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电量的需求逐渐增加,使得电网的负荷加重,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变电运行过程中故障出现的几率,同时也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变电运行中易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排除方法,并对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变电运行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气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故障排除
引言
变电运行对电力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变电运行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变电运行的日常管理中,应该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运行时出现事故应尽快的将故障进行排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电气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1.1培养高素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人员
首先,培养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感。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本身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维护、检测等工作内容均能落实到位。其次,培养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对不同型号设备的保养、维护、检修技能,从而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设备的细节问题,避免遗漏。
1.2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零事故目标的实现,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闭环式管理。电力企业要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并制订相应的奖罚机制。制订安全操作程序和规程,约束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行为,要求变电运行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执行相应的生产管理考核办法,从而形成各个班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必须制定符合变电站运行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变电操作安全进行。对值班人员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教育,提高值班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将每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企业运行中,细化相关操作事项,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保证相关操作能够顺利开展,在相关规章执行过程中,遵循公司的总的制度章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制度的作用,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1.3加强防火措施管理
防火安全策略的制定,需要根据变电站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策略。通常来讲,必须要具有足量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同时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对消防知识的学习,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熟练掌握发生火情时的操作步骤,切记要尽可能的关闭所有电气设备。
1.4制定针对性防触电措施
在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触电现象,对于工作人员及周围群众生命安全具有巨大威胁。对此,要切实加强防触电措施管理,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尽可能的避免触电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讲解以往发生的触电事故案例,督促规范操作,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必须无电压操作,若自动重合闸出现故障,要立即检查相关线路,认真做好相关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运行故障排除
2.1线路跳闸
线路跳闸故障会影响到周围线路,进而引发大面积的损耗问题,使变电运行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当变电运行中发生线路跳闸故障之后,应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对保护动作等进行检查,主要以保护回路图为依据,对线路CT及其出口进行细致的检查,看其中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尤其是跳闸开关部分,例如三相拐臂、开关指示器、等位置进行重点检查。如若开关属于弹簧结构,则需要检查其储能情况是否存在异常;如若其属于电磁结构,则需要对其动力接触保险情况进行检查;如若其处于液压结构,则需要对其压力情况进行检查;再经过上述检查项目之后,仍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则必须确定保护信号已经处于复位状态之下,才能实施强送电。
2.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通常情况下,主变低压侧开关发生异常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以及开关误动。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如若主变低压侧开关发生跳闸现象,则其运行的效率将会显著降低,并且安全性也难以得到切实保障。针对此类故障问题,首先需要对一次设备以及二次侧进行检查,以此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判断。然后,对保护动作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方便及时了解设备状况,能够对主变低压侧中发生的过流保护动作进行判断。在检查的过程中,应重点对线路以及主变保护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若只发现主变存在过流保护现象,则可以将此故障判定为母线故障或者线路故障;如若在其出现上述现象的同时,还存在线路保护动作,并且线路中的开关没有出现跳闸现象,则能够判定该故障类型为线路故障;如若在开关跳闸时没有出现保护掉牌,则还需要对其自由脱扣、直流等现象进行进一步检查,看其是否出现两点接地等现象。
2.3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该故障类型形成的原因通常为主变内部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连接故障、差动区故障等引发的。但是,具体原因则需要通过对一次设备以及保护掉牌等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分析之后才能够得出。一般情况下,如若出现瓦斯保护动作,则可以推测该故障类型可能为二次回路故障或者是变压器内部发生了异常,导致故障问题产生。在对此类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过程中,检修人员应着重对上述两处进行检测。如若存在差动保护动作,则应对主变三侧主CT进行检查;如若同时存在瓦斯保护与差动保护时,则可以推测该故障问题的产生的源头可能在变压器的内部,因此应对其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2.4母线异常
对于母线的PT事故来说,可以进行PT隔离,然后根据损坏的情况进行分类,如若发生轻微损坏,则故障的表现为发生异常响动、渗漏油,接头处发热等,这时应将PT断开,然后实施热倒,断开母线连接与PT一次刀闸,对PT进行检修。如若发生严重损坏,则故障的表现为漏油严重,甚至喷油,散发出焦臭味道,并且出现冒烟、着火等现象。这时应立即将PT电源切断,然后将PT隔离,断开母线连接、PT二次侧开关以及失压开关,将母线PT二次并列,然后送电,最终对PT进行检修。母线PT故障还包括高压熔断丝断裂,对此事故的解决方式为,首先对一次熔丝进行检查,如若发现其已经熔断,则可以将PT停电,采用先低压,后高压的方式,在检修过程中应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即将地刀闭合、戴好护目镜以及手套等,将PT隔离后,母线PT二次侧并列,最终对PT进行检修。当母线PT发生二次熔丝断裂时,可以采用重合或者更换的方式,如若没有成功,则无需实施其他操作,直接进行检修处理。在对母线PT进行断线处理的过程中,如若尚未发现明显的故障现象,则可以将PT二次空开,将熔丝取下后,利用万用表对其顶端的电压值进行测量。如果电压的数值属于正常范围,则本体断线,按照上述熔丝断裂的方式处理;如果电压的数值异常,二次断线,则无需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加大,对于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电气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提高安全管理标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定期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与素养,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分析并排除,保障电气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好的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东.电气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104.
[2]陈玲珑.变电运行的故障分级与排除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08):127+130.
论文作者:陆向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故障论文; 母线论文; 发生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操作论文; 线路论文; 现象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