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治理
当前,水利工程主要用于防洪、灌溉以及发电等领域,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力资源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而水利工程提供的防洪灌溉功能,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同时改变自然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在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对自然水体进行改造处理,就会对自然环境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干扰,产生水土流失问题。为了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制定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水利工程产生的水土流失特点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能够制定有效对策,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运行。
一、水利工程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的特点
(一)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利工程发生水土流失的显著特点就是由人为施工因素干扰导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带有污染性质的废物会对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干扰,从而导致自然植被受到破坏,水土保持能力减弱,在自然降水的作用下发生水土流失情况[1]。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大,工程对于地层扰动大,破坏了土壤的稳定性,在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发生水土流失情况。
(二)水利工程导致生态环境改变
水利工程建设使用过程中,自然生态水体的水量、流向等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影响极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发生。上游原本处于陆地和植被覆盖的区域,被水淹没,导致植被死亡,土壤在水侵蚀下失稳。下游水位一定程度下降,会导致土壤暴露出来,水生植物死亡,干裂的土壤在自然降水的作用下就会发生水土流失。而且在水利工程运营后,会建造众多的附属设施,一定成都上会干扰自然生态环境,使环境失稳发生水土流失问题[2]。
二、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技术
(一)综合治理技术
综合治理技术是水利工程中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有效手段。首先可以利用水利工程自身的排洪抗涝功能,对自然水体的进行调节,减缓水流对堤坝和部分河段的冲刷力,避免水土流失问题出现。通过水利工程的蓄水功能,能够提升水位,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加强对水土的保持能力。在水利工程的下游,由于水流量得到了控制,能够充分发展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提高水土的保持能力[3]。不仅如此,通过水利工程能够提供科学的灌溉系统和水源供应,能够有效促进水利工程周边植被和森林的生长,通过植树种草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提高涵水能力,使其能够有效抵抗水土流失问题。
(二)经济林生态修复技术
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技术中,进行经济林的建设是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水利工程带来的灌溉便利,可以在水利工程周边进行经济林的建设,通过种植树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自然环境的植被覆盖程度,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问题,同时还能够创造经济价值。通过经济林的建设可以修复自然环境因水利工程建设受到的不利扰动,增加自然生态的稳定性[4]。在经济林的建设中,需要根据水土流失问题的特点和发生区域,选择合适的树种和种植方式,通过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建立起良好的生态循环模式,在解决水流失问题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工程防护技术
在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止技术中,工程防护技术也是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从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特点可以看出,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扰动,因此可以采取工程防护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加固,常用的方法有护坡、开渠等技术[5]。护坡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施工活动中开挖的边坡和取土场造成的土地裸露部分。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相应的护面墙或者其他方式来加固土体,避免在水流的冲刷下造成水土流失。开渠技术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建造排水渠等设施,通过将水流集中排放,减少水流对自然土体的直接冲刷,从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
在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中,为了更好的解决和评估水土流失问题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理方式,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评定和考察,确定水土流失的程度和产生的相应影响,同时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合当地治理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对策。水土保持指标需要科学全面,能够对气候、地理条件、水土质量和植被情况等进行科学的分析,确保水土流失问题在可控范围之内,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进行治理。
(二)通过制度落实水土流失的治理
在水土流失问题的处理中,其落实程度决定了水土流失问题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为了能够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率,确保治理效果符合当地生态建设的目标。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首先,需要在法律法规上进行完善,对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确保工作的开展具有法律保障。其次,要完善水土治理的监督监管机制,确保治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解决水土流失问题[6]。通过制度的保障,能够形成长效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治体系,确保水土流失问题不会恶化和复发,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宣传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在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工作中,加强对水土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水土保持意识是促进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有效手段。在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中,需要通过开展长期的工作,使自然环境逐渐稳定,并且形成自我修复的水土保持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依靠水土保持工作者是难以实现的,人为因素会不但加剧水土流失问题的恶化程度。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通过共同的努力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实现共建共享的理念。通过公众参与,能够减少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减少恶意破坏水土环境的行为,提高水土问题的治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防治和治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扰动,改变原本稳定的生态结构,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防治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和水土流失问题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手段进行治理。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需要法律法规予以支持,同时辅助完善的水土流失评定体系和治理技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立德.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析[J]. 农家参谋, 2018(13).
[2]肖宏丽.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8, 000(019):286-287.
[3]唐燕燕.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1).
[4]杨应. 水利工程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探究[J]. 四川水泥, 2019(4):260-260.
[5]罗洪彬. 探讨水土保持治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 建材与装饰, 2018,000(019):130-131.
[6]任丽.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探讨及对策[J]. 科技风, 2019(9):183-183.
论文作者:赵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4 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