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功能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工程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因素都会对屋面的防水产生影响,导致屋面出现渗漏的原因有多种,施工人员要结合建筑的实际结构以及环境条件,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使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性满足建设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重点
一、屋面防水层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1.工程设计问题
对防水质量重视不足。由于工程设计人员并没有做好工程图纸的设计,对建筑工程给予的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重点部分来开展工作,在图纸中并没有对防水处理的位置进行特殊的标记或者重点的说明,也有一些文字说明过于频繁,字数较多,对建筑屋面的防水施工没有任指导作用。第二,屋面排水设计不合理。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要做好排水与防水的有机结合,以保证屋面具有极好的防水效果。如果建筑屋面排水并不顺畅,将会导致屋面长时间、大量的集聚水分,使屋面结构受到不断的破坏,所以,要控制好防水层的老化,避免层结构发霉。现阶段,很多屋面防水层质量问题都是由于设计缺乏合理性而导致的,没有对工程建设所在地点的自然条件以及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考虑,使雨水的管径尺寸过小,数量过多,排水坡地较低等问题。第三,防水层的厚度不满足科学标准。不同的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对屋面的设防要求、使用的防水材料类型、管道数、防水层厚度和构造等的要求也不仅相同;特别是防水层的厚度,存在着少数工程设计人员只在施工图上时行防水材料名称的注明,而详细注明防水材料类型、防水层厚度等,甚至有的工程设计人员对于层面防水只是写上“三毡四油”,由于防水层厚度上缺乏一个科学的标准,导致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层厚度是千差万别,问题也是大小不一。第四,找平层设计不够精细化。找平层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建筑屋面防水层和基层的充分结合,尽量减小由于温差、变形和重负荷等对防水层造成的不利影响,要求找平层要足够的光滑、平整,并且具有较大的强度。
2.防水工程施工方面
第一,找平层与细部节点施工质量不高。找平层是屋面防水的第一道施工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之一,要求找平层要做到与基层的牢固粘结,做到表面的光滑与平整,做到有较高的强度,为进一步的防水层施工奠定基础。目前,存在着部分工程中将屋面混凝土板抹光就视为找平层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防水层厚度不足问题;以及在夏季烈火日暴晒、冬季冰霜侵蚀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表面酥松、脱皮起砂、空鼓开裂等问题;加之由于施工不够细致,也导致存在诸多的细部节点施工质量问题;第二,防水层厚薄不一,难达规范要求。我国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层普遍表现出厚薄不一、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防水层中的防水涂膜厚度、沥青胶结材料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存在着涂刷不均匀问题,导致防水层厚薄不一问题;甚至部分屋面防水层施工中根本不在防水部位做附加层,这样做法是不正确的;第三,未科学规范的设置施工隔离层。如果建筑工程中的屋面使用的是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块体材料等做保护层时,需要注意要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进行隔离层设置。如果不设置隔离层,直接将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直接放置在防水卷材上,会因为温度、变形和负荷等因素影响而使防水层遭到破坏;第四,防水保护层做法欠规范。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层中设计的保护层,能够明显减少外部环境对防水层产生的破坏、侵蚀,能够有效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没能在保护层上科学设置分格缝的问题存在,也导致民保护层在较高温度影响作用下而发生伸缩、膨胀变形。
二、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关键点
1.技术控制要点
在施工中要做好防水卷材的强化,首先,选择科技程度较高的防水型卷材,使屋面的防水性能有所提升,其次,明确造价控制目标以及施工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做好屋面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结合屋面的实际结构和造型、外观条件等影响因素,实现技术的整合以及合理应用,实现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防水卷材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2.材料控制要点
防水卷材的施工中,要结合实际的技术条件以及实际要求进行材料的控制,保证卷材的实际性能与图纸的要求相一致,对防水卷材的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包括质量、性能、价格等要素,保证防水卷材的全面性考虑,避免质量不合格的卷材流入市场,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要做好防水卷材的屋面施工质量管控,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材料保证。
3.施工注意问题
首先,做好卷帘材料的裂纹以及空隙控制,当卷材在铺装阶段出现裂纹或者孔隙,将会对卷材的防水效果产生较为显著地影响,同时,导致屋面的保温性能受到影响,所以,要做好防水卷材的铺装工作,做好防水卷材温度的全面调节与管控,同时控制卷材的张力、厚度等影响参数,避免卷材出现开裂、空隙,发生形状的改变等。要建立一个对卷材屋面相对合理的表面结构,避免出现渗透,做好保温处理。其次,避免卷材结构在施工中发生潮解,避免卷材受潮,要从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着手,避免在屋面、结构层以及保温层产生大量的水汽,如果水汽凝聚,屋面结构发生破损将导致保温效果不佳,抗渗透能力削弱。
三、刚性屋面防水施工主要措施
1.技术控制
刚性屋面的结构通常为混凝土结构,屋面结构的形成主要为装配式以及浇筑式。通常刚性屋面结构是一类以混凝土钢筋结构为主的建筑,将C20级的细沙应用于缝隙位置,实现灌缝,通过镶嵌的方法对刚性屋面的端板进行处理,合理密封。形成一个严密的防水层。在刚性屋面的施工中,技术控制要点还包括坡度的调节和找平,细沙混凝土的铺筑厚度不允许大于20毫米找平层,实现对角度以及坡度的合理管控和调节。
2.施工控制要点
第一,做好刚性层防水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刚性屋面防水施工中要合理设置防水层以及分隔缝,保证刚性屋面的结构和性能,可以将其设置在支撑位置,屋面的转折位置以及交叉位置。控制分隔缝的间距小于6m,缝的宽度尺寸约为20mm-40mm。应该选择合理的密封材料,将其填充在分隔缝中,在刚性防水层以及山墙、女儿墙交叉的位置设置宽度尺寸约为30mm的缝隙,做好密封材料的填充工作。将具有极好防水性能的卷材以及涂膜附加层布置在刚性屋面泛水的位置,做好刚性屋面的收头以及变形缝的处理。使其满足刚性屋面的实际建设要求。第二,做好防水层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调节与控制,实现混凝土防水层的补偿,通常将膨胀剂加入到细石混凝土当中,待其硬化以后出现膨胀,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合理补偿。钢筋对混凝土膨胀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实现混凝土密实性以及抗裂性的提高。使其防渗能力得到改善。第三,合理应用现浇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工艺。首先对隔离层表面进行清理,然后采用分隔缝形式的模板,不布置隔离层,在基层上部涂覆水泥浆。然后布置净尺寸约为4mm的双向冷拔低碳钢丝网,间距约为100mm-200mm,在分隔的位置断开,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由远及近,从高到低,尽可能不产生施工缝隙,防水层的厚度要大于或者等于40mm,混凝土初凝之前,要做好隔缝修补,最后再完成二次压光,在最终凝结之前进行三次抹光。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建筑工程施工范围的不断拓展,对建筑屋面的防水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要加大对屋面防水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实际的建筑结构以及可能导致屋面渗漏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施工,实现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性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军强.浅谈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工程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2]王东祥.浅谈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1(03).
论文作者:李伟,陈长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屋面论文; 防水层论文; 卷材论文; 刚性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厚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