀赋差异作为国际分工的依据,促使具有不同要素禀赋优势的产业专业化及产业间优势互补,其典型形态是它作为调整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国际交换关系的工具。产业间贸易战略通常不考虑要素禀赋以外的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采取该战略还不利于在垂直型国际分工中处于底端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

竞争力贸易战略则摒弃以产品成本比较为中心的原则,强调厂商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产业组织、规模经济、技术创新以及支持创新的制度、教育、基础研究、人力资源积累等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各国以竞争力比较为中心展开强制性的国际分工。

从产业间贸易战略转向竞争力贸易战略,关键步骤是实施政策引导,促使传统产业走向高效率化,加快新兴产业成长,使之成为工业化的主体。发展中国家政府认识到,它们在出口贸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并非因一时一地对其出口品排斥,也不是由于这些出口品尚不具备比较成本优势,而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微观上和宏观上没有构筑起国际竞争力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惯常以关税、汇率和外汇管制等措施对市场准入进行管理,随着市场渗透和分工的深化已难以维系。

结语

在向有效率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贸易政策仍将起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在相对下降,贸易战略已不再与工业化战略同义视之。由于贸易战略的中心已转向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与贸易有关的产业政策、科技发展政策将不仅对有效率工业化且对贸易本身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甚至能预见,随着各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服务、技术等领域达成广泛有约束力的多边协定,贸易政策的空间必将逐渐缩小;国家之间竞争不再是有外在性特征的贸易政策之间的较量,而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科技发展政策的实施,积累内在能量,创造竞争力。这种政策转型的意义,绝不低于贸易开放之初通行的贸易战略,那时各国纷纷拾起比较利益论和幼稚产业保护论来调整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籍此来实现本国的传统工业化。

标签:;  ;  ;  ;  

工业化阶梯与贸易战略转向_发展中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