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的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_郭亮荣

郭亮荣

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838000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各科室中选择120个氧气湿化瓶作为研究对象,将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供应室组(n=60),对常规组氧气湿化瓶进行常规浸泡消毒,对供应室组氧气湿化瓶进行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消毒结束后,对所有氧气湿化瓶进行肉眼观察和细菌学检查,统计对比两组氧气湿化瓶消毒后1d、3d、5d、7d的消毒合格率。结果:消毒后7d,供应室组中有5个氧气湿化瓶存在细菌生长,常规组中共43个。供应室组氧气湿化瓶在消毒后3d、5d、7d的检测合格率100.0%、100.0%、98.3%与常规组86.7%、68.3%、38.3%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消毒效果,减少细菌感染,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31-01

氧气湿化瓶结构较为复杂,危重病人常需长时间持续使用治疗,但长时间使用氧气湿化瓶治疗过程中,极易因消毒不彻底引起患者感染,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出现。加强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减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以往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消毒时多采取常规浸泡,此次研究中探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的效果,以期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各科室中选择120个氧气湿化瓶作为研究对象,将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供应室组,每组各60个。

1.2 方法

对常规组氧气湿化瓶进行常规浸泡消毒,所有氧气湿化瓶在使用后均由相关指定护理人员进行回收消毒,消毒时首先采取清水对氧气湿化瓶进行常规冲洗,再使用含氯消毒剂(0.002mg/L)将氧气湿化瓶浸泡消毒,40min后戴上无菌手套取出,再使用清水对氧气湿化瓶冲洗,晾干,放入专用整理箱进行干燥存放。

对供应室组氧气湿化瓶进行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将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由相关指定护理人员进行回收,放置供应室进行集中消毒,由专业制定护理人员将氧气湿化瓶外瓶、管芯、内胆等分开,并直接放入专用回收箱送至中心供应室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范流程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消毒,将氧气湿化瓶放入多酶消毒池,使用44-45℃热水浸泡,使用柔软毛刷对氧气湿化瓶内外层进行清洗,使用流水将氧气湿化瓶冲洗干净,放入含氯消毒剂(0.002mg/L)进行浸泡,40min后戴上无菌手套取出,再使用三蒸水进行冲洗,自然晾干,将氧气湿化瓶外瓶、管芯、内胆放置入68℃干燥箱进行烘烤,30min后取出,组装完成后,放入灭菌塑料袋,封口,并将科室、消毒时间、相关消毒人员等信心注明,送回至各科室。

1.3 观察指标

对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培养,消毒后将细菌培养液倒入氧气湿化瓶内,均匀侵过湿化瓶后,将细菌培养液倒入培养试管,震荡80-90次后,取1.5ml细菌培养液置入细菌培养基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48h,培养温度保持35-36℃。培养结束后,统计消毒后1d、3d、5d、7d两组氧气湿化瓶消毒合格状况。消毒合格标准:消毒后采取镜检细菌数量<100cfu/ml,且未检测出病原菌[1]。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常规组和供应室组氧气湿化瓶细菌检测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消毒合格率采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消毒后7d,供应室组中有5个氧气湿化瓶存在细菌生长,常规组中共43个。供应室组氧气湿化瓶在消毒后3d、5d、7d的检测合格率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氧气湿化瓶细菌检测合格率状况对比[n(%)]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 讨论

吸入氧气治疗是当前临床进行危重疾病患者抢救及治疗的常用方法,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常用治疗手段。氧气湿化瓶医院对患者进行给氧治疗的常用供氧系统,是精确吸氧流量的重要工具,其能促进医护人员直观了解患者吸氧状况,并及时控制患者吸氧流量状况,改善患者吸氧治疗效果。

氧气湿化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时间使用氧气湿化瓶治疗时,患者呼吸道相关细菌极易感染氧气湿化瓶,且长时间使用氧气湿化瓶治疗后,氧气湿化瓶内壁极易出现诸多污垢,再患者再次治疗时极易引起感染。以往采取常规消毒处理时,难以清除氧气湿化瓶内壁污垢,且对氧气湿化瓶内部水分晾干状况不佳,为细菌孳生提供了潮湿环境,因此保存效果不佳[2]。此次研究中,供应室组7d后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在刘娟娟[3]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说明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效果更佳。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时需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严格按照消毒、干燥、包装、无菌保存过程,有效提升消毒工作的效率及合格率;采取68℃干燥箱进行烘烤有助于瓶内干燥,减少细菌生长繁殖;且统一消毒处理能有效减少医院消毒试剂消耗,提升整体消毒治疗和效率[4]。

综上,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消毒效果,减少细菌感染,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且能提升相关人员工作质量及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多云,陈付华,张淑琴,等.氧气湿化瓶集中清洗消毒的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65-1666.

[2]韦照央.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探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20(2):287.

[3]刘娟娟.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效果探讨[J].医药与保健,2015,23(4):107-107.

[4]蒯春霞,钱建华.氧气湿化瓶的机械热力清洗消毒与手工清洗消毒的比较[J].中国医师杂志,2013,18(z1):163-164.

论文作者:郭亮荣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的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_郭亮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